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誘發川崎病?打完疫苗就發病真相竟然是……

好不容易決定去打疫苗了,你又跟我說疫苗誘發川崎病?

還讓不讓人好好打針了!(╯‵□′)╯︵┻━┻!!!

我是來闢謠的。

疫苗誘發川崎病?打完疫苗就發病真相竟然是……

疫苗風波,一波接一波,前腳問題疫苗熱度還未散,後腳疫苗誘發川崎病的文章又滿天飛……

本來川崎病並不是什麼常見病,當媽以後卻經常看見它,至少是在我面前混了個臉熟。

因為我只找到一份文獻記載上海市川崎病的統計報告,所以這裡會以上海為例。

根據現有數據, 2005~2007年全國常規免疫接種報告完整率分別為79.8%、92.3%、92.0%。

而上海5歲以下兒童川崎病發病率為2005年50.35/10萬,2006年48.12/10萬和2007年36.78/10萬,實際看來川崎病的發病率也並不算特別低了,數據說明這些川崎病患者中至少有79.8%都接種過疫苗(還是按疫苗接種率最低的一年來算),而文章中所謂的網上一搜發現不少孩子都是接種完疫苗之後得的川崎病,給出的圖是這樣的。

疫苗誘發川崎病?打完疫苗就發病真相竟然是……

疫苗誘發川崎病?打完疫苗就發病真相竟然是……

疫苗誘發川崎病?打完疫苗就發病真相竟然是……

首先我們看到樓主給的圖片來源是川崎病吧,可見這裡本身就是一個川崎病友家長聚集的地方,當然本著嚴謹的態度,忙媽我也特地去找了原貼來看,算上樓主,真正反饋有打過疫苗之後患上川崎病的只有9個案例。發生率可以說是非常低了。結合數據只能說明,這一些患者就是那79.8%的川崎病患者中接種時間剛剛好撞上川崎病發病前期的患者。

其次回帖中的家長所反映的情況,有的是注射乙腦疫苗,第二天出現症狀,有的是注射水痘疫苗,第三天出現症狀,有的是打HIB第四天後出現症狀。這9個人打的疫苗還都不一樣,卻同樣“誘發”了川崎病,我很自然的就想到了偶合症。

偶合症

偶合症是指受種者正處於某種疾病的潛伏期,或存在尚未發現的基礎疾病,接種後巧合發病,其發生與疫苗本身無關。

疫苗接種率越高、品種越多,發生的偶合率越大。比如體內含乙肝病毒的人如果注射了乙肝疫苗可能引發病毒數量級增長,導致死亡。

疫苗誘發川崎病?打完疫苗就發病真相竟然是……

在給出的最後一張百度搜素圖中,真正相關信息也是非常少了,大多數還是詢問兩者聯繫的人。

其實我想說的是,身為家長,我很能理解孩子生病時家長焦慮的心理,特別想知道為什麼會這樣,為什麼是我家孩子。但是我也非常不贊同在存疑的問題上亂帶節奏,引發恐慌。

川崎病到現在病因也是尚不明確,我國嬰幼兒疫苗接種率如此之高,接種如此頻繁,真的是一不小心就很容易背鍋,雖然現在正處來信任崩塌期,但是也希望各位家長也不要太輕易就被人帶了節奏。

最後給出一份我剛剛整理的比較全的川崎病資料,以備不時之需(當然希望大家都用不上,當做儲備知識吧)。

川崎病資料

川崎病,學名皮膚黏膜淋巴結綜合徵。高發年齡為5歲以下嬰幼兒,且男孩多發於女孩,成人及3個月以下小嬰兒少見。

診斷依據(典型川崎病)

1. 持續高燒(39℃-40℃)超過五天。(必要條件)熱程長的可達三、四周。(有的退熱一兩天又高燒反覆。)

2. 具有下列表現中四條:

a. 雙側眼結膜充血,無滲出物。(紅眼)

b. 口腔及咽部黏膜有充血,口唇乾燥皸裂,楊梅舌(草莓舌),但無潰瘍。

c. 急性期手足紅腫,亞急性期甲周脫皮。

d. 出疹主要在軀幹部,斑丘疹,紅斑樣或猩紅樣。(無水皰,無結痂)

e. 頸部淋巴結腫(非化膿性),直徑超過1.5cm。

3. 無其他病種可解釋上列表現。

4. 如有發熱只伴有其他三條,但檢冠狀動脈瘤者亦可確診。

5. 少於5項,二維超聲心動圖或冠狀動脈造影發現冠狀動脈擴張者也可診斷為川崎病

其他臨床表現(非典型川崎病)

1. 卡介苗接種處紅腫。(早期診斷線索)

2. 肛周皮膚潮紅、脫屑,多於發熱3-5天內出現。(早期診斷線索)

3. 指端膜狀脫屑。(中晚期症狀)

最佳治療時間在發病前十天,但由於川崎病比較難確診(通常高熱五天後才會確診),所以真正的治療時間並不多(川崎病還很容易誤診)。十天內有治癒可能,超過最佳治療期通常容易發展成不可逆傷害(後天性心臟病,需終身服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