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顿饭三五百很划算,相互宝一年三五百是坑人,这是什么逻辑?

一顿饭三五百很划算,相互宝一年三五百是坑人,这是什么逻辑?

10月16日,支付宝上又上线了一款由蚂蚁保险和信美相互联合推出“相互保”,来实现大病保障低门槛以及互助共济。

上线12天,用户已经突破1200万人,日均百万人的速度在继续爆发,远远超过当初预期3个月330万人的规模,直接引爆了保险行业。

那相互宝值得不值得加入?


01

相互保加入的规则:芝麻分达到650分以上,0元加入,符合健康告知、30天-59岁、可随时退保。

满足一定健康条件即可免费参与,获得包括恶性肿瘤在内的100种大病保障,有些疾病是不包含在内的,保障期一年。

在他人患病产生赔付时才参与费用分摊。自身患病则可一次性领取保障金。

换句话来说,这是一个团体保障险产品。

保费是投保人出事赔付时大家共同承担保费,保费每月14日、28日从支付宝账户划扣,一个理赔不超过1毛钱,加入后经过90天等待期后,就可以正式纳入这个相互宝的保障中。

入门门槛低,无需审核,只要芝麻信用650分以上,显然没有什么失信的事情很容易加入相互宝,大数据显示使用支付宝的多以年轻人为主,很多都是650分以上。

相互宝中有些疾病声明是不赔付的,但是基于大数据和诚信原则,只要芝麻信用分超过650就可以加入,免除审核,随时退出。

但是有些人不符合规则强行加入,后面有问题能陪吗?

在90天等待期里,支付宝的大数据会最动把不符合条件的人清理掉,这省去传统保险业买一份保险还要到处去填表、审核的麻烦。


02

根据相互宝的介绍,每个理赔案件不超过1毛线,30天-39周岁的出事赔付30万,40岁-59周岁赔付10万,显然这个保险赔付的一贯原则:年纪越大,风险越大,缴纳费用越多,赔付越多。

这也正说明,相互宝是带正规牌照的保险产品。

1、为什么是设定330万人为最小规模?

假设按照每个案件赔付30万来计算,加10%管理费,总支付33万元,最少规模330万人,每个人支出330000/3300000=0.1元,就是大家都有了毛关系。

2、到底要支出都少钱?

目前参加相互保的人数远远超过了330万人,那1年保障期需要多少钱?

目前信美官方预估每个人每年交费为100多元,实际上用户需要分摊的金额或更高,具体金额与参保用户结构、发病率都有关。

对此可以进行根据男女人口比例、疾病发生概率估摸进行估算。

根据银保监会发布的《中国人身保险业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可以得出,20~40岁人群的重疾平均每年发生率男性为0.221%,女性为0.23%,40~60岁人群重疾平均每年发生率男性为0.44%女性为0.47%。

我们可以计算得出参加相互宝的所有群体最大一年支付所有案子的保费为

330000×75%×(51.9%×0.221%+48.1%×0.23%)+110000×25%×(51.9%×0.44%+48.1%×0.47%)=655元

很多保险公司精算师测算的结果也大多在600~800元不等。

但是当人数超过330万人,超过660万人,超过1200万人,发生重疾的案件数量将在总参保人数的比例中越来越低,单位人均保费将会下降到全年预计100-200元左右。

至于最后到底会一年产生多少保障费用,我们拭目以待。



03

为什么这样的产品一面疯狂加入,一面被疯狂吐槽?

很多人认为入门成本低,没有严格的所谓健康检查等,到时真出了事情,能不能赔付时个问题。有宣称一年交的费用不止宣传的100多,全年可能预计600-700元之间。

其实,相互保最早在美国出现,2005年我国就有第一家相互制保险公司,2015年才正式起步。

目前朋友圈的轻松互助、水滴互助、抗癌公社、夸克联盟、e互助、壁虎互助等平台和支付宝的相互宝差不多,只是他们没有牌照,而蚂蚁保险、信美人寿推出的相互宝是带有牌照的正规军。

而至于保险行业的管理费,这个是行业通用的,纠结管理费高与低的问题,实在是没看到重点。

要说支付宝推出的相互宝是坑人的,那就是十足的杠精。

首先,相互保并不能替代重疾险。只是重疾险的一种补充模式,重大疾病的患者和家庭所需要的医疗成本远远高于30万和10万这一数额。

其次,日常有社保的,购买保险公司的重疾险,一年也要300-500元,所以纠结支付宝的相互宝一年到底是要100多元,还是600多元是没有意义的。

第三,就算花最高600多元,一两顿饭给你一个得病后可以有30万保障的补充保险。

这一刻,很多人灵魂附体,成为了精算师,把相互宝的费用推演的头头是道,有理有据,然后和周围人说不要加入相互宝,这就是大坑之类。

一顿饭三五百很划算,相互宝一年三五百是坑人,这是什么逻辑?

为什么不少吃一两顿饭给自己多一份保障和补充呢?

一顿饭三五百很划算,相互宝一年三五百就是坑人,这是什么逻辑?

你跟还是不跟?

当然,我选择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