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水军”事件再惹争议?网络攻击何时才能停歇?

到底是人红是非多,还是踩着别人上位?吉利汽车正在面临这样的质疑。

“吉利水军”事件再惹争议?网络攻击何时才能停歇?

昨日,一张名为“吉利汽车公关分群5”的截图在网上迅速流传,内容让大家大跌眼眶,图中其中明确要求群内成员对竞争对手长城汽车蓄意抹黑,并且还列明了奖励机制,行为十分卑劣。但随后吉利第一时间出来辟谣,称“图片假的不能再假”。

“吉利水军”事件再惹争议?网络攻击何时才能停歇?

目前,事件仍在调查之中,但不得不说处于舆论漩涡中的吉利再度与“网络水军”产生了联系。面对这样的质疑,外界不禁扒出不久前陆丰汽车某高管公开“炮轰”吉利“水军”的事件。

“吉利水军”事件再惹争议?网络攻击何时才能停歇?

一个多月前,陆风一位高管在朋友圈连发多条消息,图文并茂的开始炮轰就开始了,该高管说某个中国品牌长期雇佣车黑,对于包括陆风在内的多个国产自主品牌进行攻击,重点打击对象有“两个长字头”和“一个B字头”的主流品牌。同时陆风的高管还“不太吉利”的表示,对方在台上满口文化愿景,台下却使用卑鄙手段坑害对手。

这位高管虽未直接点出企业名称,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文中这家雇佣网络水军攻击同行的车企正是吉利汽车。随后,吉利汽车公关部的高管人员回复,“销量与人品一般是成正比的关注度也不是这么拉起来的感谢陆丰有这么素质高的领导指教。”自此,陆丰与吉利在“朋友圈”开始了公开骂战。

“吉利水军”事件再惹争议?网络攻击何时才能停歇?

在这些网络骂战中,吉利是否真是始作俑者,目前仍是未知,但是在长城、长安、广汽和宝骏等主流自主品牌的文章下面经常出现恶意攻击同时维护吉利的评论,让外界认为吉利有雇佣“水军”,抹黑同行的嫌疑。

“吉利水军”事件再惹争议?网络攻击何时才能停歇?

近来,车企之间除了硝烟四起的“价格战”之外,相互诋毁等恶性竞争事件变得愈发频繁,其背后的原因无外乎两点:第一,行业竞争进入白日化,自主品牌优胜劣汰加剧,导致企业压力倍增,不得已而为之。第二,企业高管面临严苛的KPI考核,一切以销量为重的考核标准导致营销变形,步入歧途。

然而,站在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高度来看,自主品牌之间的恶性竞争并非是明智之选,这样的蓄意抹黑和恶意诋毁只能阻碍我国品牌更为良性的发展,公平竞争、协同发展才能一起做大市场蛋糕。

“吉利水军”事件再惹争议?网络攻击何时才能停歇?

曾几何时,我国自主品牌遭遇有史以来最大的危机,市场份额呈现十三连降的趋势,届时有声音认为,在合资品牌主导的行业竞争中,自主品牌只能有2、3家可以存活下来。但随着这些年SUV市场的爆发和智能网联技术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我国品牌抓住了市场需求,吉利、长城和长安等主流自主品牌开始迅速崛起,并且开始有底气与合资品牌一决高低。

“吉利水军”事件再惹争议?网络攻击何时才能停歇?

相比之下,随着欧宝的退出、北汽昌河和铃木分道扬镳,合资品牌正在迎来更为严峻的淘汰赛。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汽车市场开始出现更多的抱团取暖、合作共赢的案例。比如去年年底,一汽、东风和长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将在前瞻共性技术创新、汽车全价值链运营、联合出海“走出去”、新商业模式等四大领域开展全方位的合作。为了将我国汽车产业真正做大做强,坊间甚至传出“国家队”合并的消息。

如今,一山不容二虎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况且消费者对自主品牌仍存有偏见。要想扭转竞争劣势,自主品牌之间请多一些合作共赢,少一些相互攻击。假如“吉利水军事件”只是擦枪走火,那么尚可理解,假如是蓄意攻击,那么应悬崖勒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