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部長李立國:更好地滿足港人在內地養老願望

民政部部長李立國:更好地滿足港人在內地養老願望

民政部部長李立國

2016年是 “十三五”開局之年,中國迎來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這其中,養老事業已成為關乎民生福祉的一大重點。隨著人口老齡化形勢日趨嚴峻,中國民政事業的發展機遇和挑戰前所未有。為此,《紫荊》雜誌記者專訪了民政部部長李立國。他表示,未來民政部將致力保障居民老有所養、老無所憂,並將加大對內地港資養老機構的支持力度,為選擇在內地養老的香港老年人創造更好的養老條件。

十三五期間建設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

記者:請問“十三五”養老服務規劃是否成熟?為了實現目標,民政部將出臺哪些養老保障政策?

李立國: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十三五”規劃的建議,明確提出要積極開展應對人口老齡化行動,建設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補充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推動醫療衛生和養老服務相結合,探索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目前,民政部正在全面貫徹落實全會工作部署,積極推進“十三五”養老服務規劃研究制定工作。同時,積極指導各地將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或制定專項規劃。

為了確保實現“十三五”養老服務規劃目標,民政部將繼續貫徹落實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國務院35號文件”)等法律政策,加強調研和政策創制,積極協調有關部門,研究制定有關政策措施。

第一、加大對社區和居家養老服務機構補貼和運營稅費減免力度。通過政府購買服務、項目委託等方式,培育社區養老服務機構,扶持社區和居家養老以及“互聯網+養老”服務機構發展。

第二、完善補助支持政策,堅持補需方與補供方相結合,一方面加快建立老年人服務需求評估標準和機制,建立健全經濟困難的高齡、失能等老年人補貼制度;另一方面,加大對養護型、護理型養老機構護理床位建設和運營補助力度,支持養老機構收養失能失智老年人。

第三、完善家庭養老支持政策,為家庭成員與老年人共同生活、承擔贍養義務提供支持與便利。

第四、完善農村養老服務支持政策。在投融資、土地供應、稅費優惠、財政補貼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扶持社會力量舉辦農村養老服務機構。依託農村五保供養服務機構發展農村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積極為其他低收入、高齡、獨居和失能老年人提供服務。通過結對巡訪、互助服務等方式做好農村留守老年人關愛服務工作。繼續支持村民自治組織和基層老年人協會興辦互助性養老服務設施,支持返鄉農民工參與發展養老服務。

第五、探索建立長期照護保障制度。鼓勵建立包括長期照護補貼、長期護理社會保險和商業保險在內的多層次長期照護保障制度,積極探索多元化的保險籌資模式。

第六、聯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部門在人才使用和激勵等方面出臺具體措施。改善工作條件,制定相關專業畢業生入職補貼、崗位津貼等鼓勵政策,提高職業歸屬感和榮譽感。

第七、加強養老服務標準化建設。研究制定“十三五”期間養老服務標準規劃,加快制定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的服務基本要求、設施設備配置,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基本規範和老年人服務需求評估等支架性標準。

民政部部長李立國:更好地滿足港人在內地養老願望

李立國部長在濟南市歷下區調研社區建設和社區基層組織開展創先爭優活動情況。

中國人口老齡化形勢加劇

記者:當前,中國已經步入老齡化時代,養老工作面臨新一輪挑戰。養老工作的重點和難點有哪些?

李立國:截至2014年底,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經達到2.12億,佔總人口的15.5%。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人口老齡化發展將呈現出老年人口基數大,增長快;失能失智老人增多,社會負擔重;農村老齡問題突出;老年人家庭空巢化、獨居化加速等特點。伴隨著未富先老的基本國情,養老工作面臨嚴峻的挑戰。

一是發展養老設施受土地供應和場所限制較大。部分地區養老機構建設用地緊張,特別是城鎮老城區用地緊張,社區養老發展受限。

二是投融資支持政策尚不健全。多數民辦養老機構屬民辦非企業單位,根據現行法規沒有貸款資格,而民辦營利性養老機構又由於經營能力等原因,利用金融、保險等新型融資的渠道尚處於起步階段,融資方式單一、融資對象狹窄、融資結構不合理等問題突出。農村五保供養機構升級改造、管理運轉缺乏穩定的資金保障。

三是養老機構經營發展困難。大部分民辦養老機構是租賃房屋經營,租賃費用和物價逐年遞增,多數面臨經營困難。同時,養老機構服務對象很多是失能失智或高齡老人,容易發生走失或意外受傷等情況,也加大了機構經營風險。

四是人才建設瓶頸仍未打破。由於勞動時間長、強度大、報酬低、長期處於超負荷運轉,職務晉升空間小,養老服務隊伍不穩定。一些民辦養老機構因收費較低,難以承受更高的用工成本,招人留人十分困難,同時因職稱評審等條件限制,更無力招收醫療、康復、心理等高素質專技人才。

五是醫療與養老服務急需融合發展。一些養老機構存在入住老人看病難、取藥難、護理難等問題。長期照護保障制度尚未建立,護理補貼保障水平低受益面窄,基本醫療保險尚未覆蓋一些長期護理項目。

六是行業監管難度大,安全形勢嚴峻。民政部門雖然制定發佈了一些行業、地方管理服務標準和產品用品標準,但是未得到普遍實施,安全、便利、誠信的消費環境尚未完全建立。在鼓勵社會力量參與發展養老服務業,建設小型化、家庭化養老機構,與嚴格執行國家消防、環保、建設等規定或標準,實現規範發展之間,面臨兩難窘境,消防安全問題突出,安全管理形勢十分嚴峻。

七是統籌發展任務艱鉅。城鄉、區域及不同養老方式之間發展不平衡,農村養老服務業落後於城鎮,中西部養老服務業發展落後於東部地區,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滯後於機構養老服務。機構養老服務中綜合服務功能較弱,社會急需的面向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醫養結合型、臨終關懷型床位比例偏低。

民政部部長李立國:更好地滿足港人在內地養老願望

民政部部長李立國到瀘縣考察調研民政事業工作。

系統保障居民老有所養、老無所憂

記者:面對這些嚴峻形勢,下一步民政部將如何保障中國居民老有所養、老無所憂?

李立國:面對應對人口老齡化這一艱鉅而複雜的系統工程和長期任務,急需要做出長遠規劃和統籌安排,充分發揮政府、市場和社會各方面力量的作用,認真解決好這一重大問題。

加大供給。一是加大制度供給,加快完善促進養老服務業發展的配套政策措施,組織編制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十三五”規劃;二是加大資源供給,進一步完善落實基本養老、基本醫療、最低生活保障等政策,適時提高養老保障水平。通過補助投資、貸款貼息、運營補貼、購買服務等方式,支持社會力量舉辦養老機構,開展養老服務;三是加大服務供給,完善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補充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提供方便可及、價格合理、質量過硬的各類養老服務。

引導消費。一是發展老年產品和用品,支持企業開發安全有效老年用品用具和服務產品;二是研究支持家庭養老和社區養老服務的政策;三是發展健康養老服務,實施養老服務信息惠民和養老機構遠程醫療等試點項目,推進醫療機構與養老機構加強合作,提高社區為老年人提供健康服務的能力;四是發展老年人文體娛樂服務,豐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

培育市場。一是開展公辦養老機構改革。公辦養老機構充分發揮託底作用,重點為城鄉特困老年人、低收入老年人、經濟困難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無償或低收費的服務。鼓勵公建民營,實現運行機制市場化;二是推進政府購買服務。拓展政府購買養老服務的領域和範圍,制定政府購買養老服務的指導性目錄。建立健全由購買主體、養老服務對象以及第三方組成的綜合評審機制,加強購買養老服務項目績效評價;三是發展養老類社會組織和中介機構。通過公益創投、項目引導、免費提供場地、資金支持等措施,引導公益慈善組織重點參與養老機構建設、養老產品開發、養老服務提供;四是推行“互聯網+養老”。將信息技術、人工智能和互聯網思維與居家養老服務機制建設相融合,利用互聯網技術和平臺有效鏈接老年人與養老服務,與產品提供者高效配置養老資源,不斷提升養老服務與產品供給質量,更好滿足老年人養老需求。

加強監管。一是健全工作機制。民政部門切實履行監督管理、行業規範、業務指導職責。與其他有關部門形成齊抓共管、整體推進的工作格局;二是強化行業監管。規範養老機構准入條件和程序,建立符合市場價格的養老服務定價機制。建立完善養老服務業統計制度。積極培育和發展養老服務行業協會;三是完善標準規範。努力建成涵蓋基礎通用標準,機構、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標準、管理標準和支撐保障標準,以及老年人產品用品標準,互相銜接,覆蓋全面、重點突出、結構合理的養老服務標準體系。

民政部部長李立國:更好地滿足港人在內地養老願望

李立國部長在化德縣考察調研工作。

鼓勵港資機構及港人赴內地發展養老服務業

記者:未來中國養老服務業的發展方向是什麼?在這方面是否有與香港互相借鑑的方法和經驗?

李立國:按照國務院要求,到2020年,我國要全面建成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補充的,功能完善、規模適度、覆蓋城鄉、醫養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養老服務產品更加豐富,市場機制不斷完善,養老服務業持續健康發展。

香港根據本地情況,形成了一套符合本地特點的養老服務體系,對於內地發展養老服務業具有重要的借鑑意義。香港健全的法規體系、嚴格的行業准入制度、完善的服務標準和監管制度、專業的安老服務統一評估機制、公平的院舍養老輪候制度、專業社工的介入等對內地都很有啟發,我們希望推動內地與香港在這方面不斷交流合作,相互學習借鑑。

記者:目前,許多港資養老機構在廣東落戶。民政部是否會進一步放寬准入和審批門檻,或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鼓勵更多的港資養老機構進駐內地?

李立國:近年來,香港與內地在養老服務方面合作不斷深化,根據2003年CEPA協議及其補充協議四和補充協議五的精神,內地已在廣東省試點允許港澳服務提供者以獨資民辦非企業單位形式舉辦養老機構。廣東省民政廳制定了《港澳服務提供者以獨資民辦非企業單位形式舉辦養老機構申請指引》,明確了港澳服務提供者舉辦養老機構的申辦條件、申請審批程序,以及與內地民辦社會福利機構享受同等優惠政策的規定。根據2010年CEPA補充協議七,港澳服務提供者以獨資民辦非企業單位形式舉辦養老機構的範圍又進一步拓寬到全國。

2013年,商務部、民政部聯合下發《關於香港、澳門服務提供者在內地舉辦營利性養老機構和殘疾人服務機構有關事項的通知》(商資函〔2013〕67號),允許香港、澳門服務提供者(以下簡稱港澳服務提供者)以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或外資企業形式,通過新設或併購的方式在內地設立營利性養老機構和殘疾人服務機構。

按照《養老機構設立許可辦法》和國務院35號文件要求,香港、澳門、臺灣地區的組織、個人以及華僑獨資或者與內地(大陸)的組織、個人合資、合作設立養老機構的,由住所地省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或者其委託的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行政公署)民政部門實施許可。鼓勵境外資本投資養老服務業,境內外資本舉辦養老機構享有同等的稅收等優惠政策。2014年《商務部、民政部關於外商投資設立營利性養老機構有關事項的公告》鼓勵外國投資者在華設立營利性養老機構從事養老服務。這些政策法規都為境外資本參與中國養老服務業發展提供了堅實制度保證。

深化香港與內地在養老服務方面合作,繼續實施CEPA及其補充協議、《粵港合作框架協議》等區際協議和有關規範性文件,鼓勵香港社會組織或個人來內地投資設立養老機構,發展養老服務業。下一步,民政部將積極推動落實國務院35號文件確定的各項扶持政策,在保證香港資本舉辦養老機構享有同等的稅收等優惠政策基礎上,加大對港投資設立的養老機構的支持力度。

為在內地港人創造更好的養老條件

記者:香港特區政府自2013年起推出“廣東計劃”資助香港老人入粵養老。民政部是否鼓勵更多的香港老人赴內地養老?

李立國:香港特區政府推行“廣東計劃”後,我們指導廣東省民政廳向全省各地下發了《廣東省民政廳關於配合實行“廣東計劃”的通知》,幫助港方為65歲及以上選擇移居廣東的符合一定條件的香港老年人每月發放高齡津貼,為香港老年人在廣東居住養老提供支持。“廣東計劃”對於香港老年人來說是多了一個選擇,本著自願自主的原則,尊重老年人意願入住內地養老機構。

下一步,我們可以與特區政府配合,指導廣東、福建等地民政部門與香港相關部門銜接,在港澳同胞祖籍地集中地區建設適合香港老年人需求的養老機構,為香港老年人領取使用高齡津貼或其他福利補貼提供便利,更好地滿足他們的養老願望。

記者:目前已經在內地養老的香港老人正面臨醫保費用不能報銷等問題,民政部是否會就相關問題儘快出臺解決辦法?

李立國:關於在內地養老的香港老年人的醫保問題,2007年,我們指導廣東省民政廳與香港特區政府勞工及福利局建立了社會福利服務合作機制,成立了“粵港合作聯席會議社會福利合作專責小組”,下一步將繼續發揮小組作用,加強粵港兩地政府的合作與交流,定期或不定期地舉行“專責小組”會議,深入討論和研究有關合作事項,重點推動解決醫療保障銜接等問題。為選擇在內地養老的香港老年人創造更好的養老條件。(本文轉自香港《紫荊》雜誌2016年2月號 文/ 魏東昇 馮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