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東北振興:培育壯大新動能,瀋陽做了什麼?

聚焦東北振興:培育壯大新動能,瀋陽做了什麼?

鄧小平的“南巡講話”這些年來譽滿國內外,但你知道嗎,其實他還發表過“北方談話”。

1978年9月,鄧小平在瀋陽聽取遼寧省委黨委彙報後,發表了包含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轉移工作重點等在內的重要講話。這次談話和鄧小平此行前後在本溪、大慶、哈爾濱、鞍山、天津等地的講話一起,構成“北方談話”,為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奠定了基礎。

彼時,遼寧省工業總產值155.2億元,佔同期全國工業總產值的9.7%,東北三省工業總產值的54%,工業總量居全國各省區第二位,地位舉足輕重。

此後的40年,遼寧、黑龍江、吉林一起經歷了老工業基地的衰落、調整、復甦。2018年上半年,遼寧省GDP在全國31個省區排名第14位。

“以培育壯大新動能為重點,激發創新驅動內生動力”,既是對近年東北傳統工業努力探索創新的肯定,更是對遼寧乃至東北未來發展的戰略指導。

i5的力量:從拼命追趕到領先一步

“以前是給人下生產計劃,現在只需要給機床下生產計劃,本地連接、異地連接共同構成智能生產生態。傳統意義上100人的車間現在只需要5人左右。” 在瀋陽機床集團工作7年的工藝工程師夏梓珺介紹說。在這裡的體驗中心,有40多臺智能機床同時運轉。

機床工業在世界上有200多年的歷史,在中國也已發展近百年。但決定它是“舊動能”還是“新動能”的關鍵,不在於其年齡,而在於它能否產生技術升級的動力,能否通過技術突破支持中國製造業升級。


聚焦東北振興:培育壯大新動能,瀋陽做了什麼?

中國工業博物館(瀋陽)還部分保留了當年的廠房設備。攝影/陳建

伴隨著共和國一同成長、曾製造出我國第一枚金屬國徽的瀋陽機床集團,憑藉歷時10年研發成功的i5智能數控系統,從傳統工業躍入智能製造前沿,穩居世界機床第一陣營。數控系統長期都是中國機床工業發展中的短板,i5數控系統成為中國第一個不跟隨外國領先者的技術軌道而開發出來的數控系統。

基於i5數控系統,2014年,瀋陽機床集團推出六大系列的智能機床,這些機床不僅能夠加工零件,還能夠以毫秒級的速度傳輸數據,每一臺設備都變成了一臺擁有智能、互聯性能的通訊設備。

聚焦東北振興:培育壯大新動能,瀋陽做了什麼?

瀋陽機床集團體驗中心有40多臺智能機床在定製化製造生產。攝影/陳建

依託機床智能、互聯的優勢,瀋陽機床集團面向企業和區域,簽約建設有76個智能工廠和12個智造谷,實現了機床工業的分享式經濟,用戶無需購買機床,帶著訂單即可入駐生產。

2017年11月,瀋陽機床集團將i5核心技術封裝,以APP形式推出工業領域首款操作系統i5os,被稱為“工業界的安卓系統”。目前,工業雲上共享機床1.2萬臺,累計提供服務1660萬小時。

聚焦東北振興:培育壯大新動能,瀋陽做了什麼?

瀋陽機床集團,工程師在調試設備。攝影/陳建

瀋陽機床集團企業文化部部長黎先東評價瀋陽機床集團的發展說,“與德國、日本等全球機床巨頭相比,我們原先是拼命追趕,現在在數控機床方面,無限逼近、彼此互有優勢,他們的某些產品線更加豐富,但是在智能製造和雲服務方面,我們領先一步。”

“中國的飯碗一定要端在自己手裡,對於我們來說,飯碗就是核心技術。”“‘不核心,無以立’。研發需要耐心,中國工業發展缺的是市場的試錯機制,在推動關鍵產業的研發、試製中,要有試錯的政策和市場安排,尤其對從低端進入中高端的行業,更要給他們機會。”

當下的瀋陽機床集團,正依託旗下優尼斯工業服務公司,努力從傳統制造業向工業服務商轉型。

一束光:從第一臺國產CT到影像雲

2014年,埃博拉病毒在非洲大陸蔓延,7000多人確診感染,4000多人死亡,病毒恐慌波及全球。接到幾內亞醫院的緊急維修需求後,駐守當地的東軟醫療工程師周文華第一時間趕到現場解除問題,“埃博拉患者需要做腦部CT,當時東軟醫療的CT設備是這個國家唯一可用的一臺CT機”。當年發揮重要作用的那臺CT機至今運行良好。今天,在東軟醫療總部智能遠程服務中心,位於世界各地的設備運行和工程師工作的實時狀況,盡收眼底。

聚焦東北振興:培育壯大新動能,瀋陽做了什麼?

(瀋陽)東軟醫療系統有限公司,瀋陽CT生產基地。

根據中國醫學裝備協會4月發佈的《2018年中國CT設備市場報告》,我國每百萬人口CT設備擁有量由2013年的7.8臺增長到了2017年的14.3臺,與日本的92.6臺、美國的32.2臺相比,還有很大的市場空間。儘管國產CT設備的總體保有量佔比較低,僅為18%,但在新增市場份額中佔有一定地位。據2017年的市場銷量顯示,GE、西門子分別以26%、19%佔據前兩名;國產品牌東軟、聯影分別佔據了16%和9%的市場份額。

這距東軟醫療1997年研發出第一臺國產CT設備並於1998年正式上市,終結我國長期進口二手CT設備的歷史,倒逼進口設備降價20%-30%,已經過去整整21年。今天,中國已經成為全球少數幾個能夠生產CT設備的國家。東軟醫療也已擁有2000多名員工,成功研製出中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九大產品,設備銷往全球110多個國家,服務9000多家醫療機構,總裝機30000多臺。

聚焦東北振興:培育壯大新動能,瀋陽做了什麼?


▲ 2018年4月,秘魯北部皮烏拉市聖羅莎秘韓友誼醫院進口了NeuViz 128精睿CT,圖為該院院長講解操作流程。

東軟醫療CEO武少傑告訴記者,“當國人在大型醫療器械領域能夠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時,才能不受制於人,才能制衡進口醫療器械的價格。”“我們的128層CT只用原有輻射劑量的1/4就能達到同樣清晰的圖像,充分體現人文關愛的理念。”“針對腹部成像的難點,1.5T超導核磁共振研製推出了NAIS腹部臨床解決方案。”

在武少傑看來,隨著設備的發展和普及,未來的醫學診療將越來越容易。“目前我們的產品完全可以滿足臨床需求,也能滿足醫學科研的需求,但我們還在不斷提高,今年發佈的NeuViz Glory耀世CT的技術,已經進入國際超高端CT行業。”

聚焦東北振興:培育壯大新動能,瀋陽做了什麼?

東軟醫療NeuViz 128精睿CT為秘魯皮烏拉市患者進行掃描。

東軟醫療的車載CT也受到許多關注。東軟醫療將全身CT應用至車載領域,實現CT上門服務,“可以深入到社區、幹休所、養老院,為患者體檢提供便利,對救災、國防、野戰支援也有重要意義”。

目前,東軟醫療正面向基層醫院推進影像雲平臺的託管模式。“影像雲平臺旨在推出分級診療整體解決方案,形成針對醫療影像業務的遠程會診平臺,為縣域內醫療機構和病患提供遠程求助、院外閱片、雲端存儲、電子膠片、數據服務、協同醫療等服務”,“只要有網絡,影像雲就能夠讓醫生隨時隨地看片、會診,不受工作時間和地點的限制”。

“未來智能醫療的方向,是降低醫生的勞動量、減輕放射專家的工作量,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數據標準及數據所有權問題,在武少傑看來,是推動當前行業發展需要解決的棘手難題。

時光膠囊:中國智造對接德國工業4.0

10月11日,隨著一份遼寧日報、一份德國日報、一枚歐元硬幣、一枚人民幣硬幣,外加一掊泥土被封裝進“時光膠囊”,華晨寶馬鐵西新廠宣告開工。

寶馬集團和華晨集團宣佈,將延長華晨寶馬的合資協議至2040年,寶馬集團將增加30億歐元投資,用於瀋陽生產基地的改擴建項目。預計鐵西新廠建成後三至五年內,華晨寶馬的年產能將逐漸增加到每年65萬臺,並創造5000個新的工作機會。這也是今年7月第五輪中德政府磋商期間雙方簽署的框架協議的落實與深化。

在瀋陽振興和工業升級的道路上,華晨寶馬扮演著先鋒角色。自2003年5月成立以來,華晨寶馬建有大東和鐵西兩個整車廠,還有一個德國之外唯一擁有鑄造車間的動力總成工廠。自2005年以來,華晨寶馬已經連續12年成為瀋陽市的最大納稅企業,2017年納稅額超過240億元人民幣。2009年以來,寶馬集團在瀋陽生產基地的投資超過520億元人民幣。華晨寶馬還為當地創造了18000個直接工作崗位。

“瀋陽作為一個老工業基地,為華晨寶馬提供了一支非常優秀的人才隊伍,當地的年輕人充滿才華與熱情,工作素質、技能和態度都是一流的。瀋陽的營商環境也非常友好,無論是遼寧省政府還是瀋陽市政府,都能以非常務實的態度幫助企業解決問題。”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總裁魏嵐德高度評價瀋陽為寶馬集團發展帶來的助力。目前,瀋陽已經成為寶馬集團全球最大的生產基地。2017年交付給中國客戶的約56萬輛寶馬汽車中,三分之二產自大東和鐵西兩座工廠。

聚焦東北振興:培育壯大新動能,瀋陽做了什麼?

10月11日,華晨寶馬15週年慶典活動在瀋陽鐵西工廠內舉行。攝影/陳建

在10月11日舉行的華晨寶馬鐵西新廠開工儀式上,寶馬集團董事長科魯格表示,“通過持續的投資,以及在電動汽車領域的研發和生產,我們堅信中國市場是實現業務持續增長的重要市場。寶馬集團在中國的成功與合資企業華晨寶馬密不可分。”

近些年,寶馬集團致力於成為電動出行的引領者,並系統化推進在華生產體系的建設。2017年7月,華晨寶馬研發中心落成,致力於新能源汽車從設計概念到量產交付的全流程開發。目前,寶馬集團在中國推出6款新能源車型。2018年前9個月,其新能源汽車在中國市場銷售同比增長近5倍。未來,鐵西新廠將實現純電動車型、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和燃油車型的共線生產。

聚焦東北振興:培育壯大新動能,瀋陽做了什麼?

BMW 1系、BMW 2系、BMW 3系以及BMW X1(包括插電式混合動力版)均在鐵西工廠生產。


2017年10月開始運行的華晨寶馬瀋陽動力電池中心是寶馬集團全球第三家以及德國之外第一家完整的動力電池中心。早在2013年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初期,華晨寶馬即與中國邦普集團就動力電池安全處理回收的標準和流程進行探討。2015年11月,雙方就之諾1E的動力電池回收達成正式的商務合作。在華晨寶馬的支持下,邦普集團提高了動力電池的拆解和回收水平,成為中國動力電池回收國家標準制定工作組組長單位。

瀋陽市長姜有為評價該項合作稱,“華晨寶馬誕生於瀋陽振興發展的時期,見證了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見證了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是中國製造2025對接德國工業4.0的成功樣本。”寶馬集團副董事長彼得·沃夫岡·阿瑟勒則評價說,“中國是寶馬集團的家。我們堅定地支持中國改革開放事業,始終抱著堅定在中國發展的決心。”

聚焦東北振興:培育壯大新動能,瀋陽做了什麼?

採寫 / 王新玲 中國外文局融媒體中心

攝影 / 陳建 人民畫報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