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垃圾分类都是在做样子的吗?

中国的垃圾分类都是在做样子的吗?

一般我们看到的垃圾桶上分别贴有“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种标签。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你的垃圾袋里有用过的餐巾纸、香蕉皮、过期的化妆品、矿泉水瓶,它们分别要扔到哪个垃圾桶里?怎么样,这种熟悉的懵逼感是不是每回扔垃圾的时候都要经历一次?

心里想着要做好分类,可却实在不知道标签上的概念具体是什么含义,该怎么对号入座,于是犹豫了半天,最终还是随便找了个垃圾桶扔进去。

人们总觉得垃圾分类多此一举:2018年7月,“2017年度北京市民公共行为文明指数”公布,在一众喜气洋洋攀升的指数之中,“垃圾分类处理”这一栏显得尤其刺眼——较2016年下跌9.4%,创下各项数据之最。

然而就在2017年,北京其实刚刚开启了新一轮的垃圾分类推进工作,五花八门的试点措施在各个小区和街道里轮番上演。垃圾分类宣传:有的小区将标着“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字样的三类垃圾桶www.yilesuye.com变成了“其他垃圾”和“厨余垃圾”的两类桶。但是经过简化的分类,实际取得的效果依旧很小。

有些小区尝试了“垃圾不落地”的方式,直接拿掉公用垃圾桶,每家每户的垃圾都由师傅专门上门来收。有些小区也不像一般住宅小区那样摆放不同颜色的垃圾桶,而是把垃圾桶装上小型垃圾车,分拣员在各家各户收垃圾时,就顺手分拣垃圾。想法虽然好,然而事实上至少有半数居民根本不会事先把垃圾分类。这个辛苦分拣员们了,24名专配的分拣员成了小区里“分拣大军”,每天分拣员大约要分拣各种垃圾5至10吨。

有时候好不容易小区居民们想着要做到垃圾分类,家里特地买好了不同的小垃圾桶分装垃圾,出门扔的时候也套了不同的袋子,反而是小区工作人员根本就没把垃圾分类当回事,只是应付检查罢了。

更尴尬的是,这些辛辛苦苦分拣出来的垃圾,其实只有厨余垃圾有完整的回收链,其他的又会被重新混成一团拖走烧掉,这也让居民们对于垃圾分类提不起兴趣,觉得完全是多此一举,毫不在乎。一年多就落这么个成效,实在是让人哭笑不得,不过北京倒也不是独一分,算是全国个大中城市的一个缩影。

造成目前这个局面,首先要背这口大锅的,是永远在变的垃圾分类法。大部分人了解到的都是“红绿蓝黑垃圾分类法”,红路蓝黑四种颜色的垃圾桶分别代表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具体分类依据大致如下:

中国的垃圾分类都是在做样子的吗?

那么文章开头的那道题就要答案啦!用过的餐巾纸属于其他垃圾、香蕉皮是厨余垃圾、过期的化妆品是有害垃圾、矿泉水瓶是可回收垃圾。哎!好不容易记清了分类,然而当你理论联系实际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咦这咋不一样了?

中国的垃圾分类都是在做样子的吗?

事实上关于垃圾分类的方法,不同的城市、同一城市的不同时间都不一样。比方说深圳,你看到最新的垃圾可是这样的。而在上海从2000年开始到现在,已经至少换了5个版本了。这一套套的分类标准和花样百出的分类,实在让人头大。

本来知识更新的速度就永远追不上垃圾桶www.yilesuye.com变化的速度,再加上每当新的分类办法出台,除了在本地新闻里看到通知,最多不过是在小区里看到几个张贴海报、分发手册的志愿者,很少有人真的去了解过该怎么分。

要知道垃圾分类从来不只是在居民小区摆几个分类的垃圾箱就算完事的,它其实是以个很复杂的全链条行为。垃圾分类中的四大环节,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犹如死个相互咬合的齿轮,任何一环被卡住都会让整个链条无法运转。

中国的垃圾分类都是在做样子的吗?

如今的情况是,市民在分类投放上的不配合让后续的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工作停滞不前,而这反过来又加深了市民对分类投放必要性的怀疑。

链条的每一环都被卡得死死的,这使得垃圾分类工作在中国城市里举步维艰。更槽糕的是,我国垃圾分类的某些方面甚至还在退步。过去许多家庭还有收集废纸箱、饮料瓶等,然后卖给收废品的师傅。可如今,骑着三轮车穿梭在大街小巷的收废品师傅逐渐消失。

对于精打细算过日子的家庭来说,囤了废品找不着人收,也卖不了多少钱,慢慢的越来越多的废品和生活垃圾一起被丢进了街头的垃圾桶里。

我国街道上的垃圾桶经历一番走马灯式的变换,样式层出不穷,却都没有成功引导人们分类投放垃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