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這家反錦鯉體質的公司,這才是真實的「創業時代」

最近,熱播電視劇《創業時代》終於用生命向全國觀眾詮釋了什麼叫做“架空劇”。知乎上對於這部劇的評價已經是這種畫風:


看看這家反錦鯉體質的公司,這才是真實的“創業時代”


看看這家反錦鯉體質的公司,這才是真實的“創業時代”


看看這家反錦鯉體質的公司,這才是真實的“創業時代”


看看這家反錦鯉體質的公司,這才是真實的“創業時代”


有人痛心,《創業時代》白白浪費了這麼好的班底、知名導演和編劇,但此時躲在角落裡哭泣的恐怕還有一位,那就是《創業時代》的故事原型——Talkbox的創始團隊。

Talkbox曾是國內最早的語音IM應用之一,針對開車不方便接聽電話的人和盲人開發,但繼微信語音和米聊等類似功能誕生後便逐漸淡出歷史舞臺。

他們或許也曾心存僥倖:被搬上熒幕的創業往事或許真能助它重返江湖?但事實證明,這支反錦鯉體質的創業團隊,繼抱錯大腿、復仇失敗之後,又悲催地浪費了一次絕佳的營銷機會。

如果你沒有準備,錦鯉也會從你手中游走

Talkbox於2011年推出,後來在殘酷競爭中逐漸退出歷史舞臺,原Talkbox產品經理黃何二次創業推出了“簡信(MailTime)”,也就是《創業時代》中的“魔晶”。

《創業故事》開播,簡信團隊順勢將產品重新包裝,推出了與劇中語音對話軟件同名的“魔晶”App,

4天之內,魔晶已經上升到App Store下載榜第二。這種天降的好運,用現在流行的話來說,簡直就是錦鯉本鯉了。

魔晶在開屏頁面,就講述了自己與《創業時代》的淵源,還在創始人黃何的旁邊註上了“《創業時代》盧卡原型”的字眼,隔著屏幕也能感受到這個團隊的幸福感。

然而,他們卻忘記了最重要的東西——用戶體驗。

註冊為例,註冊魔晶的第一步是輸入郵箱,然後獲取授權碼,這裡用戶很容易習慣性地輸入郵箱密碼;即使用戶避免了混淆,授權碼也需要在PC端登錄郵箱,進行一系列複雜的設置後才能獲取,更別提最初還有QQ郵箱無法登陸的bug。不少用戶還沒完成註冊過程就放棄了。

即使完成了註冊,也有不少用戶吐槽功能毫無新意,與現有產品相比沒什麼競爭力。目前,魔晶的App Store評分僅為3.6。


看看這家反錦鯉體質的公司,這才是真實的“創業時代”


看看這家反錦鯉體質的公司,這才是真實的“創業時代”


這或許是簡信團隊的最後一次機會了,因為幸運女神(錦鯉?)已經眷顧過他們兩次,一次是現在,另一次是7年前,還有沒有第三次?我想沒有人能打包票。

拒絕騰訊,水逆的開始

2011年,是Talkbox(以及後來的簡信)創始團隊最幸運的一年。在這一年,語音消息依然是炙手可熱的新事物。

(而不像現在這樣被人嫌棄)

看看這家反錦鯉體質的公司,這才是真實的“創業時代”


Talkbox於2011年1月份上線,僅僅3天的時間,App Store下載量就漲到了100萬。到2012年,Talkbox用戶超過600萬,每天有超過1000萬條語音信息通過TalkBox傳遞,那是創始人郭秉鑫最美好的時光。

Talkbox的成功很快吸引了互聯網巨頭的注意,盛大和騰訊都向Talkbox拋來了橄欖枝。

郭秉鑫後來回憶,當初沒有接受騰訊的收購,已經為這個創業故事埋下了悲情的伏筆。雖然盛大投資了Talkbox,但盛大不會投入所有資源來支持Talkbox,而微信已經成為騰訊的核心業務,並且有可能成為一款世界級的產品。

事實證明,這次“抱錯大腿”的決策,成為了Talkbox命運的轉折點。

不久後,微信語音和米聊相繼推出,就像在Talkbox底部鑿開了一個豁口,用戶從400萬、500萬跌落到僅有100萬。不管抄襲還是借鑑的羅生門再怎麼給Talkbox帶來注意力,郭秉鑫和他的團隊也明白:Talkbox大勢已去了。

從悲壯的復仇之戰到只欠東風

Talkbox失敗的根本原因,是低估了關係鏈的力量。不過黃何反思自己的方式也很特別,他是原Talkbox的產品經理,他認為用戶無法捨棄微信上的關係鏈,正體現了關係鏈對用戶的束縛,在國外,iMessage、Whatsapp、Facebook Messenger等產品各自為營,這種壁壘感尤為明顯。

基於這種判斷,黃何的第二個創業項目就誕生了,那就是簡信(MailTime)。簡信是一款Email產品,Email是一個去中心化的開放協議,Gmail和QQ郵箱也能自由通訊,這是打破關係鏈壁壘的最佳媒介。而簡信的宗旨就是要讓發郵件變得像發短信一樣簡單。

以IM的方式做Email,既要和Email搶份額,又要取代依賴關係鏈的IM,這一切像是針對當年微信和其他競爭對手的復仇之戰。


看看這家反錦鯉體質的公司,這才是真實的“創業時代”

黃何(左三)與團隊

黃何與團隊搬到了硅谷。最初幾年,簡信儼然是硅谷的明星創業戰隊,他們身上有諸多光環:歷史上第一個進入TechCrunch Disrupt 舊金山創業競技場決賽的中國團隊,2015年被選入美國最頂尖的孵化器Y Combinator,獲得明勢資本和徐小平等天使投資人聯合投資等等。

然而由於推廣成本過高,簡信還是沒能大火起來。一直到最近,簡信彷彿是憋著一股勁,終於全面爆發出來,先是與美國電信運營商 Verizon、AT&T,以及一些領先的中國手機品牌機型預裝合作,隨後又在今年7月,與量數幣(MDT)合作,試圖通過數字貨幣來激勵用戶使用和推廣App。

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似乎只需一陣東風,簡信就能乘風而上。

可惜,魔晶做不到了。繁瑣的登錄流程已經嚇退了一批用戶,加上功能無創新,郵件在國內又有些水土不服,魔晶想要再造一個社交奇蹟,恐怕比子彈短信還難。

幸運不會眷顧所有人,但如果你沒有準備,即使是錦鯉本鯉也只能在熱鬧過後,繼續平凡。


AB做法

轉發這篇文章,驅散你的“反錦鯉體質”

看看這家反錦鯉體質的公司,這才是真實的“創業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