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歲善良女孩白天慘遭姦殺 花際殞落責任誰來擔?

20歲善良女孩白天慘遭姦殺 花際殞落責任誰來擔?

8月25日浙江省樂清市公安局發佈官方通報:“8月24日13時,被害人趙某(浙江樂清人,20歲)乘坐滴滴順風車,從虹橋鎮前往永嘉。14時許,趙某向朋友發送“救命”訊息後失聯。”隨後警方接到報警電話,立即啟動重大案事件處置預案,全警種作戰,於8月25日凌晨4時許,抓獲犯罪嫌疑人鍾某(男、27歲、四川人)。經初步偵查,該滴滴司機鍾某交代了對趙某實施強姦,並將其殺害的犯罪事實。目前,受害人屍體已找到,案件正在進一步偵查中。

被害者今年20歲,8月24日下午拼車去參加同學生日會。獨身一人通過網約打車去永嘉上塘,途中,趙某發現路線嚴重偏離,預感司機有問題的趙某遂向朋友發出了求救信號,隨後失聯。

20歲善良女孩白天慘遭姦殺 花際殞落責任誰來擔?

遇害女孩

據悉,受害者趙女士已從溫州一所大學畢業,平時很孝順,生前在從事學前教育工作。其同學稱受害者“很善良,是班裡的班花”。趙某朋友稱:趙某長得漂亮,平時乖巧懂事,長輩們也都很喜歡。“半個月前我們還一起吃飯,小姑娘落落大方的,真沒想到會出這種事兒。

滴滴應急處理機制緩慢 貽誤偵查、搶救時機

8月24日14時許,趙某向朋友發送“救命”訊息後失聯。

8月24日15時42分,趙某朋友多次聯繫趙某未果,開始向滴滴平臺撥打電話,在闡明事情經過後,滴滴平臺表示“將有相關安全專家介入處理此事,會在1小時內回覆”;隨後一小時,多次向滴滴平臺確認事情進展,滴滴一線客服反覆回覆“一線客服沒有權限”、“在這裡請您耐心等待,您的反饋我們會為您加急標紅”。

8月24日16時左右,趙某朋友于永嘉上塘派出所報案,期間警方通過趙某朋友的手機與滴滴平臺溝通要求獲得司機具體信息(電話、車牌等),但無果。趙某朋友表示:“此前國內發生過女生坐滴滴順風車被害的事情,我們都很擔心,下午5點左右,平臺方一直在說會優先處理,但也沒給出任何處理結果。我們很失望。”

8月24日17時42分,滴滴平臺反饋熱線(95066)來電錶示已聯繫上司機,但司機表示趙某沒有上車,趙某朋友要求滴滴平臺給出司機的具體信息,被滴滴平臺拒絕,稱洩露用戶隱私。

8月24日20時左右,趙某朋友再次收到消息稱滴滴提供車牌信息給警方。

8月25日凌晨4時,警方抓獲該滴滴司機鍾某,司機交代了對趙某實施強姦,並將其殺害的犯罪事實。

8月26日下午,滴滴發聲明稱,在整改期間發生這樣的悲劇,深感自責與愧疚,萬分悲痛,辜負了大家的信任,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案發前的一天,也就是8月23日,樂清的林女士曾乘坐犯罪嫌疑人鍾某車輛。當時,鍾某預將其帶至偏僻處圖謀不軌,林女士逃脫後拍下了鍾某的車牌號,向滴滴平臺投訴,當時平臺承諾會進行調查,但截至在女孩受害案發都沒有收到相關反饋和處理結果。滴滴在趙某被害事件中處理不及時,而引起輿論的譴責。

林女士表示,發生這個事情後,自己就立馬投訴至滴滴平臺。“深深自責中,當時如果不畏縮去報警,這姑娘會不會就沒有事了。”

滴滴雖已道歉,網友並不買賬,眾多網友稱:“滴滴的重大案件處理預案,要報警人提供出車牌號才能立案,啟動機制非常慢,是滴滴害了這個小女孩。”還有網友表示“都是後續的自查自糾報告,究竟做了什麼,為什麼沒能阻止後面的案例發生?”而也有網友提出了建議,既然後臺工作量如此巨大,為何不設立分級機制?對涉及安全的緊急求助優先安排?

滴滴在聲明中也提到,在鍾某作案的前一天,有另一名順風車乘客已對其進行了投訴,滴滴客服承諾兩小時回覆但並未做到,也沒有及時針對這一投訴進行調查處置。

三月兩起惡性命案 順風車整改誰該擔責?

在空姐滴滴遇害案僅僅三個多月,又爆發一起針對女性的惡性命案,順風車整改誰該擔責?

20歲善良女孩白天慘遭姦殺 花際殞落責任誰來擔?

遇害空姐

值得注意的是,滴滴就“為什麼沒有第一時間將車主信息提供給家屬”的問題釋疑稱:

由於平臺每天會接到大量他人詢問乘客或車主的個人信息的客服電話,而我們無法短時間內核實來電人身份的真實性,也無法確認用戶本人是否願意平臺將相關信息給到他人。所以我們無法將乘客和車主任何一方的個人信息給到警方之外的人,希望能獲得公眾的諒解。我們在接到趙女士親屬電話反饋後建議儘快報警,並在接到警方依法調證的需求後及時提交了相關信息。

滴滴表示,將會繼續積極配合警方,同時全力做好家屬後續善後工作,並且承諾無論法律上平臺是否有責,以及應當承擔多少責任,未來平臺上發生的所有刑事案件,滴滴都將參照法律規定的人身傷害賠償標準給予3倍的補償。

在今年5月空姐滴滴順風車遇害案後,滴滴曾宣佈順風車平臺業務全國停業整改一週​​。

空姐遇害時,兇手劉某使用了別人的身份證註冊順風車司機並通過,暴露出滴滴順風車在司機資質審核上的漏洞。此次事件,滴滴稱犯罪人身份證,駕駛證,行駛證及人臉識別已通過,但案發時司機車牌號與平臺號不一致。

此外,順風車的“社交化”也被詬病,在空姐遇害之前,順風車司機可以看到乘客的年齡、性別、職業、相貌等個人信息。事件發生後,滴滴通過了各項整改:順風車服務下線所有個性化標籤和評論功能;合乘雙方的個人信息和頭像改為僅自己可見;車主每次接單前必須進行人臉識別;順風車暫停接受22點-6點期間出發的訂單。用戶可自主選擇一鍵撥打110、120、122及滴滴24小時安全客服等號碼。

然而,在已經進行了大範圍整改之後,再次發生乘客被害事件,說明滴滴順風車的安全機制仍有漏洞。網約車的新模式給人們帶來便利,但政策制定和監管上還缺乏更多細節。以往,就是網約車平臺不按規定經營,一般也是罰款了事,隨後的“整改”根本見不到蹤影。這其中,既有平臺方遊走於法律邊緣的“無信”,也有相關部門的監管缺失。

滴滴公佈的數據顯示,2017年,滴滴服務了74億次用戶的出行,滴滴每天服務的用戶訂單超過3000萬筆、4000萬人次。有關數據顯示,滴滴已經佔據90%多的網約車市場份額。海量訂單也意味著巨大的安全挑戰。

平臺越大,責任也就越大。平臺更不能只顧賺錢,更需要加強制度建設,提高應急響應機制,改善投訴流程,構建完備的防範措施,將廣大用戶的安全放在首位,提升用戶體驗感,避免用戶受到無端傷害。接連兩個年輕生命的離開,除了道歉和賠償,滴滴應該做的還有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