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知府、道台、封疆大吏、提督、总督、巡抚分别是什么官?

银子zx


本人对清史领域比较熟悉,我来回答这道题吧,希望能让大家满意,同时纠正一些错误答案。

我想,除了上面出现的词汇外大家还会看到臬司、学政、厅等词汇,所以我的答案不限于上述称呼。

清代的地方行政制度,一般实行省、道、府州、县四级。道这一级有争论,不过学界大多主张算上这一级的。

先说省级,封疆大吏就是指的省总督或巡抚,晚清还有军功大吏的称呼(比如曾国藩、李鸿章)。省制创于元朝,明代开始设巡抚,不过这个不是常设编制,到了清代巡抚成了常设编制,一省的最高长官就有巡抚和总督。怎么区分?简单来说总督比巡抚级别要高(总督一般是正二品,巡抚一般是从二品),总督比巡抚管的区域大且更侧重与军事(清代的总督一般只有八九个,巡抚却是一大堆,比如云贵总督下就有云南和贵州两个省),我举一个比喻吧,云贵总督是云南贵州军区的司令员,贵州巡抚却只能调动贵州的驻军。也有例外,如四川,乾隆朝开始只有总督没有巡抚,还要注意的是直隶总督管不了京师。并不是总督就可以管巡抚,在清代同城

督抚之间经常闹矛盾呢,总督和巡抚同处一个城市的比如云贵总督与云南巡抚、两广总督与广东巡抚。

总督和巡抚也被下级称为“督宪”,总督也叫“制台”,巡抚也叫“抚台”。

提督是武官,全称是提督军务总兵官,是一个省绿营最高长官,之下是总兵。那么八旗呢?在地方设有驻防八旗,最高长官是将军,比如成都将军,有的地方设都统、副都统。诸如成都将军这些内地的将军要和吉林将军、伊犁将军等不要混为一谈,东北地区和新疆地区等都在光绪朝之前没有设省制,所以没有巡抚或总督,最高军政长官就是将军。


此外,省一级的还有专管刑狱案件的提刑按察使司,也称“臬司”、“臬台”,专管民事钱粮的承宣布政使司,也成“藩司”“藩台”,还有专管教育考试的提学使,也称“学政”、“学台”。这三个也都是省级大官。

道这一级虽有争论,有人认为道是省级机构的派出物(类似于公安局在乡镇上的派出所),但从地方档案来看(比如《南部县衙档案》),道是可以算作地方一级行政单位的。道的种类多,通俗点告诉大家,有两种,一种是专管某项事物的,如督粮道、盐茶道。一种是管府州县的,比如川东道台。

道下面还有两级,一个是府和直隶州以及直隶厅,注意是直隶州、厅(以区别于散州、散厅)。简单说明一下,直隶厅归布政使管,散厅归知府管。下一级主要就是县了,还有散州,散厅等同于县,当然,厅这个行政单位不多见,比较出名的有凤凰厅。

曾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

清代地方行政制度很复杂,尤其是到了清末做了较大改动,比如出现了巡警道、咨议局等。在少数民族地区地方编制不用于内地,京师和陪都也不同于内地。


史苑书生


封疆大吏不是正式的官名,只清代对最高级别地方官的俗称,一般指巡抚、总督。

清代地方行政制度分为几类:

①东北地区是满清的根据地,三省分设将军,负责军政民政。在光绪年间才改革设立东三省总督。

②在蒙古地区,也是另外制度,又分为内属蒙古、漠南蒙古、漠北蒙古、漠西蒙古等不同

③其他各“行省”,沿用明代的概念,并不明确叫“省”,而仅以地名称呼。

各行省的最高行政官员,简称巡抚。

如浙江巡抚的正式官衔为:巡抚浙江等处地方 提督军务 节制水陆各镇 兼理粮饷。其下有布政使、按察使,分别管理民政和司法。这三位是省领导班子。


省之下分设:府、州、县。

府就是今天的副省级市及省会、经济发达的规模较大的市。州分为直隶州和散州,类似于一般地级市和县级市。县是最基层政府。

一般情况,府辖若干县或散州,直隶州辖县,散州无下辖。知府、知州、知县就是其对应的行政一把手。“知”来自于宋代,以一般中央官衔派负责地方,称“知某某州事”。


在省与府直隶州之间,还有一层职能级别,称道。又分为守道和巡道,分别隶属于布政使和按察使。具体负责某项职能,如粮道、河道等。类似于今天省政府副秘书长兼某几个厅的厅长。

清代在二或三省设一总督,统辖军民。有的省份不设巡抚,由总督兼任。如直隶总督的正式官衔为:总督直隶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饟管理河道兼巡抚事。总督相当于刚建国实行的大行政区的书记。

提督是一省绿营兵部队的负责人,其下有总兵、副将、参将、游击等。也有专业兵种的提督,如水师提督。有的省份以巡抚兼任提督。提督相当于大军区副司令兼省军区司令,负责野战部队。

除绿营兵外,全国各军事要地又有八旗兵驻防,设驻防将军,并不受总督管辖。相反如果驻防将军与总督同城,一起给皇帝写报告时,将军排在前面。

以上只是大概情况,供小白们了解。


几苇渡


下面分析一下这些官职在清朝的职位:

知府:属于从四品,文职外官,相当于现在的市长级别。(文职外官指的是:文职的地方官职,没在京城)

道台:属于正四品,文职外官,属于省级和府级中间的。

封疆大吏:不属于官,最后另说。

提督:全称提督军务总兵官,这个官职比较大属于从一品,武职外官。(武职外官指的是:省级绿莹最高级军官)

总督:属于正二品,也可以是从一品,文职外官。清朝时队统辖一省或多省行政、经济及军事的长官的总称。

巡抚:正二品或从一品,文职外官主管一省军政民政。地位略次于总督。

对于封疆大吏在各个朝代都不一样。封疆大吏是个统称。在唐朝叫节度使、刺史。在宋朝叫转运使。明朝叫布政使。清朝叫驻防将军、总督、巡抚、提督。清朝的封疆大吏在总督之前。例如清朝时候的左宗棠。

如有什么问题请批评指出。


每天冷历史


清朝知府、道台、封疆大吏、提督、总督、巡抚分别是什么官?

对比今天而言,清朝知府相当于今天的地级市的市长。

提督相当于今天的省军区司令员;

巡抚相当于今天的省长;

总督一般管辖两个省,例如清朝的两江总督,管辖今天的上海、安徽、江苏和江西;此外,清朝还设有直隶总督,管辖范围大致为今天的天津、河北、山东;东三省总督,管辖范围大致为今天的东北三省;陕甘总督,管辖范围大致为今天的陕西、宁夏、甘肃和青海;闽浙总督,管辖范围大致为今天的福建、浙江和台湾;闽浙总督,管辖范围大致为今天的福建、浙江和台湾;湖广总督,管辖范围大致为今天的湖北、湖南;两广总督,管辖范围大致为今天的广东、广西和海南;

云贵总督,管辖范围大致为今天的云南和贵州;四川总督,管辖范围大致为今天的四川。

道台,根据清代的官阶制度,是介于省(巡抚、总督)与府(知府)之间的地方长官的官职。

至于,封疆大吏则是对管辖省级行政区以上地区的官职的统称,像总督、巡抚就是封疆大吏。


琪姐


知府、道台、封疆大吏、提督、总督、巡抚,其中封疆大吏并不是官名,而是对省级行政区官员的一种称呼,比如总督,巡抚和提督都算是封疆大吏。

我们按照品级来讲一下官员分别说一下。

总督,提督

清朝的总督一般兼管二省以上,为正二品,但是一般都加授尚书衔,这样总督就变成了从一品,如果再授予大学士,则就是正一品。

比如曾国藩担任两江总督,但是被授予武英殿大学士,所以是正一品,再比如直隶总督李鸿章,授文华殿大学士,所以也是正一品,由于直隶总督同时还身兼北洋大臣,可以说是权倾朝野。

清朝的提督为一省最高的军事长官,相当于省军区司令员,品级为从一品,统领一省绿营兵,管理八旗兵的则是驻防将军和都统。提督虽然品级比较高,但是依旧受总督和巡抚节制。

巡抚

清朝采用的是省、府、县的三级行政机构,巡抚是一省最高行政长官,相当于省委书记,官职为从二品,如果加侍郎衔则为正二品,比较出名的巡抚有雍正时期的浙江巡抚李卫,晚清的山东巡抚袁世凯等等。

知府、道台

知府为清朝国家第二级行政机构府的最高长官,品级为从四品,相当于现在地级市的市长,

道台也叫做道员,这个官职比较特殊,介于巡抚和知府之间,相当于现在的副省长级别,为从三品或正四品官员。

道也分为:分守道和分巡道,一般是布政使或者按察使的副手,派驻地方管理数个州府,由于乾隆后期又有密折封奏的权力,所以道台的品级虽然不高,但是权力却大大加强。

按照权力大小来排列,顺序应该是,总督,巡抚,提督,道台,知府,如果按照品级高低来排列应该是,总督,提督,巡抚,道台,知府。


一点点历史


上面的问题在一堆官职里面混进了一个奇怪的东西,先把这个东西揪出来——“封疆大吏”。封建大吏并不是什么官职,而是代指一省或者几省的最高长官,属于俗语一类。谈论这些官职的时,得先把这个“李鬼”赶出去。

先说知府。

知府是“州”的最高行政长官。在魏晋时代以前,一般称太守,有一定的兵权。到了唐期,称府尹。到了宋朝,才开始叫知府。宋朝时期,府和县之间还有一级——州,州的主管是知州。归省里直辖的州地位特殊,知州相当于知府,而一般的知州,也就是和知县一个等级。

明清沿用宋朝体制,也称为知府,掌一府之政令,总领各属县,凡宣布国家政令、治理百姓、审决讼案、稽察奸宄、考核属吏、征收赋税等,一切政务皆为其职责。如果要类比今天,当时知府大致于相当于今天的市委书记。明代知府为正四品官,也称四品皇堂。清代知府品阶稍低,是从四品官,比明代低了半级。

然后说巡抚。

这个职位很重要,得好好说说。

在明朝,巡抚只是一个临时职务,“巡抚”本身是个动词,作为钦差大臣出外办事的一个头衔,全称“巡抚某地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饷”,出完公差要回京复命,并非常设的地方官职务。

明朝景泰年间开始,巡抚开始逐步地方化和常设化——成化22年,废止了巡抚赴京议事的规定,等于间接承认巡抚的地方化。

清朝正式把巡抚地方化,作为一省最高军政民政长官,以“巡行天下,抚军安民”而名。其级别为从二品,加兵部侍郎衔。

再来谈谈总督。

总督和巡抚比较起来谈更好。总督和巡抚有相似之处,在明朝期间也是一个外出办事的头衔,全称为“总督某地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饷”,总督管辖一省或二三省不等,例如四川总督只管辖一省,而两广总督则管辖广东、广西两省,两江总督则督江苏、江西、安徽三个省。

到了清朝,总督和巡抚一样,也开始地方化,级别为正二品,加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衔。总体来说,总督略高于巡抚。

接着说说道台。

道台是个比较奇怪的职务,很多人以为道台是介于省和府之间的一级地方行政机构。其实,这是一个错觉。

清朝实行省、府、县三级架构的地方行政体系,并没有道这一级。实际上,道台不完全具备地方政府性质,只不过是省级行政机构的派生物。一般多是特意承办某项事物,比如:专责者有督粮道或粮储道,简称粮道;管理河道和河工道,简称河道;其他如驿传道、海关道、屯田道、茶马道等,一般由当地同品级官兼任道员。

最后说说提督。

提督并不是地方官的头衔,为武职官名,全称为“提督军务总兵官”,负责统辖一省陆路或水路官兵,相当于省军区司令。

在清代,提督基本上是各省绿营的最高长官,官阶为从一品,掌握一省军权,权力极大。若以职能分,提督分为陆路提督与水师提督,掌管区域达一至两省,数万平方公里,甚至数十万平方公里。一般来说,清朝共在全国各地设置12名陆路提督,3名水师提督(福建水师提督、广东水师提督及长江水师提督)。

郑欣淼:《清代地方官制考》

“许述工作室”核心成员查佳峰主答


脑洞大开的历史


首先说明一点,封疆大吏不是官职名称,而是泛指统治一方的地方大员,如明清时期的总督、巡抚等地方高官。除了封疆大吏外,题目中所说的总督、巡抚、提督、道台和知府都是清代的官员职务,这些职务牵扯到的品级、资历、出身、演变、职权范围等都非常复杂,在此不作详细考证,只是简单地谈一谈。

1、总督

长期担任直隶总督的清末名臣李鸿章

总督是清代设置的地方最高大员,以军事为主,但也兼管地方事务,一般管理一省或者数省,地位相当于建国初期的大区书记。至清代末年,全国一共设有直隶总督、两江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云贵总督、闽浙总督、陕甘总督、四川总督和东三省总督等九位总督;此外,当时还有河道总督、漕运总督等专项总督,这些总督在权力和地位上要稍逊于上述九位总督。

2、巡抚

山东巡抚袁世凯

巡抚是一省的最高领导人,地位相当于今天的省委书记。清代地方行政区划分为省、府(州)、县三级,朝廷在每个省都设置巡抚一人,处理当地政务。

3、道台

道台正式名称叫道员,俗称道台。道台这个职务处于巡抚和知府之间,在清代一般是正四品,在省里分管某一专项事务,或者在地方上分管几个州府,比如河道、粮道、海关道等等,道台地位与今天省里的厅局长或者副省长有些类似。

4、提督

提督是清代武官职务,正式名称是提督军务总兵官,掌管一省或者某一专项(比如水师提督、九门提督)的绿营兵,类似于今天的省军区司令员;除此之外,清代还有提督学政一职,掌管一省的考试和教育,相当于教育厅长。

5、知府

晚清地方官员

作为一级地方机构的首脑,知府一般管辖几个县,其地位与职权相当于今天的地级市负责人。


民国年间那些事


清朝的官职一看感觉很复杂,但经过这么多年的电视剧的洗礼,大家也都有一些了解!

总督:正二品文职官员 副国级干部,大多是掌管两省以上的区域性最高长官,经济,行政,军事一把抓。相当于现在的两省或两省以上的省委书记兼军区总司令,那可真是海外天子,封疆大吏,绝对的土皇帝。清朝共设有8总督,以两广总督,两江总督,湖广总督最为重要也最有权势!特别是晚清时候,这些总督完全可以与朝廷分庭抗争!


巡抚:,从二品文职官员,正部级干部,相当于现在的省委书记,一省最高行政长官,并掌握一定的军事力量。

道台:正四品文职官员,正厅级或副部级干部,相当于现在省委常委。但职务并不固定,有管钱粮,有管河道,也有给总督或巡抚当副手!

知府:从四品文职官员,厅级干部,相当于现在市委书记,总领下属县,宣布国家政令、治理百姓,审决讼案,稽察奸宄,考核属吏,征收赋税等一切政务。


提督:从一品武职官员,中将级别,相当于现在正大军区司令。提督分为陆军提督和水师提督,清朝共设有12个陆军提督和3个水师提督。


青梅谈史


如果和现代的官制进行一个便于理解但不一定完全贴切的比附对照的话,情况基本如下:

清朝知府一职沿袭明制,品秩是从四品,具体职责包括宣布条教,兴利除害,决讼检奸,大致相当地级市的行政首长,因为行政司法不分,所以也可以理解是该行政区划的法院院长。

清朝道台的行政级别介于省和府之间,品秩从正四品到二品不等,慈禧太后的父亲惠征曾任徽宁池太广道道员,该道就是领徽州府(简称“徽”)、池州府(简称“池”)、太平府(简称“太”)、宁国府(简称“宁”)、广德直隶州(简称“广”),后来这个职位被改称为

分巡皖南道——与慈禧一起垂帘听政的慈安太后的父亲是广西右江道,品级相同,顾名思义,这里的道涉及几个府的巡视管理工作,约略类似于承担巡查职责的副省级官员。比如清末俗称的上海道其正式名称是“分巡苏松太常等地兵备道”、是高于上海县、松江府,而低于江苏省的行政区划——上海道道台虽为正四品官,但任满之后大多都升为正三品按察使或从二品布政使,也有直接升至巡抚的例子。此外,也有管理盐务、海关等事宜的专职道台。

(清朝行政区划地图)

封疆大吏不是具体的官职,指的就是总督、巡抚和提督。

清代巡抚本职品秩是从二品,因为加兵部侍郎衔,也是正二品,约略相当于省长。

清代总督本职品秩是正二品,又因为加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衔,也是从一品(如果是加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衔,则也是正二品),大致比附的话,相当于现代几省省长加大军区司令的集合。

(清朝有9大总督)

巡抚、总督的加衔不是为了体面好看,本质上是为了让其在制度上取得管理军事和弹劾下属官员的权柄,因此,全称为提督军务总兵官、职责是负责统辖一省陆上或水师官兵的各省绿营最高主管军官提督虽然官阶是从一品,也称得上封疆大吏,但其实是受总督和巡抚节制的。

补充两点:

第一、封疆大吏其实根据总督和巡抚等的职阶和职能的一种说法,实际上在清代,他们在行政系统的地位和实际权力,谈不上真正的封疆。

第二、清代捐官最高可至道台,而道台最高可至二品,清朝定制二品用珊瑚顶(改用玻璃后为涅红顶),所谓『红顶商人』,其本意就是说胡雪岩等人通过捐纳能够达到的最高的官职品级。


谈古论金


先简单介绍下清朝的行政区划制度。

清朝最基层的政府机关是县。几个县组成一个府,几个府组成一个道,几个道组成一个省。

知府(府台),就是管理一个府的行政长官,相当于地委书记。知府属于文官从四品。

道员(道台),就是管理一个道的行政长官,相当于今天省下面的多地市管理者。道员属于文官正四品。

巡抚(抚台、藩台),就是管理一个省军政大事的长官。相当于现在的省委书记兼军分区司令员。巡抚属于文官从二品。

总督(制台),就是管理几个省军政大事的长官。比如湖广总督就是湖南和湖北,两广总督就是广东和广西。相当于现在的大区公署长官兼大军区司令员。总督属于文官正二品。

至于提督,是专门的部队将领职位。清朝的武官最高为提督,下面有总兵、副将、参将、游击等,提督是从一品。但是注意,这个从一品是武将的从一品。按照通常的说法,是武官见了文官,自动降三品。所以从一品的提督基本上也就和从四品的知府平起平坐,见到正四品道员也要行礼的。

而“封疆大吏”,并不是具体的官职,而是对“管理一方的大官”的一种尊称。上面提到的巡抚、总督等都可以称为封疆大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