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朴树:奔走红尘,莫忘曾经是书生

十年前,朴树说“生如夏花般绚烂”。

十年后,朴树说“平凡才是唯一答案”。

你有了故事,才能听懂朴树要讲的故事。

你读懂了朴树,也就读懂了心里那个傲娇的自己。

“病人”朴树:奔走红尘,莫忘曾经是书生

随着明星纪实真人秀节目《奇遇人生》最新一期播出,这期嘉宾朴树的名字迅速登上微博热搜。

“病人”朴树:奔走红尘,莫忘曾经是书生

而且,跟他之前几次上热搜的理由都是同一个:“不会说话”,或者说,“净说大实话”。

节目开始,主持人阿雅跟朴树在机场会合,热情地跟他说:很期待跟你一起去古巴。

朴树腼腆地摇头:我啊?我好后悔。

阿雅吃惊:为什么?!

朴树:我现在不想玩,就想呆在家里。

等到出了古巴机场,阿雅又努力引出新话题:我们马上可以看到古董车耶。

朴树:我对车没有兴趣,一点兴趣都没有。

“病人”朴树:奔走红尘,莫忘曾经是书生

此时的弹幕,是一片“(朴)师傅笑得好治愈”、“说话没有唱歌利索”、“像个小孩儿似的”……

去年,朴树在时隔14年之后再次推出新专辑《猎户星座》,流传最广的主打歌《清白之年》当中,有这样一句歌词——

人随风飘荡

天各自一方

在风尘中

遗忘的清白脸庞

在一片“风尘”之中,执拗地想要保持某种“清白”,像是朴树的某种夫子自道。

直到今天,当人们说起“出走半生,仍是少年”时,朴树仍是最常被列举的典型。

“病人”朴树:奔走红尘,莫忘曾经是书生

这位1996年出道的歌手,至今只出过三张专辑。中间甚至有近十年时间几乎隐退,看不到他的新闻,听不到他的作品。都说娱乐圈最是喜新厌旧,但对朴树,却是格外地长情。

首先,当然是因为他的音乐。

被认为是朴树回归之作的《平凡之路》,原本是为韩寒2014年新片《后会无期》预热的主题曲。彼时电影还未上映,但歌曲一经发布仅用了7小时就打破了《生来彷徨》(汪峰)创下的9小时百万试听的记录。同年11月,《平凡之路》还拿下第5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原创电影歌曲。

我曾经拥有着的一切转眼都飘散如烟我曾经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或许你没看过电影,但一定听过这温暖又忧伤,无助又沸腾的旋律。

朴树的歌,大多都是对自我、对生死、对时光流逝的追寻,有人形容听他的歌,总是“嘴角微微上扬,眼角着挂着泪珠。”这样的作品,也注定了要跨过更长的时间之河,覆盖更广的山川人海。

其次,是他脆弱又纯粹的个人特质。

在娱乐圈,光鲜靓丽、说话得体、情绪稳定并且总是正能量满满似乎是一个明星的标配,最好还能诙谐幽默人缘好,各种技能学历加身。

而朴树却是恰恰相反,作为一个公众人物,他面对镜头和灯光总是很拘谨,也不擅长语言表达,对自己身上矛盾又脆弱的特质完全坦白。《奇遇人生》中,阿雅对他的评价是:

“朴树让人觉得亲切又疏远,他真诚敏感,但似乎又和一切保持着距离。”

“病人”朴树:奔走红尘,莫忘曾经是书生

稍微熟悉朴树的人都知道,他似乎一直在面临情绪问题的困扰。若非要给它追溯一个源头的节点,朴树觉得是小升初,自己差0.5分没有考上北大附中。“真是觉得低人一等。你没考上,你爸妈都没法做人了。”从小在北大家属院里生活,北大附小、附中、北大是他们的标配,而朴树却因0.5分被迫偏离了轨道。

这件不算太大的事儿,却埋下他日后整个人生方向的草蛇灰线。或许有人难以理解,其实节目里朴树给出过答案:

“从小,我的爸爸妈妈没有让我去敢于表达。”

1996年,高晓松跟宋柯组建麦田音乐,签约的第一位歌手就是朴树。

高晓松曾在节目中回忆说,朴树拿着一把吉他走过来,说我给你们唱首歌吧。于是就唱了《那些花儿》,把宋柯给哭得不行。

到了下一次,朴树又来说我给你们唱首新歌吧。高晓松心说这回你不能再让我们哭成那副狗样了吧。

结果,朴树唱了《白桦林》,宋柯和高晓松再次泪淹金山。

高晓松说自己在最落魄的时候,曾经问朴树借钱。朴树就回了俩字:账号。

过了一段时间,朴树自己也穷了,又发给高晓松俩字:还钱。

这才是老朋友,不矫情,没废话。

“病人”朴树:奔走红尘,莫忘曾经是书生

“病人”朴树:奔走红尘,莫忘曾经是书生

就在前不久,高晓松还发微博:回京三天,花了一整晚去朴树租住地陪他。

配的两张图片,正是《那时花开》的剧照。

2003年,朴树推出专辑《生如夏花》。又火得一塌糊涂,横扫国内各大奖项。他的演出身价,跃居国内前三名。别人一红,就拼命“包装自己”和“商演捞金”。只要如此,朴树成为天王那是很简单的事。只要如此,朴树成为亿万富豪也是很简单的事。但他很奇葩:厌恶宣传,厌恶商演,厌恶包装。经纪人邓小建跟他的对话通常是这样:小建:“他们下周六想约你演出,行吗?”朴树:“不行,我下周六可能有病。”小建:“我靠,这你都能预料?!”

邓小建这样说朴树:“朴树和我见过的所有歌手都不一样,不,他和我见过的所有人都不一样。他纯真得不像是我们这个世界的人。”

“病人”朴树:奔走红尘,莫忘曾经是书生

2000年,央视春晚导演组,想找四个非主旋律的歌手搞联唱,他们找到麦田,点名要朴树。

这可是许多明星梦寐以求的事,但朴树想都没想就一口拒绝了:“不去,特烦这类主旋律。”公司上上下下都劝他:“你应该去占领这个阵地,让它有点年轻人的东西。”朴树总算同意了。一彩排,朴树崩溃了。要说违心的话,要做违心的假唱。“我做不到,我不上了。”他转身就走了。公司老总宋柯也没劝动他。张璐操起电话就打了过去:“你丫牛逼得不行了!所有人都在为这事付出,你丫知道什么叫尊重吗?你不上春晚,公司上上下下都被你伤害了,你把我们的路都给堵死了!”那一晚,朴树哭了。为了大局,他还是上了春晚。

朴树被大局裹挟着往前走,接受访谈,不断通告,各种商演。出了名,赚了钱,他却觉得无比痛苦。内心里,他无比排斥和厌恶这种生活,但为了大局,他又不得不接受这种生活。终于,他患上了抑郁症。他买了辆切诺基,经常连夜开到北戴河,第二天上午再开回来,回家呼吸几口空气,觉得还是无从释放,就又开车直奔北戴河。他甚至什么都不干,一个人去坐地铁。从起点坐到终点,再从终点坐到起点。他经常在半夜偷哭:“我瞧不起我自己。”

“病人”朴树:奔走红尘,莫忘曾经是书生

连续几年,他拒绝再写歌。制作人张亚东求他:“再发一张专辑吧!”朴树问:“为什么要做?”张亚东:“可以赚钱啊。”朴树问:“为什么要赚钱?”张亚东只好沉默。

朴树不喜欢写歌吗?当然喜欢。他超级喜欢李叔同的《送别》。他说:“如果是我写的,哪怕就这一首,死了都值了。”高晓松说:“朴树写歌,写的不是生活,而是生命。”可现在,身处喧闹的娱乐圈,他已听不到内心真正的声音了。所以,他拒绝写歌。他把吉他搁置了起来。看见它,心里就绞痛。

2007年,朴树参加了《名声大震》,每周频繁往返于北京和长沙之间。在这档电视综艺节目上,我们看到了扮成海盗的朴树,看到了他格格不入的肢体和笑脸。这档节目,终于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三个月下来,朴树彻底崩溃了。录完最后一场,从湖南回到北京,朴树大病了一场,心跳降到一分钟只有四十几下。医生说:“在家门口晒晒太阳,这运动量对你已经足够了。”

“病人”朴树:奔走红尘,莫忘曾经是书生

2009年,朴树和麦田合约到期,他没有续约,彻底成了自由人。既然无法改变这个污浊的环境,那还不如选择沉默,选择离开。他把北京市内的房子租了出去,然后到机场附近租了一栋房子,把手机关了,过起了隐士一样的生活。他想认真想清楚一些事情:“我是谁?我该做什么?生命到底该是什么样子?我究竟该如何与这个世界相处?”

他终于在外界与自我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

接受与宽容这个操蛋的世界。

但要做一个正直的人,做一个好人。

“病人”朴树:奔走红尘,莫忘曾经是书生

沉寂4年后,他终于拾起了吉他。然后组建了一个乐队,开始写歌。

2014年,韩寒找到朴树,让他为电影《后会无期》写首歌。于是,就有了那首《平凡之路》。《后会无期》,朴树去影院看了两次。看着看着,他就偷偷涕泪四流:“我曾经毁了我的一切,只想永远的离开。”“我曾经问遍这个世界,从来没得到答案。”“我曾经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这首歌,刷爆了微信朋友圈。

但很多歌迷不知道,这首歌,朴树写的是自己。

周国平说:“人生有三次成长:

一是发现自己不再是世界的中心的时候,

二是发现再怎么努力也无能为力的时候,

三是接受自己的平凡并去享受平凡的时候。”

朴树终于接受了这个平凡——和这个操蛋的世界和解,但永远坚守自己的价值体系。

2016年夏天,消失了近十年的朴树,突然出现北京卫视《跨界歌王》现场,和王子文合唱了一首《那些花儿》。唱完,主持人问:“为什么来帮唱?”他说话的神情依然纯真得像个孩子:“因为我最近,需要一些钱……”是的,他确实缺钱。他养着一个乐队,正准备出专辑。他懂得了妥协,也接受了商演,但他还是那么真实、干净和纯粹。接受采访,从不虚情假意。

“病人”朴树:奔走红尘,莫忘曾经是书生

很多歌星不明白:为何大家这么喜欢朴树?

歌迷袁佛玉说出了大家的心声:“因为他身上藏着我们都曾拥有但又失去的真。”

年少时,我们都曾傲娇地想对抗这个操蛋的世界,但最终,我们都被这世界所同化,变成了自己曾经最讨厌的那种人。但朴树从来没有变——即便和这个操蛋的世界和解了,他依然活得是他自己并且干净。

正如袁佛玉所说:

“与其说大家是在以爱护的方式善待朴树,

不如说大家是在以守护的方式,

善待曾经那个真实而傲娇的自己。”

每个人心里,都曾住过一个朴树。

每个曾经傲娇的人,都单曲循环过一首朴树的歌。

“病人”朴树:奔走红尘,莫忘曾经是书生

“病人”朴树:奔走红尘,莫忘曾经是书生

2017年12月13日晚上,《大事发声》录制现场,朴树正在演唱《送别》。当他唱到“情千缕,酒一杯,声声离笛催”这一句时,突然一下情绪就失了控。先是歌声变得哽咽,随即面容抽动,泣不成声,接着他转过身去,捂脸大哭。

那天,在唱《送别》之前,他说:“有时候觉得生活就像炼狱,特别难熬……”不知道他唱这首歌时想到了什么,你只觉得他苦,他站在那里不说话,你也直想掉眼泪。

朴树超喜欢这首《送别》,或许,在他眼里,人生就是一场场不得已的送别吧。他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以前我一直在寻找一条回去的路,可后来发现根本没有这条路,即使有,也都不一样了,所以要一直往前走。”或许,朴树觉得自己妥协了太多,但其实,在我们心里,他依然还是那个干净的少年。

“病人”朴树:奔走红尘,莫忘曾经是书生

“病人”朴树:奔走红尘,莫忘曾经是书生

2018年春节前的一个周末清晨,朴树突然现身北京什刹海公园,他快步走向公园一处高地。

笑着跟大家挥了挥手,羞涩地说了句:“周末好!”然后音乐声响,他轻轻唱起了歌。

“你还记得吗?

那时的夜晚,是如何降临的。

…………

有时你乘起风,有时你沉没,

有时午夜有彩虹。

有时你唱起歌,有时你沉默,

有时你望着天空……”

人们一边打着节拍,一边轻轻跟着他哼唱,时间,仿佛慢了下来。那个零下6度的北京,在那一霎那,是如此安静、如此美好。

“病人”朴树:奔走红尘,莫忘曾经是书生

“病人”朴树:奔走红尘,莫忘曾经是书生

那些跟着朴树哼唱的人,后来在微信朋友圈留言说:“我想这就是为什么提起朴树,大家都会用干净这个词来形容他。现在还有多少歌手是为了想要唱歌给别人听,他们唱歌,每一分钟都是要钱的。像朴树这样的,你会在某个周末去逛公园的路上,看到一个明星,认认真真地唱歌给大家听,光想想,就觉得温暖。”还有人忍不住感叹:“朴树真的是老了啊,可为什么还有那么足的少年气息?”

喜欢网友“三更雨”的留言:“十几岁时喜欢他,觉得他文艺;长大点儿讨厌他,认为他装逼;现在却愈发热爱他,因为终于懂得了他的纯粹。”

“病人”朴树:奔走红尘,莫忘曾经是书生

“病人”朴树:奔走红尘,莫忘曾经是书生

所有喜欢朴树的人,都记得他第一张专辑的封面:他站在一片麦田里,干净短发,穿一件白T恤,左手放在胸口。单纯至极,干净彻底。16年后,他在复出新专辑里写道:“今日归来不晚,与故人重来,天真作少年。”也许,这也是他想对我们说的话:“何时归来都不晚,亦可天真作少年。”家总要成,钱总要挣, 奔走红尘,莫忘曾经是书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