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頂山香山寺碑刻檔案

平頂山香山寺碑刻檔案

我國古代常把長方形的刻石叫碑,上小下大的刻石叫碣。從秦始皇刻石紀功始,東漢以來碑碣漸多,有碑頌、碑記及墓碑等,用以紀事和頌德,後世人們常將碑和碣泛稱為碑刻檔案。

(香山寺)

平頂山香山寺位於平頂山市西部新城區香山之上,距平頂山市檔案局僅有一箭之遙,閒暇之餘,餘常步入古寺,徜徉於一通通古碑之間,從古碑上的檔案文字找尋千年前的歷史記錄,日積月累,對寺中古碑倒有了一些體會。

根據碑文記載,香山寺始建於東漢靈帝光和年間(178~183),是東漢明帝永平十一年(68)佛教傳入中原建立白馬寺之後向周邊輻射所建起的早期寺院。唐高宗乾封二年(667)春,律宗創始人道宣大師在終南山靈感寺戒壇為諸州大德二十餘人授具足戒,感天人來談律相,破解觀音大士肉身降跡之處在“嵩嶽之南二百里,三山並列,中者為香山,即觀音得道正果之地”,並口授弟子義常觀音菩薩香山得道正果的來龍去脈。香山寺現存古代碑刻14通,其中4通的檔案價值、文獻價值、書法藝術價值、宗教文化價值最高,被稱為“香山寺四大名碑”。它們是蔣之奇撰文蔡京書丹的《香山大悲菩薩傳碑》、烏林答天賜撰文師儉書丹的《重建汝州香山觀音禪院記碑》、劉若宰撰書的《重修香山寺觀音大士塔記碑》、范文程撰文範承祖書丹的《香山大悲觀世音十方大普門禪寺重修碑記碑》。

蔣之奇撰文蔡京書丹的香山大悲菩薩傳碑,俗稱蔡京碑。道宣圓寂後,義常於武則天聖歷二年(699)將師父生前口授內容追記成文,取名《香山大悲菩薩傳》。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十一月,香山寺住持懷晝禪師從終南山靈感寺遊方僧手中得到一卷《香山大悲菩薩傳》,誠邀新任汝州知州蔣之奇來寺為之潤色。蔣之奇經過精心研讀,“遂為倫次,刊滅俚辭,採菩薩實語著於篇”。蔣之奇,字穎叔,常州宜興人,進士出身,歷仕英宗、神宗、哲宗、徽宗四朝,四十年間從監察御史到知樞密院事,以辦事幹練著稱。元符二年(1099)冬,蔣之奇出任汝州知州前,官已至龍圖閣直學士、翰林學士兼侍讀,地位顯赫,名貫朝野。蔣之奇在《香山大悲菩薩傳跋語》中稱:“元符二年仲冬晦日,餘出守汝州,而香山實在境內。住持沙門懷晝遣侍僧命予至山,安於正寢,備蔬膳,禮貌嚴謹,乘間從容而言。”“予以菩薩顯化香山若此,而未有碑記。此者偶獲本傳,豈非菩薩咐囑,欲予撰著乎?”蔣之奇以懷晝所示終南山靈感寺僧贈予之“本傳”為底本,潤色加工出來的《香山大悲菩薩傳》共3698字,敘述大悲觀世音菩薩得道正果本末,文辭典雅,塑造了一個形神俱美生動感人的千手千眼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形象,成為佛教經典與中國傳統文化緊密結合的典型。次年九月翰林學士承旨、修國史蔡京將《香山大悲菩薩傳》用楷書書丹,刊刻成碑,置於大悲觀音大士塔券洞內,保存至今。香山大悲菩薩傳碑是今天世間保存不多的蔡京楷書精品,彌足珍貴,受到書法界的重視。隨著蔣之奇撰文蔡京書丹香山大悲菩薩傳碑的流傳,平頂山香山寺就自然而然地被佛教信徒公認為是大悲觀世音菩薩得道正果的聖剎。

(蔡京碑)

烏林答天賜撰文師儉書丹的重建汝州香山觀音禪院記碑,俗稱唐國公主碑。唐國公主是金世宗完顏雍的二女兒,很得父親寵愛。到了出閨年齡,完顏雍將之嫁給女真貴族徒單思忠。正隆六年(1161)任職東京留守的完顏雍乘金主完顏亮南下攻宋之機,自立為帝,進軍中都(今北京),改元大定。徒單思忠被任命為殿前左衛將軍,次年加駙馬都尉,但不久病逝。唐國公主年紀尚輕,完顏雍只得將她改嫁中都兵馬都指揮使烏林答暉的三兒子烏林答天錫。大定後期,金世宗命烏林答天錫以奉國上將軍、駙馬都尉上護軍身份出任河南路統軍使駐節洛陽,唐國公主隨行。唐國公主在洛陽民間得到一卷《汝州香山大悲菩薩傳》,心有靈犀,一讀成誦,深感大悲觀世音菩薩與自己天性相類,遂請求父皇在中都附近也建一座香山寺,供奉觀世音菩薩,保佑金朝興旺發達,普度金國士庶眾生。完顏雍為了社會穩定,民心和順,把吸納漢文化、提高女真貴族的素質作為一項基本國策。中原的漢化佛教已是漢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唐國公主的心願與完顏雍的治國方略不謀而合。於是,金世宗決定仿照漢化觀音得道正果的聖剎汝州香山寺在中都京畿也建一座香山寺,遂命宮廷堪輿師到京郊西山勘察地形,選中蟾蜍峰北一方寶地。中都香山寺於大定二十六年(1186)春落成。金世宗與唐國公主商定,中都香山寺千手千眼觀音菩薩開光之日,唐國公主夫婦要親臨汝州香山寺拜謁大悲觀音菩薩,求其道身北上,降臨中都香山寺。大定二十六年春三月十五日,金世宗完顏雍駕臨京西香山寺,參加千手千眼觀音菩薩開光儀式。提前一天,唐國公主偕駙馬烏林答天錫從洛陽風塵僕僕來到汝州香山寺,齋戒沐浴。十五日早晨,東方霞光萬道,天空頓現五彩雲,觀音大士塔熠熠放光。公主夫婦欣喜異常,焚香禱告,求千手千眼觀音菩薩道身降臨中都香山寺。為此,唐國公主發願重新擴建香山觀音禪院。不久,汝州香山觀音禪院擴建工程竣工,烏林答天錫撰文,請洛陽書法大家師儉書丹《重建汝州香山觀音禪院記》,刊刻成碑。金石學家評價說:“金刻佳本,無逾此者。”

(唐國公主及駙馬烏林答天錫畫像)

(唐國公主碑)

劉若宰撰書的重修香山寺觀音大士塔記碑,俗稱劉狀元碑。平頂山香山寺觀音大士塔,自宋神宗熙寧元年(1068)敕建矗立於香山寺院正中以後,歷經560年的風雨剝蝕,到明思宗崇禎元年(1628)已顯出破敗之象,急需整修。時任香山寺住持的福恕禪師,徵得寶豐居士杜齊召的贊同,委託杜齊召總理香山觀音大士塔整修事務。杜齊召為寶豐縣著名紳士,其弟杜齊白進士出身,時任雲南清吏司主事。杜氏全家向佛,在官紳士民中很有號召力。杜齊召上求得寶豐知縣石可礪、巡撫河南監察御史劉令譽和曾任寶豐知縣時任漢陽知府範廷弼的支持,下贏得寶豐數百百姓的財物贊助,於當年正月順利啟動整修,歷時一年零九個月,次年九月告竣。為紀念此次重修,經劉令譽介紹,杜齊召專程進京謁見崇禎元年(1628)戊辰科狀元賜進士及第、翰林院修撰、纂修國史劉若宰,請其撰書重修香山寺觀音大士塔記碑。劉若宰慨然應允,當面下筆撰文,並狂草書就。劉若宰,安徽懷寧(今屬安徽安慶)人,其父劉尚志曾任山東布政使。崇禎十一年(1638)秋,劉若宰因母親臥病,五次上疏請求歸養。崇禎皇帝為其孝心所感,在朝政十分危難,急需人才的情況下,還是批准了劉若宰的歸養請求。劉若宰在母親病床前盡心侍候一年半,崇禎十三年(1640)正月,母親病逝。四月十三日,劉若宰辭世,年僅45歲。劉若宰是狀元,也是孝子。其孝心很難說沒有受香山大悲觀世音菩薩之啟迪,其孝行堪與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媲美。“狀元孝子”在其家鄉民間產生了廣泛影響,流傳三百年而不輟。

(重修香山寺觀音大士塔記碑)

范文程撰文範承祖書丹的香山大悲觀世音十方大普門禪寺重修碑記碑,俗稱范文程碑。在香山寺觀音大士塔東北角有一通高大巍峨的石碑,碑文題寫《香山大悲觀世音十方大普門禪寺重修碑記》,撰者署名“內院掌秘書事纂修大總裁太傅兼太子太師調陳國家重務大學士瀋陽范文程”。此碑立於清順治十三年(1656)。范文程是大清王朝的開國首席文臣。康熙帝即位,對范文程仍很倚重,康熙五年(1666)八月,范文程病逝,康熙帝親自擬傳立碑,記其功績,並賜祠額“元輔高風”。清廷入主中原後,范文程的兩個侄兒範承祖、範承宗來到河南任職,範承祖任職洛陽,範承宗任職商丘。範承祖在巡視汝州期間,發現風穴寺、香山寺等著名佛寺因朝代更替社會動盪遭到嚴重破壞,就說服地方官,鼓勵寺院僧人,動員廣大信眾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修復寺院,恢復正常的佛事活動。範承祖回京述職時,向叔父范文程介紹了香山寺是大悲觀世音菩薩得道正果之所,有宋神宗熙寧元年(1068)敕建的八角九級觀音菩薩舍利塔,塔下券洞內有龍圖閣直學士汝州知州蔣之奇撰寫詳述漢化佛教觀音菩薩身世及其得道正果經過的香山大悲菩薩傳碑,還著力描繪了香山寺前後左右的山川形勝。范文程以年逾花甲老政治家的睿智感覺到,通過大力弘揚觀音菩薩的孝行,倡導以孝治國,是排解明清易代之際廣大士人是守忠還是隨勢的精神焦慮,理順情緒自覺尊奉新朝新君的有效途徑。他誇讚侄兒做了一件好事,遂欣然命筆撰寫出《香山大悲觀世音十方大普門禪寺重修碑記》。這篇碑文以“烏鴉反哺”、“羔羊跪乳”等崇孝常典開講,暢論“帝王聖賢,莫不以慈孝治天下,而天下莫不知有君臣父子之倫”,認為觀音菩薩這顆“慈悲種子,即是大孝之根”。敘述了歷史上香山寺“梵宇叢林,閱歷世紀,森羅眾景,映帶諸天”的盛況及遭遇明末戰亂劫難後的蕭條,還記錄了經侄兒承祖倡舉修復後的“美輪美奐,金碧輝煌”。最後結題曰:“今上慈孝,治世之源”,“孝子即佛,即菩薩也。爰記之以示三教聖人立教之旨雲。”碑文一氣呵成,主旨鮮明,文筆流暢,言簡意賅。范文程令承祖書丹,刻立於香山寺內,距今已350多年了。

香山寺的碑刻檔案,為後人研究香山觀音文化留下了寶貴的文字資料。

來 源:平頂山市檔案局(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