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和团宣称刀枪不入?袁世凯开了一枪,成为“打假”第一人

齐鲁大地自古盛行习武之风,也是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一百多年前,义和团乘势诞生。从此,京津齐鲁大地上,村村有拳坛,家家练神拳。

义和团能够迅速壮大,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号称刀枪不入,个个有着金刚之躯,这对于习惯冷兵器的清朝百姓来说当然是神话,何况是就连当时的最高统治者慈溪老佛爷都坚信不疑。

义和团宣称刀枪不入?袁世凯开了一枪,成为“打假”第一人

义和团被招安之后,成为了慈禧成为了反击八国联军的急先锋,一时间烧教堂,杀洋教士之风盛行,大街小巷四处弥漫着血腥味,义和团拳民成为了天下最威风的人,光着膀子横着走,连清朝官员都要避让。清《庚子记事》中写道:“义和拳民杀洋人、灭赃官,行于市,百姓追崇,官员俯首,遇同道则合十。”

义和团宣称刀枪不入?袁世凯开了一枪,成为“打假”第一人

“袁世凯的一枪”

1899年,袁世凯就任山东巡抚,管理山东事务。山东作为义和团的发源之地,加上老佛爷的推崇,刚上任的袁世凯对铺天盖地“刀枪不入”的义和团也十分好奇。

一次,在对外巡逻中,正巧走到了义和团的场馆外,袁世凯便带着随从以山东巡抚的名义进入拜访。进入场馆后,正巧碰见了义和团拳首大师在开坛做法,上演刀枪不入,一众百姓在下行礼膜拜。

只见,数名义和团拳民拿着几杆洋枪,对着赤裸着上身的拳首开火,几声枪响之后销烟散尽,拳首完好无损的站在原地,手中还接住了刚射出的子弹。袁世凯十分惊讶,上前说道“首领,真乃神术也!”话一说完,下意识的就用腰间短枪对着首领来了一枪,拳首还没反应过来就倒在了地上。一众百姓迷茫,馆内拳民轰动,袁世凯见状,便赶紧离开了场馆。

义和团宣称刀枪不入?袁世凯开了一枪,成为“打假”第一人

义和团的“刀枪不入”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背后的真相不过是一些民间戏法罢了。

1、民间骗术

清朝县令邹谓三写的《榆关纪事》中就记载了相关义和团“刀枪不入”故事。其中写道:“数名拳民坦腹立于百步之外,任火枪射击,子弹不进身体半厘,竟亦能如数接在手里示众,众人皆称奇,奔坛求教者如归市。”本来这是热闹表演,无奈自古高手在民间,偏有人上前拆穿了戏法。原来,所谓的子弹不过是“香面为丸,滚以铁沙”,一开枪不过是枪口冒烟,而受试者假装接弹,拿出手中先藏好铁丸配合表演罢了。

义和团宣称刀枪不入?袁世凯开了一枪,成为“打假”第一人

2、硬气功

要说义和团的刀枪不入完全是江湖骗术,也不全对。“刀枪不入”的背后,还是有真功夫的存在,如硬气功,铁布衫。齐鲁大地自古盛行习武,行家众多,义和团中的拳首心诚和尚就是硬气功行家。据载,西太后慈禧听闻义和团刀枪不入的传闻后,派遣刚毅和赵舒翘两大臣前往查看真假,两人走到门口,就被正在被刀斧砍身的心诚和尚惊吓住,两人连忙惊呼“神功盖世!”,回去添油加醋的一通禀报,慈禧便真的相信了。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修炼硬气功的行家通过十来年的跌打磨搓,加上特殊草药的浸泡,让皮肤变硬,某些部位对于一般的冷兵器还是可以扛一下的,如今的金枪刺喉,上刀山就是典型,不过要抗住子弹就是天方夜谭了。

义和团宣称刀枪不入?袁世凯开了一枪,成为“打假”第一人

“充满封建迷信,义和团运动注定失败”

也许是刀枪不入洗脑太多,义和团拳首最后自己都信了。在义和团运动高潮中,频频有不少义和团的大师兄、大师姐跑到装备洋枪的清军处,要求当面表演“刀枪不入”,硬是挺着血肉之躯,去硬抗火枪子弹,最终的这些“勇士”全倒在了血泊中。

1900年,数万义和团拳民围攻东交民巷,面对65个手持洋枪的洋人,打打停停50多天,尸横遍野,却始终未能攻下。这或许让慈禧认清了义和团“刀枪不入”的真相,慈禧求和洋人,开始镇压义和团,最终在中外夹击下,一定程度上具有“抵抗外来侵略”爱国主义的义和团运动彻底失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