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雲水庫現巨型野生娃娃魚 漁民及時保護放歸水庫

密云水库现巨型野生娃娃鱼 渔民及时保护放归水库

密雲水庫發現的巨型娃娃魚。方軍攝

重9.3千克、身長103釐米的野生大鯢(俗稱娃娃魚)日前現身密雲水庫,這也是密雲水庫近十餘年來發現的最大娃娃魚。由於健康狀況良好,目前,它已被重新放歸水庫。

“19日夜裡,我們划船進入庫區起網,突然發現上來一個黑乎乎的‘大塊頭’。一開始我還以為是條大鯰魚,但仔細一看,它沒有魚鰭還長著爪子!”穆家峪鎮鹼廠村的漁民趙全利是第一個發現這條野生娃娃魚的人。他打了20多年魚,這樣的四腳怪魚還是頭一次見。

怕傷到這條怪魚,趙全利趕緊用刀削開漁網,把它救了出來。在看清怪魚之後,大夥兒更是倒吸一口氣:它足足有一米多長,皮膚光滑,頭部鈍圓扁平,四肢短小。因為保護得及時,怪魚沒有明顯外傷,一放在地上就四肢有力地爬動了起來。

密雲水庫綜合執法大隊接到信息後,第一時間趕到該漁民家裡核實情況,經漁業專家鑑定,確認這條四腳怪魚就是大鯢,別名娃娃魚。

娃娃魚是國家二類保護野生動物,也是世界上現存最大、最珍貴的兩棲動物,因叫聲似嬰兒啼哭得名。娃娃魚和恐龍同時繁盛於三億五千萬年前的古生代泥盤紀時期,被譽為“遊動的活化石”。

此次在密雲水庫發現的巨型野生娃娃魚為棕褐色。經執法人員現場測量,它身長103釐米,重9.3千克。在天然水域自然生長的情況下,這樣的“大塊頭”少說有10歲了。

“密雲水庫上次發現娃娃魚還是兩年前。”密雲水庫綜合執法大隊的段小龍告訴記者,近十餘年來,水庫共三次發現娃娃魚,這是最大的一條,極為罕見。同時,此次對娃娃魚的有力保護也反映了漁民對野生動物保護意識的提高。

根據我國相關法規規定,誤捕水生野生保護動物,應當立即無條件放生。10月22日,密雲水庫綜合執法大隊將這隻巨型大鯢放歸到密雲水庫之中。

北京漁業管理站的專家介紹,娃娃魚以水生昆蟲、魚蝦為食,它對水質和環境要求極高,一般生活在水質清涼、水草茂盛、石縫和巖洞多的山間溪流、河流和湖泊之中,有時也在岸上樹根系間或倒伏的樹幹上活動。此次密雲水庫發現罕見的巨型野生娃娃魚,意味著水庫水質穩定達標,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為了保護京城“大水盆”密雲水庫,本市水務部門和密雲區都付出了極為艱辛的努力。密雲區治理了水庫周邊的84條中小河道,清退全部94個庫中島,組織1200餘人的保水隊伍進行全天候看護。

正是因為生態環境持續改善,近年來,不少珍稀動物陸續在庫周出沒。去年,密雲水庫時隔70年再次發現珍禽慄斑腹鵐;其上游的古北口鎮發現了“水中大熊貓”桃花水母;清水河也在時隔十年後的2016年,首次迎來了野生白天鵝。(記者 朱松梅 通訊員 支翔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