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拼多多,你们别做了!

这一周,朋友圈最热的大概就是新世相的营销课程。

不管你爱不爱,你在朋友圈都不能躲开他。新世相的营销毁誉参半。然而,我们却看到每个公众号编辑的迷茫与焦虑。想要学到张伟的营销策略,却不料反被营销,是很多像我这样买了课程的人,幡然醒悟过来时,最大的感慨。

对大V的膜拜,对现状的迷茫,对成功的渴望,这些心理的小隐疾,都被无情的撕开,展示给朋友圈的每个人。

怀念以前的朋友圈,那些精心修饰的每张照片,每段文字,不甘心自己生活的平淡。如同现在的抖音,无非是把文字照片转化为更具亲和感的视频、音效。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朋友圈逐渐从单纯的分享变为如今的营销端口。这一步被先知者率先发现与占领。

如今的朋友圈,更像一个图片市场,里面有各种各样的产品。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微商做不到的。吃的、喝的、用的,应有尽有。打开朋友圈,你就可以下单购物。

但是,很多人忘记了,开朋友圈的初心。初心是跟朋友分享生活。

充斥着营销味道的朋友圈更像一个角斗场,每个人都要占领一席高地。

透支你的朋友圈,今天你拼了吗?

拼多多是有先天优势的,相对于淘宝无法占用微信主体流量而言,拼多多是先从朋友圈分享火起来的。

拼多多是家庭群里最多的购物链接。我们的父母辈非常钟爱拼多多。拼多多价格优惠,而且成团降价的营销策略在亲友圈里容易被煽动营销。

被分享到的人,一般都是信任度高的人,信赖的口径容易打开。于是,我们看到这款APP快速野蛮生长而火起来。

淘宝:拼多多,你们别做了!

拼多多满大街的vivi, 500块双摄全面屏也没人说是假货。大部分东西质量可信度也不高,即使我们知道一分价钱一分货。但是,低廉的价格还是有很强的市场占有欲。很多人抱着“十几块钱就当打水漂”的心理,参与拼团的游戏,内心的参与感得到强烈满足。

其实,拼多多好多东西质量很差的,而且也不一定比淘宝便宜。

但是,他的用户参与积极性高,粘性强,成功率高,其模式非常值得学习与借鉴。

不是不可复制,淘宝特价版来了!

如果淘宝开了个特价版的,拼多多就要迅速转换模式,不然结局可能就是被收购。

今年春节一波新手机号注册(父母的号),让淘宝成功试水银发圈,这个不能被忽视的购物蓝海。年轻群体成功带动老年群体进行网购,其模式非常有参考价值。

淘宝:拼多多,你们别做了!

返利网是个单另的网站,不愿意在微信里领券的人更愿意尝试。返利网算是圈内有知名度的网站之一。 9块9特价,对于返利网就是一个小切入口而已,哪会再去碰low的低端顾客。单纯量的增长靠低价,赚钱只能靠高端的用户。返利也一直在做金融模块。

返利网也好,淘宝客也好,一方面现在低价的商家玩不起淘宝客和返利网。

现在基本是大品牌和天猫的商家占据主体,用来大规模引流。

毕竟在这方面一年需要投入几十万的资金成本,而且产品的质量必须好。

现在一到活动,好多网红、自媒体的也会参与推广。什么自己的必买清单,给个口令可以比直接买更优惠之类的。无处不在的营销充斥我们的生活,无法躲避。

对于一般的商家,没有好的渠道,进来的商品根本无法和淘宝上的同类品PK,进价比人家卖价都没便宜多少。所以,就会用淘客推广和引流。平时卖150 ,淘宝客只要50 ,但是质量比淘宝上好多了。用户怎么会不心动了,何况大型品牌推广的也多。

下面这种, 感觉都是收智商税的,鼓励冲动消费,一般也是淘客在购买。

淘宝:拼多多,你们别做了!

所以,这个时候淘宝讲师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先亏就是赚 , 洗脑不要不要的。

总结起来:淘客无限接近于网赚群体。

拼多多不甘示弱,正面交锋

据说拼多多也在做类似淘宝推广,而且是免费的。标品其实都差不多。商家也开始放劵。也可能标品渠道都一样,这样就无需砍价、无需拼团。只是拼多多现在没门槛限制,谁都可以注册。

电商的关键是“人”、“货”、“场”。

从这个三个角度出发:

在人方面,拼多多的这一波的增长来源是微信社交平台,微信日活10亿。通过拼团的玩法其实是把社交流量的优势放大了,淘宝是流量是中心化的,从APP流量给各个商家,虽然在尝试用淘客体系做社交传播,但毕竟是在微信地盘,起量速度慢。

在货品方面,拼多多用爆款策略,去拿用户,同时用量去拿货品最低价,要求商家比淘宝卖的便宜。而淘宝这两年在做质感,在去爆款,做流量的千人千面,如果转身回去做爆款,在他们内部应该会是有分歧的。

场景的话,微信社群本身都非常具有场景属性。淘宝要自己去搭建场景,显然这个效率是不够高的。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淘宝的那个“拼多多”是干不过微信的“拼多多”。

X东前两天不是还危机公关吗?

货都是第三方商家入仓的,什么假不假货的,完全看第三方商家渠道而已。

自营难道就没假货?自营就是第三方送货入仓的而已。

所谓的X东自营和X东旗舰店其实是一家的 货都是一个仓库出来的。

当然,我们也要持中立态度客观看待,电子产品还是首选X东。主要看你怎么挑货了,需要看准才行。

在推广方面,X东玩的太落后了,现在还是机器刷单,淘宝早就屏蔽了。X东也有淘客类似的推广。

只要平台离不开,聪明的商家们每个平台都会注册。

长远看,估计后面玩的都是淘客返利了——人人淘客,也就省的搞活动了,直接50%佣金, 用户就自己找上来了。

商家希望活动到来,也害怕活动到来

我在实体店买的衣服,回来正好看到我买的衣服在参加聚划算,就比吊牌价格便宜了1块钱。网购有时候真的很累。因此,我现在都喜欢线下买东西了。

作为一个商家,也是有苦说不出,感觉他们也是经常说不容易。

双十一必须是活动最低价的95折,再加上大力度的推广费、满赠、满减、券、津贴, 实际上,自己还能赚个毛。

天猫现在动不动就是300-30的券还不封顶,这么复杂的算账,还不如痛快的8折算了 , 我们每次活动前算满减价格都要吐血。

大商家赚钱,小商家比较难,处处得小心。

现在开个天猫店,不比线下店成本低。为啥还都开网店,因为还是有钱挣。当然,也有一部分是传统企业进入互联网,自己做品牌知名度的。

天猫是整体流量倾斜的,流量天然就要大一点,优势还是有的。

不管网购的趋势如何,都要依赖消费者的心理,全民营销,你准备好了吗?


不可忽视的拼多多!

拼多多成为电商第三极是必然的,腾讯没有电商基因,但是有电商需要的流量。

拼多多的发展缝隙有三个:第一个是微信流量和微信支付,流量不用说,还有就是支付,不要小看去年的支付大战,双马硬生生将线下资金流劫持到线上,同时将贩夫走卒的支付防线一击即溃,为线上的电商支付扫除了最后屏障,也就这一波,拼多多由原来号称的一亿高调变三亿;

第二,目前市面上的流量可以说没有马云和京东拿不到的,无论是春晚这种国家甚至国际级的还是线下媒体高炮车头灯箱,而唯一的例外是腾讯,它独立围成的生态体系足以滋养任何一个拼多多、或小黑裙、云集和环球捕手,这是京东淘宝无法截流的,尤其是淘宝,一度连竞争的机会都被卡;

第三,淘宝的去低端去爆款,天猫商城的推出是其升级进阶版,之后淘宝c店的存活空间被挤压,而拼多多主打的低价爆款正好弥补了这部分市场的需求;

拼多多是一个翻版的淘宝,但是淘宝特价版无法却无法和他抗衡的根本原因是,他们不在一个平面上对打啊。拼多多可以在微信各种砍价拼团,淘宝你试试。

淘宝特价版的尴尬局面是,原本把用户分成高低两层,现在变成了高低中三层。

怎么理解呢?我用惯了淘宝,你说它low,非要给我升级个天猫,你说逼格高我忍了。

现在又给我整个低配版的,啥意思?

谁下谁傻逼?你设想下当你的手机桌面下着个淘宝特价版和对应人设,粉掉一大半。

淘宝:拼多多,你们别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