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反思後我發現:人人皆有信仰——一名價值投資者對信仰的思考

長期反思後我發現:人人皆有信仰——一名價值投資者對信仰的思考

這幾年和身邊朋友和同行聊天,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

很多時候似乎看線,看資金面被認為是一種“客觀行為”,而堅持基本面和邏輯被認為是一種“主觀行為”。甚至在很多場合如果你聊到的某個邏輯和標的與K線走勢違背,會被人嗤之以鼻。

也有身邊好心的朋友勸你,不要有基本面的信仰,因為中國股市不適合有基本面信仰。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所謂重邏輯,看上去不過是裝清高和幼稚,到最後甚至變成一種難以啟齒的隱私。

但是經過長期的反思何為信仰後,我發現市場不過是一個信仰的大熔爐,人人皆有信仰。

看線的人,信仰著線代表了一切,線後面有你不知道的事,線的關鍵位置代表了群體行為的關鍵節點。

看資金面的人,信仰著盤面和資金面,是這個市場中無形的手,這個市場中存在這麼一股或者數股力量,只要跟隨就可以盈利。

看盤面情緒的人,本質上信仰著自己,比別人對人性更加了解,自己在這個市場比大多數人聰明。

看基本面的人,信仰著投資的本源,只要買到好公司長期就能掙到錢。

大部分機構,信仰著他們自己是市場食物鏈的頂端,他們不喜歡的東西不可能有行情。

而大部分散戶,信仰著掙錢的結果,什麼東西這會兒掙錢,跟著做至少最有安全感。

信仰之間,往往存在“文人相輕”的情況,看線和資金面的,覺得看基本面的不識時務,沒有效率,時間成本大。看基本面的,看著博弈流不斷用錢砸出匪夷所思的邏輯,反覆利用賺錢效應玩弄散戶情緒,覺得是社會的毒瘤。其實這些都是無謂的爭論,說白了,這市場誰也離不開誰,需要沉澱,也需要流動性。

在國內長期持有一個票,被嘲笑為信仰,其實這嘲笑的並不是信仰本身,而是信仰的表現形式。信仰基本面的,基本面沒有變化信仰就會堅持,而基本面變化的週期大於資金,情緒和K線的週期,信仰博弈的表現形式為較為高頻的操作罷了。信仰何苦看輕信仰?

我個人堅持重邏輯,堅持基本面和政策面的趨勢,而不是K線的趨勢。原因在於:

首先,我知道真正做到這些的人並不多,而短中期的博弈是片紅海。

其次,作為小機構,也明顯感覺到了這個市場的各種不公平,認為博弈沒有勝算。這也是為什麼我不太贊成大部分散戶以博弈交易為主導方向。就算是一個小機構和大機構比,也存在明顯的博弈劣勢,何況是散戶兄弟?理智的說,如果把純博弈理解成賭錢,那應該去賭場,那裡公平很多。相信我,這裡真的是個有人看你牌的賭桌。

而小機構未來的方向,要麼隨大流,同質化逐漸消失在洪流中,要麼特立獨行,提供大機構不擅長,體制不適用的風險收益屬性。

理想三旬,信仰無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