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金村前尘往事之-----8位周天子王陵

洛阳金村前尘往事之-----8位周天子王陵

出土青铜器

1928年夏秋之际,大雨多日不停,村东的农田忽然塌陷,露出一个大洞。村民进洞探奇,发现了编钟,这才知道下面是古墓。原来,这一带是东周王陵和贵族墓地,墓中陪葬了无数青铜礼器。这些文物虽历经千年,仍完好如初。编钟等乐器仍可演奏,声音洪亮,音律动听。每逢雷雨天气,雷声和古乐器振动的频率一致,于是便有了天上地下的共鸣现象。百姓不知其中缘由,传说这是“龙脉”在跳。另外,由于金村地下古墓很多,影响了地下水的分布,掘井不易,于是就有了独特的“串井”现象。

洛阳金村前尘往事之-----8位周天子王陵

玉尊簋

洛阳金村前尘往事之-----8位周天子王陵

玉编钟

金村地下的惊世发现,使得众多文化盗贼垂涎三尺。加拿大人怀履光、美国人华尔纳等所谓的学者和传教士,以及国内的一些古玩奸商,威逼利诱当地农民为他们盗墓。从1928年至1932年,这些人带着荷枪实弹的卫兵,在金村一带公开盗挖文物,共盗掘大墓8座,出土文物数千件。这些珍贵的文物被盗贼们用马车运到洛阳,然后转运出国。其中华尔纳盗走的玉器精品最多,其他文物被运往加拿大等10多个国家,存留国内的文物微乎其微。


《洛阳金村古墓聚英》一书共收录金村出土的文物238件,其中大多数珍贵文物流失海外。这些文物精品,如今被法国巴黎国立人类学博物馆、美国坎萨斯城纳尔逊艺术馆、美国佛利亚艺术馆等博物馆收藏,有的在日本大阪佳友男爵、日本东京细川侯爵等人手中……

这些珍贵的文物精品,都被印上了抹不去的血腥记忆!在华夏儿女心中,刻下了永远的痛!

文献记载,我国最早铸造金属货币的记录就在周景王在位期间。据《后汉书》、《水经注》、《太平寰宇记》等记载:周景王葬于翟泉。翟泉就在邙山脚下汉魏故城遗址东北隅的金村附近。邙山墓区,除景王外,还葬有敬王、元王、贞定王、哀王、思王、考王、威烈王、安王、烈王、显王、慎靓王共十余代周天子,金村陵区是东周最大的陵区。

周天子葬于金村的直接原因,当是因王子朝之乱迁都成周(今洛阳白马寺东,即汉魏故城一带)。公元前520年,周王朝爆发了争夺王位的内讧,尚在守藏史任上的老子因“站错了队”,在叛乱失败的王子姬朝“奉周之典籍以奔楚”后失去了职位,于“周之衰”的叹息中离开了洛阳。周平王迁都洛邑到景王,历12世以王城(今洛阳王城公园周围)为都,周敬王因“周之衰”在公元前519年迁都成周,历11世以成周为都,至东周最后一位天子赧王才又迁回于王城。

金村东周王陵当是从周敬王迁居成周到赧王离开成周时期的陵区。而周敬王迁居成周,将其父亲周景王墓迁葬金村是可能的,加之有史料记载的佐证,景王葬邙山是可信的。

据《水经注》记载,洛水由东北流经三王陵,陵东有石碑,录赧王以上周王的名号。在传说中,洛阳西南的周山一带的4陵,是景王、悼王、定王、灵王的陵墓。曹魏时期编撰的《皇览》称“周灵王葬于河南城西南柏亭周山上”,时至今日还巍峨高耸,雄伟异常,周灵王墓直径约115米,高约50米。

无论是桓王陵还是周山四陵,还都没有通过考古发掘予以证实,但通过盗墓证实的金村8座天子墓却永远消失了——8月11日,记者站在金村东边500米的乡间泥泞小道上,北望天子们曾经的安息之所,是两米多高绵绵不绝、郁郁葱葱的玉米地。记者踏入其间,顿感叶子刺臂,花粉迷眼,腻虫粘了一脸,只好抽身退出。

整个汉魏故城遗址约1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几乎都是玉米地。“到现在,还有人不服气,每当这个季节,总有人躲在玉米地里折腾!”金村的一个村民对记者说。“听说汉魏故城要申报世界遗产了,你说中不中?”他问记者,眼中有期待,也有骄傲。

但令人遗恨的是,最早葬于北邙、引领“葬在北邙”之风的周天子墓——“北邙第一陵”被中外盗墓贼给彻底弄没了.

日本梅原末治《洛陽金村古墓聚英》選刊了金村八座東周大墓出土的玉器67件﹑嵌玉金銅帶鉤 8件﹑嵌玻璃珠玉璦背銅鏡 1件﹐重要的有玉耳杯﹑玉桃式杯﹑金龍鳳飾玉卮﹑玉雙舞女﹑玉雙龍璜﹑玉龍珩﹑玉琥﹑玉梳﹑玉雙夔龍鳳佩﹑玉夔龍佩﹑玉鏤空龍虎飾臥蠶紋璧﹑玉臥蠶紋璧﹑玉韘﹑玉帶鉤﹑玉鳥等。其中 1件玉鳥和1 對玉夔龍佩﹐具有春秋玉器的風格﹐其餘均屬戰國風格。

玉耳杯的形制琢工大同小異﹐雙耳鏤空﹐外壁琢陰線勾連雲紋﹐隱起臥蠶紋﹐耳下飾獸面紋﹐橢圓圈足底施陰線變形雙鳥紋﹐為名匠所製。玉桃形杯以桃尖做﹐圓形台足﹐別緻秀麗﹐與同墓群出土的銀柄杯相似﹐迄今未見與其重複者。金龍鳳飾玉卮﹐三蹄足﹐外壁琢陰線勾連雲紋﹐隱起榖紋圖案﹐一邊有﹐對面有活環﹐蓋口鑲金並突起三鳳和隱起龍紋﹐頂安一素橋紐﹐其外環繞一圈陰線勾雲紋﹐極為少見。玉耳杯﹑玉桃形杯﹑金龍鳳飾玉卮作工精湛﹐風格一致﹐似出一人之手。玉琥2 件﹐虎作低首張口狀﹐背飾臥蠶紋﹐腹飾陰線雲紋﹐二足長尾﹐背穿小圓孔﹐也是精工之作。玉雙舞女著長袍束腰﹐並肩起舞﹐雙袖飄揚﹐舞姿婀娜﹐琢工亦精。鏤空龍虎飾臥蠶紋璧﹐已斷成兩半﹐邊有殘缺﹐但其作工之精不亞於玉耳杯﹐還有幾件玉龍佩﹐目瞪齒利﹐銳氣逼人。這些玉器代表了東周王室玉器的高度水平。

洛阳金村前尘往事之-----8位周天子王陵

高古玉杯

附一篇:

金村,位于洛阳平乐东(白马寺东北一里),邙山陵墓群的中东部,汉魏故城宫城(公元25年,东汉光武帝刘秀在这里定都,其后三国魏、西晋、北魏均以此为都,共历时330多年。又有西周的成周城,故遗址丰厚可见一斑。)的核心地段,是真正住在“金銮殿”上的村子。

又因1928年金村发现东周王陵8座而文明全国。众多精美的青铜器、玉器等相继出土,而世震惊。金村大墓出土的数千件文物,可以说件件是精品。然而,这些奇珍异宝还没来得及让国人领略,就惨遭掠夺,大部分已不幸流失海外,分散到美国、日本、法国等多个国家。而且加拿大怀履光、日本梅原末治还分别将所盗文物编入《洛阳金村古墓聚英》二书。金村周王陵出土文物之丰,大多精美富丽,形制特殊,堪称绝无仅有,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以下为盗掘金村大墓的详细情况,系分享圈子里同藏友的文章)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这里的原野上人头攒动,镢头、铁锨加上洛阳铲,搅得尘土弥漫,疯狂的盗墓活动持续了五六年,惊动了世界。

洛阳金村前尘往事之-----8位周天子王陵

洛阳铲

当时盗的就是东周王陵!

  东周王陵是这样被发现的

  在金村,我们找到一位80多岁的老翁,他世居于此,但不知道什么东周王陵,只晓得那是“大冢”,再往下便说不出什么了。但他披露了一件事——那些“大冢”,也就是天子墓,是打井打出来的。

  原来金村的地下水位非常高,用当地人的话说,是“水位都在喉咙眼儿以上”,一个棒小伙随便拿把锨,一天时间保准能挖出水。观察该村的位置,是在白马寺东北不远处,远近都是旷野,土地十分肥沃,附近又有河流,水源充沛,打井自然很容易。但说来奇怪,金村老辈人打井,向来都不顺当,往往打至六七米深,水就出来了,但过一夜即滴水全无,干了!

  都说地下有漏斗!

  一次,村民要打一口新井,打着打着天黑了,看看井水深不过膝,便收工回家。可第二天人们来一看,井水竟从井口往外溢了。奇怪,真是奇怪!村民们百思不得其解,称这种现象为“串井”。

  多少年过去了,金村人口越来越多,成为当地一大村庄,但村里仍只有3眼老井,再也打不出新井来。原来,这3眼老井不受“串井”现象影响,水位稳定,水质也好。

  金村为啥会出现“串井”现象?这个谜团直到1928年才解开。那次,人们先是在春天打井,打空了,下面是墓。接着是夏秋之交,阴雨连绵,多日不停,村东的农田忽然塌了一个大洞。人们下到洞里一看,泥土中裹着编钟,是古董。

  懂行的人跑来看了看,说难怪这里打井不顺当,井水都渗到墓道里去了!这一带地下全是古墓,而且都是大墓,一连数公里。于是来了几拨文人(实际上是考古专家),很认真地四处查看,说“好象是天子墓”。金村人听了不懂,追着问:“天子,啥天子?能比皇帝的官还大呀?!”

  后来,村里的人终于知道,这墓中有的是宝贝,有无数的青铜礼器,这些东西都可以卖钱,一件土罐罐说不定就能换回一头大青骡!于是人们兴奋起来,都想弄几件回家压箱底。令他们惊讶的是,那些盆盆罐罐在地下埋了几千年,仍然完好无损,编钟拿出来敲,“当”的一声就响了,声音洪亮,还可以敲出曲调。

  这下发财了!老百姓不知道这是王陵,都十里八乡传开了:快去看吧,金村地下有宝贝,有龙脉,现在龙脉跳动了,不知道是福是祸呢。

  于是,就有那胆大之人准备盗墓。

  他们荷枪守卫,搭棚立灶,掘开了8座大墓

  后来,大家终于明白,这是祸,不是福。

  阴雨连绵中露出来的天子墓,出现得太不是时候了!那是乱世,军阀混战,文物得不到国家的有效保护,基本上都被外国人弄走了。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当时的河南,宗教对外开放,凡较大的城市,都有外国人在传教。其中加拿大传教士怀履光住在省城开封,他和美国人华尔纳一听洛阳有宝,就沿着陇海线摸过来了。金村,这个原本默默无闻的村庄,将因为他们的盗宝活动而扬名。

  现在有人说,怀履光来金村并非是盗掘文物,他得到了当时河南省博物馆负责人的首肯;怀履光喜欢中国文物,认识很多中国学者,彼此间常有合作,还翻译了一些文物拓片上的文字,向世界介绍中国文化。这样说来,他似乎是个文物爱好者或者志愿者。

  但事实不是这样。

  怀履光是传教士,他来中国只能是传教,而不是收集文物。让我们看看这个人的简历吧,怀履光是他来中国时的汉文译名,也有人译为白威廉。他是基督教河南圣公会的主教,1910年来华,在中国居住了40年,成为一个“中国通”。他是中国近代史上有影响的外国人之一,其名字已编入《近代来华外国人名辞典》(1981年12月出版),一些文字资料介绍他“在开封、商丘、洛阳等地建教堂、办学校、开医院,做了一些慈善和社会救济工作,并培养了一些中国高层神职人员”云云。

  但现在已经证实,他利用主教的身份,大肆攫取河南文物,尤其是对洛阳两处周代大墓进行破坏性盗掘,致使大量珍贵文物流散国外,对中国文化造成了极大破坏。

  当年他来到金村,发现这里的地下简直就是天堂,全是人类早期文明的瑰宝。这下他便不走了,要挖宝。从1928年开始,他纠集他的洋哥们儿,威胁利诱当地一些百姓,一直在这里挖了6年!

  我国的史料毫不客气地记下了他们的丑行:他们荷枪守卫,搭棚立灶,共掘开8座大墓,出土文物数千件,并将大部分文物运往国外卖掉。据不完全统计,金村大墓被盗文物流散于10多个国家,仅日本人梅原末治根据搜集的资料,就编成了《洛阳金村古墓聚英》一书,里面收集记录文物238件!

洛阳金村前尘往事之-----8位周天子王陵

青铜器

历6年时间,掘8座“甲”字形大墓,足见其贪婪和疯狂,又足见金村地下文物之丰厚!  

  这些珍贵的文物,抹有血腥的盗墓记忆,成了我们永远的痛

  这么多的文物,那些外国人搞得懂吗?

  其实他们不懂!或者说不真正懂。他们只懂得这是中国国宝,要赶紧运到他们的国家去,全部占有。当时有个日本人叫做梅原末治,他从一件银器的铭文中看到有“三十七年”字样,就想当然地认为这是“秦始皇三十七年”,从而发表看法,说金村古墓是秦代墓葬。

  这真是可笑!他哪里知道,东周平王、敬王、显王、赧王的在位时间都超过了37年。后来,又有人读出编钟上有个“韩”字,便认为这是“韩墓”。这些人之所以搞错,是因为1934年之前,我国还没有确认夏商周三代王陵的位置。直到1946年,著名学者唐兰先认为金村古墓是周墓,并发表《洛阳金村古墓为东周墓而非韩墓考》这篇论文,才初步确定此处为东周贵族墓群。

  其实,《水经注》、《后汉书》皆言周景王、周威烈王等葬于金村一带。那些盗墓者即使最初不确定这是天子墓,但随着盗掘的深入,也会感觉到这里的墓葬不一般。他们盗了6年,其间盗出了“金村大鼎”(在金村出土,故名),至此,这里是天子墓已经无疑,但他们还继续盗挖,心照不宣地继续糟蹋天子墓。

洛阳金村前尘往事之-----8位周天子王陵

青铜鼎

 这尊天子大圆鼎体量非常大,鼎高0.8米,胸径接近1米,庄严而简朴,威严而从容,上面没有狰狞恐怖的花纹,一切看上去平静如水。这表明天子衰微后,王室经济困难,大鼎是在“周之衰”中偷工减料铸成的。

  但那些文物强盗哪里考究这些,他们只顾着把这些值钱的青铜器、铜壶、玉器一股脑儿地运离洛阳。结果6年过后,这里的原野上只剩下8座被挖开的大墓,就像8个老人被掏空了腹腔,敞开了血淋淋的伤口,向着苍天悲号和发问。

  与此同时,一片狼藉的天子墓旁,站着那些傻了眼的农民。盗墓6年,这些人真是出力了,但也真是被利用、被愚弄了。他们被外国人用钱物利诱着,拿刀枪胁迫着,累断筋骨地挖,把祖先的肚肠都挖出来,换成现大洋,换成大马车,换成骡子和驴。但这时,他们都傻了眼:外国人走了,自己两手空空,好像没得到什么呀?

  心里空空的!原野空空的!地下空空的!

  写到此,我好恨!

  我的目光在追寻,那些宝物都运到哪里去了?

  ——基本上都到了外国了。据统计,那238件文物,件件是国宝,还有数千件文物,日本人认为不值得入书,就没有记录在册。这是多么惊人的掠夺啊!这些外国人凭着几个破钱,就把一个时期的文化肢解了,弄走了!

  可惜啊!东周这8座天子墓,就这样永远地消失了,里面的大多数文物,现在被法国巴黎国立人类学博物馆、加拿大多伦多皇家安大略博物馆、美国坎萨斯城纳尔逊艺术馆、美国佛利亚艺术馆等博物馆“收藏”,也有的被日本大阪、东京的一些人“收藏”着…… 

  这些珍贵的文物精品,抹有血腥的盗墓记忆,成了洛阳人永远的痛,成了中国人永远的痛,以至于每当加拿大展出这些文物时,都有中国留学生表示抗议,说这不是文物展,而是盗墓展,是一种反文化现象。

  金村8座大墓被盗掘后,考古学者根据墓葬的形制,根据出土文物的有关记述,点点滴滴地进行考证,后来又结合不断发现的商周时期墓葬,终于得出一个结论——金村古墓乃东周王陵!这,已经没有什么争议了。

  但是,即使没有争议,又有何用呢? 

  那些被运走的文物,何时能回来?这些荡平了的陵墓,还能不能重新隆起,给后人一个标志?如果今后有人来凭吊,会不会连张天子墓的照片都拍不到?而东周王陵的另外两个陵区,它们的命运又怎样呢?历史的长河当中,我们只是尘埃,中华五千年的瑰宝,需要我们去传承与守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