七夕情人节冷知识你知道多少?

七夕情人节冷知识你知道多少?

农历七月初七是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双七、香日、星期、兰夜、女儿节 [1] 或七姐诞等。 “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后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传说使其成为象征爱情的节日。2006年5月20日,七夕被中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关于七夕的那些冷知识。

七夕情人节冷知识你知道多少?

七夕的由来

七夕节始于中国汉朝。相传,在每年的这个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

七夕情人节冷知识你知道多少?

七夕·穿针乞巧

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于后世,七夕之夜,女子手执五色丝线和连续排列的九孔针(或五孔针、七孔针)趁月光对月连续穿针引线,将线快速全部穿过者称为“得巧”。相传农历七月七日夜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故称为“乞巧”。其起源于对自然的崇拜及妇女穿针乞巧,后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传说使其成为象征爱情的节日。

七夕情人节冷知识你知道多少?

七夕·拜魁星

农历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魁星主要执掌文事。这一天大家都会祭拜天地,祈求自己考试顺利。所以七夕还有一个文艺的名字——“晒书节”。

七夕情人节冷知识你知道多少?

七夕·吃巧果

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于后世,七夕之夜,女子手执五色丝线和连续排列的九孔针(或五孔针、七孔针)趁月光对月连续穿针引线,将线快速全部穿过者称为“得巧”。相传农历七月七日夜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故称为“乞巧”。其起源于对自然的崇拜及妇女穿针乞巧,后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传说使其成为象征爱情的节日。

七夕情人节冷知识你知道多少?

七夕·染指甲

染指甲系流传在中国西南一带的七夕习俗,四川省诸多县志以及贵州、广东两地,也有此风。许多地区的年轻姑娘,喜欢在节日时用树的液浆兑水洗头发,不仅可以年青美丽,而且对未婚的女子,可以尽快找到如意郎君。

七夕情人节冷知识你知道多少?

七夕·七姐诞

广州七夕拜仙,已婚女子一般不能参加,但新婚后的新娘在过第一个七夕时,要举行一次“辞仙”仪式。广东习俗中苹婆果实是七姐诞的祭品,祀神时,除了牲醴、红蛋、酸姜等(取兆得子)以外,还要加上雪梨或沙梨,表示与姑娘节离别之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