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軍嫂一個好消息:補課風有望剎住

關注『白紗配軍裝』

告別單身不用愁,我們為你牽紅線

报告军嫂一个好消息:补课风有望刹住

遼寧省人大近日開展的一項調研顯示,教育部門雖然為減輕中小學生課外負擔做了很多工作,但社會上的補課風愈演愈烈,高額的補課費用,成為部分遼寧普通家庭的最大支出。

高額補課費成部分家庭最大支出

遼寧省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主任委員戴茂林介紹,從6月下旬到7月上旬,省人大組成兩個調研組,分赴瀋陽、撫順、本溪、鐵嶺4市,對全省中小學生課外負擔情況開展了深入調研。

調研發現,遼寧省中小學生課外負擔存在校外培訓機構過多過亂、高額補課費成部分普通家庭最大支出、個別公辦教師仍然鋌而走險違規補課等問題。

“剛過去的這個暑假,前20天的補課費就花了5000餘元。”瀋陽市民張女士告訴記者,女兒上小學三年級,暑假參加了英語、數學各10天的“暑期強化班”,費用總共2600元;此外,每週補習科學實驗、美術、鋼琴、街舞等課程各一節,暑期裡這些素質課程的總費用約2500元。

調研組瞭解到,目前校外培訓機構的補課費用每課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部分“一對一”的補課費一次就達千元以上,高額補課費已經成為部分普通工薪階層家庭的主要支出。

課外負擔為何越來越重?

戴茂林分析,“以分為本”的考試指揮棒是造成補課風愈演愈烈的根本原因。雖然近年來國家加快了考試招生制度改革,但目前高考指揮棒仍然是“以分為本”,廣大中小學生仍然要為考試而學,為應試去補。

調研組進入校園,強烈感受到了一切以高考為中心的濃厚氛圍。某高中在高考結束後的第二天,就給高二班級授予了高三旗幟,並召開高考衝刺誓師大會。某校教室牆上的標語這樣寫道:“成績好的男孩最帥,學習優的女孩最美!”

一些學校只顧學習成績,忽略了孩子正常身心健康。調研中,某市高中五層的學生宿舍沒有一個淋浴間,晚課最後一節上到晚間11點,學生的身心狀況令人擔憂。

“我們也知道孩子辛苦,但現在競爭壓力太大了,為了讓孩子中高考取得理想成績,務必要提前學、反覆學,讓孩子儘早把初、高中英語都學完,讓孩子上中學後有更多的時間學習物理、化學等新科目。”家長劉先生暑假給開學五年級的孩子報了20天的英語強化班,每天2個半小時授課加刷題,把五六年級的英語單詞、語法全部學完。

戴茂林指出,雖然國家三令五申校外培訓機構不許搞“應試、超標、超前”培訓,但一道題可以有多種解法,何為“應試、超標、超前”培訓在實踐中無法界定。此外,培訓機構的辦學許可證和營業執照是由教育、民政、工商部門多頭髮放的,具體監管主體並不清晰。

偏頗的社會輿論進一步助推了補課風蔓延。一些家長從幼兒園就開始“搶跑”,不管孩子自身特點如何,就讓孩子參加各種培訓。社會上“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等論調,又迫使沒有“搶跑”的孩子也加入到補課隊伍中來,從而使補課成為一種社會風氣。

堅定決心解決中小學生課外負擔

中小學生課外負擔問題多年來難以解決,與認識不到位、措施不堅決有很大關係。調研發現,有相當一部分人認為:“補課是你買我賣的市場現象,有錢願補屬個人行為,政府不應干涉也無權干涉。”

“從個體上看花錢買教育是個人自由,但當前的補課熱早已超出了個體範疇。課外負擔嚴重影響了廣大中小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身心健康,高額的補課費用和愈演愈烈的補課風已經成為社會問題。”戴茂林說。

調研組認為,國務院近期下發的《關於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中,將具體的校外培訓機構設置標準權下放給了各省。遼寧應抓住契機,出臺最嚴格的設置標準,從培訓內容上嚴格規定不許搞“應試、超標、超前”培訓。

“學校應更主動承擔起學生課後服務責任。”戴茂林和鞍山一中教務科長李強勝等專家建議,可以在學生家長自願的基礎上,按照廣大家長的訴求,允許學生在校自習,允許家長委員會聘請教師為學生答疑,家長自願交必要費用。

“優秀的品德、強壯的體魄、健康的精神、良好的生活習慣等都比一時的學習成績重要。”瀋陽市教育專家於永昌建議,改變“應試”是個系統工程,應該家校合力,給孩子提供更多培養德育、體育、美育的機會,真正培養適應個人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报告军嫂一个好消息:补课风有望刹住

作者 l 王瑩 李錚

來源 l 新華社

报告军嫂一个好消息:补课风有望刹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