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科幻那點事

關於科幻那點事

願你用無邊無際的想象,化為未來世界的支撐。總有一天,人類會走出這一方小小的星球,翱翔在璀璨奇麗的浩瀚星河中。

——《讓我們迎接未來世界》

貪婪是人類前進的原動力,而科幻卻是人類進步最偉大的道路。現在科技發展帶來的一切乃至以後科學的不斷進步,在幾十上百年前就已經有人預言到了,可以說,依託於想象力和科學理論,人類才得以憑藉區區幾百年的發展遠超整個社會文明進化的規程。

科學幻想,簡稱“科幻”,即依據有限的科學假設,在不與人類最大的可知信息量衝突的前提下,虛構可能發生的事。科幻小說就是在尊重科學結論的基礎上進行合理設想而創作出來的一種文學體裁,一般認為優秀的科幻小說具備“邏輯自治”、“科學元素”、“人文思考”三個要素。

雖然科幻小說的分類有爭議,但是主體上還是習慣於把科幻小說分為硬科幻與軟科幻兩種。硬科幻是以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天文學等自然科學為基礎,描寫新技術、新發明給人類社會帶來影響的那些科幻作品;軟科幻則是情節和題材傾向於哲學、心理學、政治學、社會學等學科的科幻小說。主體上比較流行的觀點,認為儒勒·凡爾納是硬科幻的鼻祖,其著作《克蘭特船長的女兒》、《海底兩萬裡》、《神秘島》、《地心遊記》等等都是影響很廣的科幻小說;另一個軟科幻的鼻祖是赫伯特·喬治·威爾斯,其著作有《時間機器》、《隱身人》、《星際戰爭》等等。

一般認為,瑪麗·雪萊在1818年發表的《科學怪人》(又叫做《弗蘭克斯坦》)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部科幻小說,但關於這一點的爭論由來已久。其後20世紀初,出現了兩位科幻領域重要的小說家,他們就是法國人儒勒·凡爾納和英國人赫伯特·喬治·威爾斯。凡爾納在他的小說中對科學的描述更精確,比如使用能令人信服數字、專業名詞和理論等,相比之下《弗蘭肯斯坦》更像是一部驚悚小說。凡爾納所刻畫的現實世界在以後不遠的未來迅速得到了證明,如“八十天環遊地球”、潛水艇、登月等。如果是凡爾納叩開了科幻小說的大門,那麼威爾斯就把這個領域的道路擴寬了無數倍,20世紀流行的幾大科幻主題如時間旅行、外星人、反烏托邦的未來世界等等都是威爾斯開創的。

這裡不得不提一個科幻領域中最重要的人物,他就是美國著名科幻小說家艾薩克·阿西莫夫,被全世界的讀者認為是“神一般的男人”,他一生著述近五百本,題材涉及諸多領域。其科幻作品《基地系列》、《帝國系列》、《機器人系列》是科幻小說不得不看的經典,其餘的科幻小說如描述平行宇宙的《神們自己》(又譯《眾神自己》)、關於時間旅行的《永恆的終結》都是科幻小說裡的經典。他曾獲代表科幻界最高榮譽的雨果獎和星雲終身成就大師獎,而且他提出的“機器人三大定律”為後世機器人的發展奠定了基石。

科幻領域最重要的獎項有雨果獎和星雲獎兩種,雨果獎是世界科幻協會頒發的獎項,正式名稱為“科幻成就獎”,自1953年起每年頒發,是為了紀念“科幻雜誌之父”雨果·根斯巴克從而得名,我國作家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就是獲得了第73屆世界科幻小說大會雨果獎。星雲獎是美國科幻和奇幻作家協會於1965年所設立的獎項,因獎盃是由一個由透明合成樹脂製成的螺旋星雲所得名,不過它的評選範圍僅限於在美國出版或發表的科幻及奇幻作品。雨果獎和星雲獎可以稱之為科幻界的諾貝爾獎,是最高的榮譽。

我國科幻界最高的榮譽獎項被稱作“銀河獎”,同時也是中國大陸唯一的科幻小說獎,代表著中國大陸科幻創作的最高水平。

未來世界要如何發展,人類文明究竟要去向何方,擺在腳下的道路千千萬萬,是踏向星際,還是化作塵埃,是偏居一隅,還是超脫進化,科幻小說無不在告訴你人類將要去向何方。

不同的是,預言家們往往只能看到未來的一個片段,人類文明究竟要去向何方不是某一個人說了算的,當然,也不是許多人說了算的。但我堅信的是,不管未來的世界是何種模樣,人類都不乏勇氣去面對。

輝煌和毀滅,往往就在一念之間。一百年後,是日漸增多的人口帶來的資源缺乏導致的核戰爭使人類毀滅,還是科學技術飛速發展人類踏向太空殖民宇宙,是基因突變新人類的出現導致新舊矛盾的爆發,還是人工智能的開拓帶來的人機大戰,是太空航行掙脫地球的束縛,還是外來星際文明帶來的滅族戰爭……如此種種,未來的道路荊棘橫生,但人類文明不會因為畏懼就停下腳步。

沒有人可以掌控未來,但我們努力選擇需要迎接的命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