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区块链论坛|“文物复活”之文化产业基金交流会|第十七期

牛顿区块链论坛|“文物复活”之文化产业基金交流会|第十七期

2018年9月29日下午,由牛顿区块链、点对点财经共同举办,爱思社区、火星财经、世链财经、比特讯、宏链财经、链世界等二十余家行业媒体联合支持的“文物复活”之文化产业基金交流会暨第十七期牛顿区块链论坛在上海市杨浦区圆满举行。复旦大学科技创新中心唐晓军博士、拾财资本联合创始人张瑞峰先生以及绿地集团科创中心、恒生电子、众安科技等一众企业代表出席会议。

牛顿区块链论坛|“文物复活”之文化产业基金交流会|第十七期

会议伊始,复旦大学科技创新中心唐晓军就文物复活的背景及发展向与会嘉宾作专业解读。唐晓军指出,新时代背景下,要重点实现对文化产业的振兴,通过“让文物活起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文化新动能,进而实现文化强国。 唐晓军强调,文物是文明的载体,“让文物活起来”具有重大意义。通过科技、金融和各种创新手段“活起来”,不仅可以让我们看到中华文明在历史中生长的脉络和痕迹,更能为我们今天的发展树立起民族文化自信、找寻到通向未来的路径,同时能释放文物所蕴含的巨大经济价值,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丰富人民精神生活;“让文物活起来”还能够为世界各国提供文物保护和文化创新的“中国经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提升中国软实力。

牛顿区块链论坛|“文物复活”之文化产业基金交流会|第十七期

随后,拾财资本联合创始人、牛顿区块链创始合伙人、上海财经大学特邀区块链讲师张瑞峰则就“文化产业基金发展机遇”等主题与参与人员作深度交流。张瑞峰指出,随着我国消费升级的进一步深化,以及国家对文化产业的大力扶持,中国文化产业将会迎来持续增长,文化投资将有很多机会。

为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文化强国”和十九大“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政策号召,泛奕基金、拾财资本、中传阳光投资以及晶强投资还在本次会议上,就联合成立“文化产业创新产业投资基金”达成合作意向,助力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

此外,作为“文化产业创新产业投资基金”的联合发起机构之一,泛奕基金还与中央电视台大型电视纪录片《笔尖上的中国》节目达成战略意向合作,成为该节目官方指定的唯一总运营方。

牛顿区块链论坛|“文物复活”之文化产业基金交流会|第十七期

据悉,《笔尖上的中国》是一档人文类的大型电视纪录片,以笔、墨、纸、砚、章、字、画、印泥的创造者和传承者为主体,用故事片的拍摄手法,反映当地的人文地理,传承中华文化。

牛顿区块链论坛,一个旨在教大家在牛顿区块链学习投资区块链的开放型区块链分享交流平台,论坛创立以来始终坚持“只专注项目落地”,目前已于全国成功举办十七期。该系列论坛每期通过围绕区块链发展趋势、区块链投资机遇、区块链技术迭代以及区块链项目分享等主题,为区块链项目机构投资者、区块链投资关注者以及区块链爱好者搭建学习交流平台、资源互换平台以及投资共建平台,为资金与智慧互换提供桥梁,并最终实现各方财富共赢。

今日科普

从发出交易到矿工打包需要几步?

当你发起一笔比特币转账后,你需要将交易广播至全网,挖矿节点接到这笔交易后,先将其放入本地内存池进行一些基本验证,比如该笔交易花费的比特币是否是未被花费的交易,如果验证成功,则将其放入“未确认交易池”(unconfirm Transaction),等待被打包;如果验证失败,则该交易会被标记为“无效交易”(Invalid Transaction),不会被打包。也就是说,挖矿节点在比拼算力的同时还需要及时验证每笔交易,更新自己的“未确认交易池”,节点抢到记账权后,将从“未确认交易池”中抽取约近千笔“未确认交易”进行打包,有时候我们的交易不能被及时打包,是因为“未确认交易池”中的交易笔数太多,而每个区块能记录的交易笔数有限,这时候就会造成区块拥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