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文化印記:明海大和尚筆下的張海慶原本是河北派形意拳傳承人

河北趙縣柏林禪寺的明海大和尚有篇很美的散文《格應大師》,文中提到格應大師的皈依弟子張海慶

家鄉文化印記:明海大和尚筆下的張海慶原本是河北派形意拳傳承人

張海慶與弟子合影(第二排為張海慶夫婦)

“這是一位憨厚、樸實的老農民,他的白髮和微微的駝背讓人想起過去滄桑歲月中生活的艱辛,他個子不高,氣色卻十分好,身子骨看起來仍然硬朗。他說他信佛,是格應大師的皈依弟子,看到現在“佛門又開放”,他很高興。他的話簡短、樸素,間以嘿嘿地笑。臨走他告訴我,沒有別的要求,只希望志書編出來後,送他一本做紀念。”

家鄉文化印記:明海大和尚筆下的張海慶原本是河北派形意拳傳承人

明海大和尚筆下的張海慶,原本是趙縣赫赫有名的形意拳傳承人。《張海慶形意拳》已經列入趙縣非遺名錄。

形意拳,傳自南宋名將岳飛嶽武穆王,常以槍與拳合一,以教將佐,名曰心意六合拳,經歷金、元明數代。至明末清初為山西蒲東諸馮(今永濟)人姬公際可,字隆峰,訪名師於終南山,得嶽武穆王拳譜,於是朝夕練習,默示搞摩,後乃大悟,終成神技,尤精槍術。

家鄉文化印記:明海大和尚筆下的張海慶原本是河北派形意拳傳承人

當時正值天下大亂,姬公際可考慮到處於亂世可執槍護身,倘若處於太平之世,不帶兵刃一旦遇到不測,將何以自衛?於是他變槍法為拳法,取“以意為始,以形為終”之意,名其拳曰形意,後授於曹繼武先生,戴龍邦先生,戴傳河北李洛能先生,乃成河北派。

家鄉文化印記:明海大和尚筆下的張海慶原本是河北派形意拳傳承人

張海慶

後來形意碰撞逐漸街化成三大流派,內容也不斷豐富。第一是山西派;第二是河南派;第三是河北派,代表人乃是李公洛能先生。李是河北深縣人,以經商為主,同治末年經商至晉,拜戴公龍為師,苦學十年而技成,人稱“神拳李老能”,回河北原籍後,設學授徒,傳深州博陵劉奇蘭先生,劉傳深州耿誠信先生,耿傳趙州趙振堯先生,趙傳趙州蘭恆菌先生,蘭傳趙州張海慶先生形成趙縣一脈。

家鄉文化印記:明海大和尚筆下的張海慶原本是河北派形意拳傳承人

張海慶

形意拳基本拳法都以三體式、五行拳(劈、鑽、崩、炮、橫五式)、十二形拳(龍、虎、猴、馬、鼉、雞、鷂、燕、蛇、鷹、熊)為主,單練套路有五行連環、雜式捶、四把拳、八式拳、十二洪捶、出入洞、五行相生、龍虎鬥、八字功、上、中、下八手。對練套路有五行相剋、三手炮、五花炮、安身炮、九套環。器械練習有連環刀、三合刀、連環槍,連環棍、三才刀、三才劍、行步六劍、六合刀、六合槍、六合大槍、風翅鏜等等。

家鄉文化印記:明海大和尚筆下的張海慶原本是河北派形意拳傳承人

張海慶與同門師兄

張海慶在世期間有遞貼弟子11人,學生數百位。他將形意拳,已由防衛、保護性質轉化為帶有表演性質的體育健身強體活動,張海慶希望將古老的拳種發揚光大,造福人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