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胡同人首聚記

2016年11月22日的《新文化報》一條“我們都是新民衚衕的孩子”令我興奮不已。

是新民衚衕的陳姐發起成立了一個“新民衚衕的孩子們”微信群,尋找當年的老鄰居。聯繫到報社以及陳姐,我加入了“新民衚衕的孩子們”微信群。

新民衚衕人首聚記

相聚

摘取幾段聊天記錄,感受下“新民衚衕的孩子們”真摯情感的流露。“用時間串起兒時的記憶 ,70年代兒時的新民衚衕充滿歡笑, 立新飯店的鍋烙部、炒菜部、包子鋪、饅頭部 …… 回寶珍餃子、大回族、小回族,丹鳳理髮店、“氣槍彈子房”、“小人書攤”……

大安電影院、大眾劇場、新民浴池,一商店、寄賣商店、交店公司、東發合茶莊、鼎豐真……還有80年代的太白酒家、新民老酒館、北來順,樓外樓錄像廳、四海茶社……90年代的麗都舞廳……00年代的永春批發……

新民衚衕是長春歷史的縮影!她曾藏龍臥虎、她堅韌挺拔……她很感性、很繁華、很破敗、很溫馨、很熱忱、很豐滿、很尚武、很文藝、很拚搏、很失落……但是長春市乃至東北特有衚衕文化的精典!發掘、認識、發揚之會普惠長春的!

新民衚衕人首聚記

行進

人類最深的記憶往往是對味覺的記憶,新民衚衕中每一個老字號、店鋪的位置或許隨著時間的久遠,會模糊在人們的記憶中,可對美食,卻是曾經生活在那裡的老長春人最幸福的記憶。新民衚衕內的狗不理包子、海發園鍋烙想起來都讓人垂涎欲滴,曾經的新民飯莊、 合友發飯店是不少人年輕時經常光顧的地方;而“朱大爺家的大麻花”“ 閻叔的山東大煎餅”“ 儲家的燻肉”“ 孫家嬸子的麻醬燒餅餛飩” 三和順燜餅、 新民漿子鋪……這些最接地氣的特色小吃,構成了老長春最具時代感的特色街景。

當時的人們會到新民衚衕去尋找美食,也會專程走很遠的路到新民浴池去洗澡,還有人專門到這裡看戲、聽書等。正是有了這樣的集體記憶,今天的老長春人才不斷地來到已經是殘垣斷壁的老胡同內,去尋訪昔日的痕跡。他們希望,這條衚衕能在時代的變遷中再次被關注,能再度輝煌。

新民衚衕人首聚記

回家

2016年12月10日星期六上午,有60多位新民衚衕的孩子來到了集合地點,大家見面,噓寒問暖,熱情擁抱,拿著手機相互拍照,加微信。

踏查長春團隊也來和新民衚衕的孩子們共同回顧衚衕往日的輝煌。

新聞媒體的朋友聞訊趕來採訪報道。

圍觀的路人連聲感嘆。

衚衕裡走過一處,呼聲一片,大家紛紛述說著故園記憶,往事片段,熱點不斷,話語連連。

在新民衚衕孩子們聚會現場,“歡迎新民衚衕的孩子們回家”、“永長社區追憶童年新民衚衕的孩子們專題茶話會”橫幅字標高高懸掛,滿堂彩旗,裝點著喜慶,聚會的人們喜氣洋洋興高采烈。

新民衚衕人首聚記

探尋

陳姐做了主旨發言,她說道:今天和大家在這裡相聚,心情無比激動,千言萬語表達不了我對新民衚衕的情感和對金色童年的懷念。

今天,通過網絡這個平臺讓分別了四五十年的兄弟姐妹們在這裡歡聚一堂,讓我們共同重溫四五十年前兒時的往事,暢談闊別多年的情景和晚年的幸福生活,這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時刻。

陳姐說到,讓時光倒流,讓新民衚衕老一輩的輝煌重現我們眼前:新民戲院、小劇場、曲藝劇團,新民浴池、回寶珍餃子館、大回族飯店,氣槍房子、小人書鋪、四海茶社,老衛生科,老尹家茶館,一商店;還有母老虎、三仙姑、大煙袋、老孔、韓大喇叭、張大膏藥、八一五等等。這些個熟悉的老字號,這些個鮮活的面孔,是那麼的久遠然而又是那麼的近在眼前。

新民衚衕人首聚記

忙碌

陳姐深情地說,做為我們生長在新民衚衕的孩子們來說都能如數家珍娓娓道來。這些離別了我們多少年的人和事,成就了我們新民衚衕悠久的歷史和悠揚的傳統文化,給我們這些新民衚衕的孩子們的身上注入了新民衚衕歷史文化的血液,讓我們繼承著老一輩的光榮傳統,在長春乃至於全國各地各條戰線上生根發芽開花結果。我們源於新民衚衕的血脈,又遍佈五湖四海。我們共同的心願就是決不能讓新民衚衕老一輩的艱苦創業勤儉持家愛家愛國的光榮傳統丟在我們這一代人的手上!

陳姐強調,在我們組織新民衚衕的孩子們重聚一堂的時候,在重溫童年美好時光,暢談友情的同時,更要提倡愛家愛黨愛國,傳承新民衚衕老一輩的闖關東精神,發揮我們的晚年餘熱,在長春這座美麗的城市中始終保留著新民衚衕這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新民衚衕人首聚記

久違

聚會之後一位七旬老人感慨地說,新民衚衕的繁華主要是在上世紀四、五十年代,因其位於大馬路、二、三、四、五馬路、永春、永長路這一商圈的中心區,又涵養著三百六十行形形色色的商賈攤販,為長春各階層人士各取所需,各行其樂、各自創業、各飽口福的聖地。

其初創、建成、發展、漸衰歷經民國、偽滿、解放,公私合營、三面紅旗、三年災害、三年調整、文革,改革開放、拆遷、回遷…………其興衰變遷是社會發展的印跡、是必然的、是可喜的!雖然曾經的不可複製,但是溫馨的過往值得追憶……

新民衚衕人首聚記

歡聚

新民衚衕人的人生特質為“善良、頑強、勇敢、拚搏、睿智、仁忍、重情、率性”。回憶其興衰,那是真實的歷史;傾情地敘舊、這是文化的痕跡;滄海桑田、河東河西、委婉高亢、見仁見智……新民衚衕文化是長春特色,新民衚衕是時代變遷的典型規跡……有幸,我們曾與之共命運、同呼吸!盼改造後延續新民衚衕文化的精髓,願衚衕人為之新生獻微力,祝新民衚衕成為長春的經典福地!

這些肺腑之言,今天讀來仍感心潮澎湃,輯錄在此,聊做新民衚衕人對新民衚衕的記憶與表達。

新民衚衕人首聚記

留念

新民衚衕人首聚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