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嫁的是他,又不是他父母」這句話毀了多少女人

家是塑造一個人三觀的原始加工廠,一個家風不正的家庭,就算他對你再好,真的也不敢嫁。

我們現在找對象時,總是更注重對方家庭條件怎麼樣。

經濟條件固然是衡量一個家庭好壞的因素之一,但以此作為首要標準實在是本末倒置。

家庭經濟條件再好,父母道德堪憂、趣味低下的家,也不會有多幸福。因為一個家的幸福度來源於這個家的氛圍,而氛圍就是這個家的風氣。

“我嫁的是他,又不是他父母”這句話毀了多少女人

有位情感作家曾說過:

“買豬要看圈,看的不是豬圈是金碧輝煌還是破爛不堪,而是,那裡有沒有豬瘟病菌遺傳病,如果染了豬瘟,再好的豬都不能要。因為買到手你會後患無窮。”

這和我們選擇一個男人結婚是同樣道理。

要結婚,他背後的家庭是最需要睜大眼看清楚的原木之本。因為真正決定一個人人品的不是他的家境,而是他的家風。

他的家風會在日後你們的相處中一點點滲漏出洞——好的家風會讓你們的婚姻錦上添花;壞的家風會讓你痛不欲生。

婚姻從來就是一場華麗麗的大冒險,選對了人,這個冒險風險性大大降低;選錯了人,賠進自己幸福不說,還坑害了無辜的孩子。

“我嫁的是他,又不是他父母”這句話毀了多少女人

幸福的家庭


閨蜜婷子離婚後,常痛心疾首地說:“我但凡和他父母接觸過一點點,都不會嫁入他這樣的家庭。現在離婚是解脫了,只是害了我兒子。”

她的前公婆,家風是男人最大,主張打兒媳,將兒媳馴服。

剛結婚,前夫還不認同他父母的這套理論,但日子久了,禁不住他父母的煽風點火,開始對婷子動手。婷子憤而離婚。

蔡元培在《中國人的修養》裡寫:“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學校也。一生之品性,所謂百變不離其宗者,大抵胚胎於家庭中。”

一個男人婚後的品行,在他父母身上都能窺見一二。你未來的老公就是這個家塑造的,這個傢什麼樣,他將來大體上就會是什麼樣。

如果現在還沒這麼樣,請相信,只是時間還沒到。別僥倖,別慶幸。

要知道,一個人從原生家庭脫胎換骨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而你一定要學會知微見著,知!微!見!著!

“我嫁的是他,又不是他父母”這句話毀了多少女人


因為婚姻對於女人來說,選擇比努力更重要。選擇對了,輕踮腳尖,就能夠到幸福;選擇錯了,再多努力,也是徒勞。

不要試圖靠自己的努力去改變一個人,他原生家庭給予他的印記一輩子都不會抹去,而我們能夠把握的只能是自己的選擇。

所以——願你眼中有光,識得良人,嫁入溫暖之家,安享世間繁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