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保衛戰!7500億降准資金到位,斥資百億救市!

本文2807個字,大概6

分鐘讀完。


A股保衛戰!7500億降準資金到位,斥資百億救市!


如果用一句成語形容當前股市,股民紛紛表示有話說

視覺版:一片狼藉

聽覺版:哀鴻遍野

嗅覺版:血雨腥風

觸覺版:寒氣逼人

味覺版:苦不堪言

如果口說無憑,今年以來的股指更能直觀反映股民的心情。


A股保衛戰!7500億降準資金到位,斥資百億救市!


從A股、港股、美股的主要市場指數來看,今年以來A股領跌全球,深證成指與中證500今年以來跌幅超過30%,上證綜指、創業板指與滬深300指數跌幅均超過20%,期間上證指數跌破股災熔斷底,多個股指創近幾年來新低。港股跌幅居中,道瓊斯指數、納斯達克指數、標普500指數悉數為正,期間美股還創出史詩級大牛市。

物極必反,股市亦然。美聯儲在美國經濟一路向上的背景下不斷加息,導致債券收益率飆升、融資環境收緊,多種因素作用下,傲嬌已久的美股在上週也開始出現暴跌。

下跌已久的A股還有春天嗎?證監會主席劉士餘在週日參加投資者座談會時表示,春天已經不遠。對於A股來說,一場沒有硝煙的保衛戰已經打響!

1

證監會喊話春天已經不遠,關心股指更關心漲跌

10月14日,證監會主席劉士餘參加投資者座談會,聽取投資者對資本市場改革發展穩定的意見建議。劉士餘在現場表示,部分意見可以吸收到政策中去,還表示春天已經不遠了。

對於“證監會主席該不該關心股指”的話題,劉士餘明確表示,哪個國家的證監會主席都關心股指,但證監會主席更應該關心漲跌的原因,從而推出有利於市場長期穩定發展的舉措。針對政策調整,劉士餘還特別指出,證監會主席這個職務是有連續性的,資本市場不同階段採取的政策都有當時的背景,現在對相關政策制度進行調整,也是順應市場發展的變化。

2

南方傳來好消息,深圳百億資金馳援A股

目前A股存在過度股權質押風險,一旦市場持續下行,會有越來越多的股票面臨平倉風險,進而加劇跌勢,甚至有可能引發系統性風險。上週A股的大跌,更是讓不少兩融賬戶與股票質押的上市公司倍感壓力。

據相關媒體報道,深圳市政府近日出臺了促進上市公司健康穩定發展的若干措施,已安排數百億元的專項資金,從債權和股權兩個方面入手“馳援”A股,通過構建風險共濟機制,降低深圳A股上市公司股票質押風險,改善上市公司流動性。

資金入市應該優先有價值和流動性尚佳的股票,而非救股市泡沫。據悉,百億資金被“馳援”的具體對象由深圳高新投、鯤鵬基金等管理機構按照市場機制和專業判斷自行遴選,但需要滿足三大條件:第一,必須是在深圳市工商登記註冊的實體經濟領域優質A股上市公司,包括高新技術企業以及戰略性新興產業、優勢傳統產業和現代供應鏈等領域的上市公司;第二,上市公司應生產經營狀況良好,具有較好發展前景;第三,實際控制人無重大違法違規和重大失信記錄。

受此利好刺激,10月15日A股雖然失守2600點,深圳本地股卻紛紛掀起漲停潮。截至15日午盤,深圳本地股中有雷曼股份、全新好、美芝股份、四方精創、同益股份、赫美集團、沃特股份、英可瑞、深圳新星等18只個股漲停。剔除還未開板的新股,15日上午兩市漲停個股33只,在漲停個股中,深圳本地股佔比超過五成。

目前深圳地區的A股上市公司接近300家,總市值超過4萬億,其中265家存在股權質押現象。另據中國結算披露,截至10月12日,深圳282家上市公司中,單一股票質押比例在20%以上的共有114家。其中,有13家上市公司的質押比例超過50%,即總股本的一半以上已被質押。

一旦股權質押風險集中爆發,將會產生一連串的連鎖反應,包括股權易主、資產不良、優質企業凋零、甚至影響就業,導致地方經濟危機等嚴重後果。面對洶湧的股權質押危機,在市場這隻無形的手已經無法發揮足夠的作用時,地方政府不得不出手。

如果此次深圳推出的救援方案能夠實施,將可能有效化解上市公司股權質押風險,並且市場化運作機制也將受到上市公司歡迎。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國內擁有媲美深圳經濟實力的城市並不多,所以這一“救市”模式也很難在全國範圍內推廣,化解股票質押危機,還需要寄希望於股市體制本身。

3

7500億降準資金到位,解決實體經濟融資難

10月15日,迎來年內第四次降準。

央行在10月7日宣佈,自2018年10月15日起,下調6類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釋放約14000億基礎貨幣,置換到期MLF後,增量資金約7500億元。

對比降準和MLF,通過降準,銀行獲取流動資金的成本更低、期限更長,有利於金融機構加大實體經濟支持力度,降低企業融資成本。並且降準帶來的流動性釋放有利於緩解近期外圍市場大跌帶來的負面影響,恢復市場信心和情緒,改善市場的風險偏好。

雖然歷次降準指向的都是實體經濟,但是實體經濟的融資困局得以緩解,也會間接在A股市場上得到反映。所以對於A股來說,年內第四次降準的實施,也將提振A股信心。


A股保衛戰!7500億降準資金到位,斥資百億救市!



前有四次降準,年內是否還會有降息,央行行長易綱在10月14日的問答環節表示,中國在貨幣政策工具方面還有相當的空間,包括利率、準備金率以及貨幣條件等。考慮到美聯儲正在加息,中國的利率水平是合適的,我們的上述工具足以應對不確定性。

4

滬倫通監管規定落地,年內有望開通

自滬港通、深港通之後,投資者翹首以待的滬倫通迎來新進展。

10月12日,證監會正式發佈《滬倫通監管規定》,明確了CDR發行審核制度等,《滬倫通監管規定》自公佈之日起施行。

滬倫通是上海證券交易所與倫敦證券交易所互聯互通機制,兩地市場的互聯互通機制包括東向業務和西向業務。東向業務是指倫交所的上市公司可在上交所掛牌中國存託憑證,即CDR,西向業務是上交所A股上市公司可在倫交所掛牌全球存託憑證,即GDR。

相比A股,英國股市的國際化程度比較高,滬倫通將有助於吸引全球資金對A股的關注,帶來藍籌股的估值修復行情。

國金證券表示,按照當前工作進度,預計滬倫通最早將於12月初成行。至於哪些倫交所公司會來上交所上市,國金證券預計偏向於富時100中涉及中國業務的公司,或偏金融消費業務為主(初期儘量選擇兩地估值相差不大的公司進行互掛)。“滬倫通”啟動後,境內投資者就可以用滬市股東賬戶參與交易“英國股票CDR”,對A股影響值得高度重視。

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認為,滬倫通作為與發達資本市場的深度合作和制度創新,作為新時代我國全面開放新格局中的重要一環,具有重大的戰略背景和歷史意義。

5

雖有政策利好,但挑戰猶存

近期A股迎來的一系列利好,除了有實實在在的資金入市,更有監管層穩信心。但是總體來看,2018年A股是多事之秋,外部環境一波三折,前途未明,國內宏觀經濟走勢疲軟,經濟形勢拖累續企業盈利增長,以及監管政策等影響,均存在不少制約因素。由於臨近年底,不少資金將獲利了結離場。多重壓力制衡下,市場能否築底反彈,還需要更多催化劑的出現。

在當前時點,對於保守的投資者來說,以靜制動,靜待A股企穩,以守代攻。對於激進的投資者來說,每一次大跌之後都是建倉的良機,但是控制節奏、逢低吸納、分批入場也很重要,因為雖然春天不遠了,但是要熬過這個寒冬也並不容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