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18亿的《我不是药神》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缩影,天价药成催命药

票房18亿的《我不是药神》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缩影,天价药成催命药

点名网------想必大家都能看到徐峥“我不是药神”绝对是7月份一匹大黑马。类似于吴京的“战狼2”。对于18亿的票房离不开众多演员的辛苦演绎和付出。

“我不是药神”这类真实残酷的题材成为了票房火热的导火索,但如果仅仅是题材好肯定也打不到豆瓣多年以来的9分以上的评价,影片中演员的演技绝对吊打某些影视明星,每一个配角演绎的都是那么传神、动情,仿佛就是真实发生在自己身上一样。

票房18亿的《我不是药神》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缩影,天价药成催命药

王传君是大众微微熟悉的演员之一,曾经的“爱情公寓”令他成为了关谷神奇,成就了一代80、90后的青春回忆。在“我不是药神”中他已不再是关谷那副形象,成功转型成为了全能型演员,王传君饰演的是一位白血病人吕受益。那副打败深深的改变了大家心目中关谷神奇高富帅的形象,不得不说真的厉害!

票房18亿的《我不是药神》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缩影,天价药成催命药

老吕是一位身体羸弱的白血病人,对于一位身处底层的群众,想要付得起高达2万元一瓶的药费显然是痴人说梦,他每次身上总会带着几个橘子,为什么呢?因为橘子能预防一半的白血病,所以当他第一次求助于程勇时掏出了一个橘子,转而再到病榻在床时示意程勇吃个橘子吧!寄希望于多吃些橘子可以缓解些白血病,感受一下他的意思,不得不说很无奈!

票房18亿的《我不是药神》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缩影,天价药成催命药

而在拍摄中王传君甚至亲自体会了病人的感觉,不惜自己饿上几天,从而展现出病人对食物的欲望,在特辑当中王传君透露自己那天一共吃了上40个包子,以及5碗热干面,简直太可怕了。随后王传君连续吐了两次,这种敬业精神在如今影视圈实属难得可贵,反观某些明星作假、假吃,想象我就作呕。

票房18亿的《我不是药神》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缩影,天价药成催命药

这些仅仅只是九牛一毛,王传君为了尽显病人那种瘦弱的形态,每天坚持跳绳训练,从当初一天4000次,再到每天8000次,让本身就单薄的王传君足足甩掉了20斤瘦肉。回想起《爱情公寓》里的关谷神奇,这次的吕受益真的很让看着受益!

票房18亿的《我不是药神》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缩影,天价药成催命药

当程勇不再贩卖印度药时,老吕再次陷入了贫穷,只能躺在病床上维持为数不多的日子,妻子不得已再次寻求程勇的帮助,当他两谈起孩子时,老吕显得非常开心,祈求自己能够陪伴孩子的长大,但现实就是这么残酷,你也改变不了。改变不了现实,又不能拖垮整个家庭,看着心爱的妻子和羸弱的baby,我想他当时选择解脱的时候应该是纠结难舍的!我猜大家看到这里的时候没有不落泪的!

票房18亿的《我不是药神》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缩影,天价药成催命药

大家不知道的是这则病床戏,王传君可是两天连夜没有休息,第三天面相几乎毫无血色,整个人完全就是被掏空了一般颓废,这种真实的演出实在令人心痛,一个演员能够做到如此极致,难道还会有观众不满意吗?试问又有几个演员能够做到他的一半,对于演员的精髓可谓表现的淋漓尽致,王传君的眼神透露出来的无奈,又透露出的那种求生的欲望,真的看了让人心疼。

票房18亿的《我不是药神》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缩影,天价药成催命药

据说该影片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而成的,社会上像吕受益和黄毛这样的人大有人在,面对如此昂贵的费用,可能会就此认命,亦或者提前了结自己的生命,当然社会总是在不断进步,结尾中程勇出狱后药品已正式纳入社保,最终希望国家医疗设施越来越好。

对于王传君的表现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那么影片中药企要不要背锅呢?程勇该不该抓呢?小编唯一遗憾的或者说是有一种冲动,为什么不去查一下那个药企呢?试问在当时那种社会,40000块钱的天价药为何能够在众多人无法接受的情况下还得到了法律的保护,为什么药企高昂要价的前提不是在市场需求的基础上订价的?或许这就是市场经济,又或者说是剧情最后的结尾,法大于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