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1把「痔瘡藥」,用2回,止痛消腫,幹掉內、外痔瘡不開刀!

農村1把“痔瘡藥”,用2回,止痛消腫,幹掉內、外痔瘡不開刀!

據說在唐朝初年,江南有一李姓地主,因家中富足,便整日“吃香喝辣”,日行不過百步,全靠轎攆。慢慢地,身子就生出了一些異常狀況,大便困難、帶血,伴有腫物脫出、癢痛。

遍用雪蓮、人參等千金之藥,不得治。巧遇樵夫前來送柴火,其中香氣隱約,嗅之,疼痛稍緩,大喜,尋源至柴房,見一黃褐色根塊。

農村1把“痔瘡藥”,用2回,止痛消腫,幹掉內、外痔瘡不開刀!

當地一書生見之,道其名為“香白芷”,無毒,有奇效,當即令下人煎湯,服用。一用後,疼痛緩解,二用後,痛止,再用幾副,腫物、疼痛消失,再“吃香喝辣”安然無恙。自此,百姓們痔瘡膿腫、疼痛,煎服香白芷,在民間日漸盛行。

香白芷又叫川白芷、白芷、苻蒿,有香氣,味辛、微苦。常被用來治療痔瘡、頭痛及大便出血,其除溼止痛、消腫排膿、抑菌能力強大,是一味不可多得的藥材。下面這個用法,能減輕痔瘡痛苦。

配方:香白芷幹品25g,食醋適量。

用法:將香白芷研末,以食醋調勻,日2次,敷塗肛門。

農村1把“痔瘡藥”,用2回,止痛消腫,幹掉內、外痔瘡不開刀!

香白芷外塗的方法,的確能減輕痔瘡患者的痛苦,但也有它的侷限性,在應對現代各式各樣的痔瘡上,就顯得有些不足了。所以,要解決它,還得使香白芷發揮它最大的效用。

經藥理醫學會研究發現:肛門粘膜對藥物的吸收能力十分強大,將藥物直接作用到此處,是口服用藥效果的10倍以上。

農村1把“痔瘡藥”,用2回,止痛消腫,幹掉內、外痔瘡不開刀!

如果,能把香白芷長時間的放在肛部,那麼,就可以真正做到一日千里,止痛、排膿消腫,解決痔瘡。經研究後,“栓劑置入法”,被傳播並廣泛應用開來了。

那麼,栓劑和直接吃藥相比,有什麼具體優點呢?

直接吃藥,藥力經全身吸收、代謝後,可以作用到肛門患處的效果就很小了,其活血化瘀功能尤其不足。但是如果大劑量吃藥,對人體的毒副作用又很大。

而痔瘡腫痛,必須活血化瘀、排膿止痛。人們發現,肛部對藥物的吸收能力很強,藥物直接置入後,可以長時間在患部滲透,發揮其活血、止痛、消腫的功效。

農村1把“痔瘡藥”,用2回,止痛消腫,幹掉內、外痔瘡不開刀!

那麼,我們在《肛腸醫學》中見過有整篇1篇論述【東方之花-本草崗清】,就是在香白芷的基礎上,又提取茶樹、山梨子、薄荷及竹炭等多種可調理痔瘡的中藥物精華,古法制作而成的一種栓劑。

農村1把“痔瘡藥”,用2回,止痛消腫,幹掉內、外痔瘡不開刀!

很多患者認為,它療效十分強大,不僅可止痛、去腫、殺菌止癢,而且能直達痔核快速排膿,使痔核消失!同時生肌滋創,保護新生組織。

一般用七日,就能使痔核縮小,七週就能使痔瘡得到徹底的調理,恢復肛門健康。現在,它亦受肛腸委員會的讚揚和保護,在陶宔就可看見,大家可以看一下。

患上痔瘡,以下幾點,一定要注意!

1. 飯後走一走:飯後散步可促進腸胃消化,使糞便更容易排出,有利於痔瘡病情恢復。

農村1把“痔瘡藥”,用2回,止痛消腫,幹掉內、外痔瘡不開刀!

2. 便後洗一洗:排洩後,肛部殘留糞便極易生出細菌,引發瘙癢。所以,建議患者大便後將肛門清洗乾淨,保持衛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