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從這裡走向戰場

我们从这里走向战场

我们从这里走向战场
我们从这里走向战场我们从这里走向战场
我们从这里走向战场我们从这里走向战场
我们从这里走向战场

戰爭離我們有多遠?

和平的背後又有著怎樣的艱辛?

當那一天真的來臨?

你準備好了嗎?

讓我們把目光投向閩西實戰化練兵場

來看看戰士們如何作答!

我们从这里走向战场
我们从这里走向战场

為切實提高官兵忘戰必危的緊迫感,武警福建森林總隊龍巖支隊採取實戰練兵的方式,進一步錘鍊官兵滅火打硬仗真功。

上午9時,該支隊龍巖大隊營院內警報聲急促,一場以龍巖市新羅區大池鎮北溪村發生森林火災為背景的滅火演練悄然打響。

從啟動應急響應到組織兵力投送,官兵們如離弦之箭,蓄勢待發,短短十幾分鍾一氣呵成,向火災發生地發起進攻。

我们从这里走向战场

與時間賽跑

我们从这里走向战场我们从这里走向战场
我们从这里走向战场

“前方道路塌方,你部前進路線受阻,請更換行駛路線。”考核組採取隨機導調方式,讓官兵未上戰場便開始聞到濃濃的硝煙味!“你部裝備物資車行駛中,左前輪發生爆胎請處置。”行駛過程中,一路險情不斷,大隊長王偉華沉著應對,駕駛人員默契配合,一眨眼功夫輪胎更換完畢,車隊繼續向目的地開進。

我们从这里走向战场
我们从这里走向战场

徒步負重行軍

由於山路受阻,距火場三公里位置,車輛無法通行,王大隊長果斷採取人裝結合方式徒步接近火場。行進中,黨員、幹部背最重的裝備,走在隊伍最前列,叫響“看我的、跟我上”。宣傳組,在戰友們最疲憊的時候,利用小喇叭播放戰鬥歌曲,打快板激發戰鬥精神的方式,一路讓參戰官兵精神抖擻,打勝仗精神亢奮。

我们从这里走向战场
我们从这里走向战场

抵達火場,濃煙蔽日,烈焰沖天。無人機迅速升空觀察火場態勢,該大隊集中骨幹力量採取多路勘察方式,定下多點突破、分段合圍的作戰決心。隨著幾聲滅火彈的爆響,戰鬥進入了白熱化狀態。士官班長攻火頭,打險段。熊熊燃燒的樹冠火,在水泵小組的衝擊下,也低下了高昂的頭顱!風向突變,一中隊中隊長楊智軍靈活採取緊急避險,將戰鬥小組化險為夷。在烈日的照射下,烈火的檢驗中,考核組成員看著參戰官兵面對火魔就像嗷嗷叫的小老虎,發揮出了“不畏艱險、不怕困苦、不計得失、不辱使命”的武警森林部隊精神,紛紛為他們的英勇頑強點贊鼓勁。

我们从这里走向战场

宣誓

我们从这里走向战场

街舞

我们从这里走向战场

鼓勁

戰鬥中,該大隊還充分落實政治工作“八個到現場”,開展火線入黨,重溫入黨誓詞,組織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讓“生命線”持續迸發生機和活力。戰地播報中,一中隊三班長李國民家人去世,歸隊後立即投入到考核中,表率作用明顯,立起了身邊好樣子標杆。戰地聯歡會中,二中隊指導員陳江陵一首《老男孩》唱出了他攜筆從戎,入伍工作八年,雖然武警森林部隊要轉制移交應急管理部,但就算脫下軍裝,時刻懷著赤子之心,做一個追夢的老男孩。接下來,舞蹈,吉他彈奏,相聲等節目連番上陣,洗去了參戰官兵身心的疲憊,重新煥發出昂揚的戰鬥精神。

我们从这里走向战场我们从这里走向战场
我们从这里走向战场

按實戰化要求備戰應考,更能直觀反映出部隊日常訓練水平的高低。該支隊在部隊改革轉制的關鍵節點,著眼提升實戰化滅火能力,狠抓實戰化訓練末端落實,在考核中全方位檢驗磨礪了部隊能打仗、打勝仗的能力。

| 本期監製:楊文嶺 主編:王 雪 陳維奇

|校對:程雪力 楊國林 劉燕辰 張 傑

|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