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隊改革中成立的勤務保障營,“戰場”上表現如何

秋日的朱日和冷風襲人。

戰鬥的硝煙已散,中校康海春登上了一列滿載裝備和官兵的火車。

列車緩緩啟動。透過車窗,望著眼前這個漸漸遠去的亞洲最大演兵場,一幕幕戰鬥場景,再次浮現在他的眼前。

兩年前,隨著部隊規模結構和力量編成改革的推進,勤務保障營首次亮相,康海春被任命為第80集團軍某旅勤務保障營首任營長。自這個新生營誕生以來,他和戰友們隨同部隊兩次在朱日和演兵場與專業藍軍交手。勤務保障營的保障能力,也在磨礪中實現躍升。

此時此刻,坐在返營的列車上,康海春的思緒不時在“平時”和“戰時”兩個頻道上切換著。

新體制編制下的勤務保障營,集修理、醫療、運輸、供應於一體,不同的工作崗位多達百餘個,平時需要長期獨立執勤的點位多,人員相對分散,訓練與保障的矛盾較為突出,兵力、時間、內容、質量難以有效落實,組織合成訓練更不用提了。

在康海春的眼裡,朱日和是個全方位鍛造勤務保障營保障能力的地方,也是讓他無法忘懷的地方。這裡,給他帶來勝利的喜悅,也給他留下失敗的“恥辱”……

凝望著漸漸遠去的朱日和“地標”——通信鐵塔,尤其是鐵塔上“從這裡走向戰場”那幾個鮮紅大字,康海春彷彿聽到了勤務保障營拔節成長的聲音。

如何使後勤資源像“血液”一樣,運轉在信息化戰爭體系之內?這個攸關打贏的問題,縈繞在包括康海春在內的各級指揮員的腦海裡。

今天,隨著軍隊規模結構和力量編成改革中勤務保障營的組建,部隊後裝保障有了一個怎樣的轉變?這是此次調查試圖回答的問題。

軍隊改革中成立的勤務保障營,“戰場”上表現如何

一輛步戰車受損,一名副營長可調度八個搶救搶修組——

指揮權限增大的背後意味著什麼

兩年前,該旅參加“跨越-2017·朱日和”基地化訓練。部隊千里機動過了黃河後,向集結地域有序開進。

突然,一輛步戰車“發生事故”。副營長孫長海接到報告後,一邊趕往“事故”現場,一邊通過電臺調度衛生救護、裝甲器材和修理方艙等6個類型8輛車,奔赴現場保障。

孫長海到達現場時,先期趕到的搶救搶修力量已開始對“事故”車輛進行搶修,其他保障力量也緊隨其後陸續趕來。

經過緊急搶救搶修,“傷員”得到有效救治,“受損”步戰車恢復戰鬥狀態。車組人員與所在建制單位取得聯繫後,駕車火速跟進編隊,實現了當天受損、當晚歸建。

一名副營長即可直接調度8個搶救搶修組?談起演練中指揮員的指揮權力,孫長海興奮之情溢於言表。這次基地化訓練,他帶有車輛修理組、裝甲修理組、後勤裝備修理組、救護組等10餘個小組,所有保障模塊都歸他一人指揮調度。


這在過去演練中不可想象。以往,這些保障力量專業種類多、人員成分雜、佈局高度分散,且分屬不同部門,不易協調使用。可以說,人、車、彈、油料、衛勤,包括熱食前送等保障,都需要層層下達指令,逐個部門去協調,協調好了還得逐級傳達……

“特別是在緊急情況下,打遍電話資源難聚攏、喊破嗓子力量難調配的現象尤為突出,指揮員在指揮時總覺得隔座山頭。”經歷了以前保障力量編配的各種無奈,在裝備保障戰線工作30多年的原勤務保障營技術室主任、裝甲工程師張德有感觸頗深。

的確,新成立的勤務保障營,將過去後勤和裝備原本高度分散的力量,整合在同一個營的建制下。這恰如散落的棋子歸於同一棋盤之中,營指揮員可根據當前任務,彙總多方情況,評估手中力量,科學調配資源進行模塊化編組,直接實施指揮,形成精確保障。

戰場上,一名指揮員指揮權限增大的背後意味著什麼?從新體制編制下的勤務保障營不難看出,指揮員指揮權限的增大,使指揮層次縮減了,讓指揮鏈條更加通暢了,使戰場保障更加得心應手。


一輛運輸車“趴窩”,兩名裝甲車輛修理工伸出援手給修好了——

保障力量不再只盯著自己那“一畝三分地”

四級軍士長唐維群是勤務保障營運輸連的一名駕駛員。

今年7月,在漠北草原的一次對抗演練中,唐維群駕駛著一輛運輸車,冒著炮火硝煙給前方運送彈藥。沒承想,他的運輸車在途中遭“敵”炮火襲擊,導致車輛“趴窩”。更讓唐維群沒想到的是,他通過電臺向後方請求搶救搶修後,不一會兒,一個裝甲車輛搶修組火速趕到了現場。

那天,經過兩名裝甲修理工的快速搶修,“趴窩”的運輸車很快修好了。由於車輛搶修及時,唐維群為前方運送彈藥贏得了“黃金時間”。

“當兵10多年,大小演習參加過七八次,從來沒有這麼痛快!”談起這次演習經歷,唐維群感慨頗多:這要是以前,即使裝甲車輛搶修組看到戰損的運輸車也不會幫你修,因為各個搶救搶修分隊的指揮員,都只盯著自己那“一畝三分地”,戰損車輛的駕駛員只能乾著急。


原來,在以往演練中,由於後方保障力量是由多個部門臨時“捏”到一起的,雖然隸屬於後方指揮所管轄,可在實際保障過程中,各種保障力量都配屬到各個梯隊,有的甚至直接歸各個梯隊指揮了。這樣一來,不是他搶救搶修範圍內的活,他當然就不幹了。

勤務保障營教導員汪勇說,過去還有一個大的弊端,就是臨時合在一起的後方保障群,指揮員對各種保障力量的功能作用發揮不清楚。比如,戰場上同時有多個點位需要搶救搶修,指揮員難以做到科學分工、合理調配,很容易貽誤戰機。

“這次演習之所以出現這樣的變化,當然是得益於新組建的勤務保障營:以往的所有保障模塊如今都歸屬於同一個營建制下,指揮員在調整、調度各種保障力量上,都是‘自家’的事,自然就好辦了。”修理一連連長孫灝說。

在這次演練中,勤務保障營根據實際情況,編配10多個伴隨保障小組,派到各個梯隊,所有物資按需精準配給,各保障模塊結構合理、相互銜接、功能互補。這些小組誰能幹什麼活、哪個小組都配備了什麼器材,營指揮員的心裡都一清二楚。


現如今,編配到各個梯隊的伴隨保障組,除了負責自己梯隊的保障任務外,若有緊急情況,一旦其他梯隊的保障力量忙不過來,勤務保障營指揮員還可以根據任務的輕重緩急,評估所轄保障力量,進行科學調配。

像跟蹤快遞物流一樣實時掌握彈藥、食品等補給物資——

精準保障讓指揮員“輕鬆加愉快”

兩年前的那場演練讓人大開眼界。

在實兵對抗演練中,負責彈藥供給的勤務保障營彈藥供應組組長程天祥,通過車載物聯網監控系統,發現前方兩輛戰車彈藥缺乏,迅速按照監控系統上顯示的位置,派出一輛彈藥供應車。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輛彈藥供應車派出後,所行駛的位置能實時顯示在程天祥所在車載物聯網監控系統的屏幕上。他說,給戰車安裝了物聯網監控系統,指揮員就可像跟蹤快遞物流一樣,隨時掌握彈藥、食品等後勤補給物資的實時位置、運輸狀態、分發信息。


“物聯網系統不光用於監控車輛位置,還可預判車輛故障。”程天祥介紹說,通過戰車上安裝的傳感器,實時把車輛油溫、轉速、水溫等狀況信息採集後傳送到指控中心,指控中心通過實時記錄分析這些信息,能夠預判分析車輛故障。

面對物聯網監控系統,被譽為“鐵甲神醫”的勤務保障營修理一連裝甲修理技師、二級軍士長成守平尤為感慨:“以前判斷車輛故障,修理工需要‘望聞問切’,使出渾身解數,才能判斷出故障,但‘病因’在哪兒不好判斷。這種情況下,指揮員接到搶救搶修的命令後,不僅要派出修理工,還得把裝滿各種部件的綜合保障車派過去。因為不知道哪個部件能用得上。”

成守平說,現在根據安裝在戰車上不同位置的多個傳感器,油壓、氣壓、電壓等數值都可以通過傳感器顯示在終端,哪裡不對勁都會有提示和預警,最大的好處就是提前研判、提前排除,使戰場保障更加精確了。

演練場上,物聯網的強大功能讓成守平感到“輕鬆加愉快”。


“這次演練只在部分裝備上安裝了物聯網監控系統,主要檢驗各級指揮員在實戰中運用該系統的能力,以及系統在作戰中的效能發揮。”助理員張鈺浩介紹,未來戰場上,物聯網監控系統將會安裝到每一輛戰車上,那時的物聯網監控系統經過不斷改進,功能將會更加強大。

貼上了電子標籤、裝上了感知系統,原本靜默的裝備就成了一個“有機生命體”。指揮員可以隨時查看並申請附近的火力打擊和後勤運輸設施支援。

“可以預見,物聯網將使未來戰場更透明、行動更智慧、保障更精確、管控更安全。”該旅領導說。

從一片綠葉觀察一個春天

崔海旭

後裝保障是戰鬥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能打勝仗的重要基礎。戰爭離開了保障,人無糧草、車無油料、炮無彈藥……部隊就不可能形成作戰能力。

兵法雲:“軍無輜重則亡,無糧食則亡,無委積則亡。”戰爭實踐表明,一場戰爭不僅考驗前方作戰的實力,同時更考驗後勤補給能力。放眼古今中外戰爭史,誰的保障能力強,誰就擁有更大的勝算。

第四次中東戰爭,剛開始處於劣勢的以色列軍隊,由於具備強大的戰場搶修能力,成功修復720輛坦克,結果左右了戰爭勝負的天平。

在中東戰場上,還曾發生過這樣一幕:一名美國海軍陸戰隊員在戰鬥中發現他的“巴雷特”狙擊步槍打不出子彈,他馬上給巴雷特公司的一名售後客服打電話。售後客服在45秒內教會這名士兵如何調整機匣,使槍恢復了正常使用。隨後,這名士兵迅速投入到戰鬥中。

翻開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我軍後裝保障能力建設始終是圍繞“能打勝仗”展開的。抗日戰爭時期,毛澤東提出了“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口號,“南泥灣好地方,家家戶戶紡線忙”就是當時的真實寫照;解放戰爭時期,人民群眾用肩挑、車推、驢馱、船運等方法,將大量糧食、彈藥等軍需物資運往前線,有力地保障了戰略決戰的勝利;抗美援朝戰爭,我軍構築了一條“打不垮、炸不爛的鋼鐵運輸線”,源源不斷地向前方運送物資,創造了世界戰爭史上後勤保障的奇蹟。彭德懷曾多次講:“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百分之六十至百分之七十應歸功於後勤。”


我軍保障能力建設今非昔比,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有的部隊保障籌劃不精細,關注作戰行動多,考慮保障行動少;有的部隊保障鏈路不順暢,作戰力量不知道保障力量在哪裡,保障力量不知道作戰力量有啥需求;有的部隊保障行動不及時,裝備搶修率低,後勤供應跟不上……這些短板弱項不解決,勢必影響部隊戰鬥力。

這些矛盾和問題,正是改革的關注點。後裝保障作為作戰體系中的重要一環,作用在於為作戰體系聯“網”、通“脈”、供“血”。在信息化局部戰爭中,小編組、大合成、模塊化、多能化成為作戰編組新樣式。我們的後裝保障必須順應集成多能的發展趨勢,按照機動作戰、立體攻防要求,構建適應性強、反應靈活、精幹高效的保障力量。如第80集團軍某旅勤務保障營的戰場實踐,給我們提供了新的觀察樣本、新的啟迪思路。

從一片綠葉,可以觀察一個春天。各級領導要自覺做到仗怎麼打、保障就怎麼建,作戰需要什麼、保障就發展什麼,以只爭朝夕、時不我待的緊迫感使命感,與時俱進加快推進後裝各項準備,確保一聲令下,能夠快速反應、保障有力。


(解放軍報·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