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一汽獲1萬億意向性授信,它要這麼多錢做什麼事情,對此你怎麼看?

黃臘


首先明確一點,本次一汽與銀團合作意向性的授信規模不是實質性的信貸投放規模。簡單講,就是我承諾你可以放這些規模,但是真到你用款的時候未必給你投放這些。下面談一談銀行對企業投放貸款的大致流程。

對於首次接觸的銀行與企業,銀行最開始需要了解企業的基本情況。諸如,所屬行業,自身規模,歷史沿革,生產運營,行業排名,資產負債和負債結構,現金流情況,股東情況及實際控制人情況,借款理由等包括但不限於的情況瞭解。

接下來如果企業自身符合銀行要求且借款事由符合要求,銀行會進一步實地對企業進行調研,包括考察實地生產情況,資產情況,與財務溝通,拜訪實際控制人或總經理,並索取近年的財務報表及企業情況介紹。

在上述工作完成後,銀行會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形成一個企業信貸報告或用信規模申請之類的東西,主要是給出為什麼要給該企業授信,授多少規模,授信結構是怎樣的,用信條件又是怎樣的報告。再經過銀行內部審批後最終才可以實施。

說回來本次銀企簽約萬億規模的合作意向,本身是沒有嚴格經過上述過程的,同時意向性不代表合同的確立,對企業如鏡中花,水中月。所以說這種東西更多的是宣傳意義遠大於實質性的作用。

另外,銀行即使給一個企業進行了一定規模的授信,是否能投放還有許多限制條件,諸如短期貸款的規模比例,票據的比例,信用證的比例,相關保函的比例,存款與貸款的比例等等等等不一而足。所以才造成中小企業貸款難,貸款貴的問題。


bay於易


看到這個數字,讓人倒抽一口涼氣!


乖乖,1萬億元,這是個什麼概念?相當於整個無錫一年的GDP,一汽所在吉林省全年GDP(1.48萬億元)的三分之二。而在整個9月,全國新增貸款也不過1.38萬億元。



一汽,果然不愧為“共和國長子”,拿到這麼多貸款承諾。試想一下,如果將這1萬億貸款分給小微企業,至少夠100萬戶小微企業的信貸需求(每戶100萬)。如果每個小微企業可以解決20個人的就業,那麼這1萬億元貸款就幫助了2000萬人的就業。而一汽總共多少員工?不過十多萬人。


當然有人會說,這只是意向性的貸款承諾,最終貸不貸,能貸多少,還不確定。好吧,即便只使用十分之一的貸款承諾,那也是1000億,這個規模也足夠嚇人了吧?


而一汽總計有多少資產?4367.8億元,一年營業收入4699億元,年利潤418億元,能吃得下1萬億元的貸款嗎?



如果說這麼多貸款,能夠換來較高的效益,能夠帶來相匹配的國有資產增值,那也值得。但這麼大貸款金額,哪裡有那麼多優質的項目可以消化?對此,外界有理由表示懷疑。貸款資源的配置,不應當這樣被某一個企業集中佔用。


關注孔方財經,讓你第一時間瞭解熱點財經事件背後的經濟原理。


孔方財經


我的想法和很多答主並不一致,一萬億,這個數字真的對於一個企業來說就是個天文數字,作為我國最大的企業,中國鐵路總公司銀行授信估計也就百億級別。

那麼為什麼這個一汽集團的授信會這麼驚人和引起風波?首先作為我國比較好的汽車企業,和東北的著名優質企業承載了太多的人的希望,那麼它的未來就引人關注。

但是,這個1萬億是怎麼來的才是我想說的,首先一汽集團作為企業主體和各個商業銀行進行授信商談,這個授信是銀行根據企業的情況給予的預先授信,也就是即便商談結束,這個錢也沒有作為貸款發放給企業,那麼一汽就可以分別和多家銀行商談,這就像一個人可以同時申請很多信用卡一樣。但是企業授信和個人的信用卡不同,個人信用卡額度不高,即便申請多了,銀行也會逐步的調整,而最終會調整到滿足個人的剛性授信的總額度。

專注於金融知識普及,讓知識深入人心,如果覺得回答的不錯,歡迎點贊,評論,更多精彩財經知識,請關注我。

但企業不是,每個企業的正式授信都是經過層層審批的,遠遠難於個人信用卡,包括集團授信,一旦某一個或者幾個銀行對其進行了正式授信,其他銀行就出局了,不能繼續為其授信,因為根據企業狀況它能夠承擔的授信額度就那麼多,實際用的必須滿足你企業的經營和償還能力。

而且如果授信額度過大或者貸款額度過大,就需要銀團貸款了,幾家銀行聯合放貸,那麼就算這樣也得滿足集團的總體償債能力。

任務,很多人說,我們的政策對一汽有傾斜,我認可這個情況,但是現在的銀行的風險偏好也比較保守,不能為了完成任務而玩命,這樣不但幫不了一汽,還會壓垮它。

不過作為東北人我覺得這樣的情況總歸是好的,畢竟讓企業好好的幹活,總比讓它冷下去好吧。


張小帥說理財


作為曾經的一汽老員工,我只能呵呵了,一汽的問題絕不是缺錢,而恰恰是錢太多了,當然也有很多其他問題,就不能深說了。


nc671114


在暗示人民幣會有一個長週期的貶值,黃金會有一個長時間的上漲。說白了就是,老百姓的錢又少了。拿這1萬億直接投資工廠,和拿著1萬億補貼老百姓買車是兩碼事。這是變相提高中國人的負擔,就像人民拿錢給他造車,然後他們再高價賣給人民。類似於中國高速公路,有的入口會掛一個 借貸修路,收費還貸。借誰的貸?還誰的貸?都得老百姓買單。強烈反對給一汽一萬個億,有那些錢分一半給民企都會得到數倍的回報。這麼大的國企就是低效率高待遇阻礙祖國汽車事業發展的毒瘤。讓給中國其他車企帶來了不公平的競爭。會讓中國高端造車人才進入一汽後變的懶散不思進取(一定會高薪買斷中國造車人才,變相拉高其他民企的造成成本,最終消費者買單。)


LiuXuLong


中國一汽得到了一萬億的意向性授信,如此龐大金額的授信還是第一次看到,一萬億的概念實在太大了,一個億對於大家來說就是1.15噸的人民幣,1萬億的人民幣可能需要幾千幾萬量大卡車才能裝得下。

但是如此龐大的意向性授信是一汽和諸多銀行達成的合作,我粗略地看了一下,這個名單裡面基本上包含了我所知道的大多數銀行,一汽作為汽車行業的一部分,在生產研發銷售上面需要的資金自然是很多,但是如此龐大的授信金額就說不過去了吧。



據資料顯示,2017年的時候一汽的營收是279億元,而利潤則是2.8億元,這戲的授信金額則是營收的35倍,是利潤的3571倍,也不得不讓人想到一汽真厲害,可以拿到這麼多的授信金額。

一汽作為汽車領域的知名廠商,再很多方面逗進步了,但是依然存在諸多的問題,還是需要好好來改進和增加一汽公司本身的競爭力的。


小車點評


對於企業而言,哪有嫌錢多的,1萬億意向性授信也只是未雨綢繆罷了,不一定能用完,具體需要多少再申請的,更何況,造車是一個相當燒錢的行業,近期就有國內汽車銷售不再景氣,陷入下坡路的消息,這種背景下,汽車行業自然也不好過,容易存在資金鍊的問題。

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第一汽車製造廠),作為我國大型國企汽車集團,獲1萬億意向性授信,自然是為了緩解資金鍊問題,防範於未然,同時也是響應國家發展新能源汽車,為新能源汽車的造車和升級研發做準備。一汽旗下的企業如今發展態勢也不好好,從中國一汽旗下的上市公司一汽夏利的財報也可以看到,其去年虧損了16.41億元,今年上半年又虧損了6.37億元,一汽橋車稍好,但今年上半年淨利潤 8091.24萬元也是同比去年同期大降了逾70%,一汽富維上半年淨利潤也出現同比下降3.57%的一幕。

不過,相對於資金面,一汽更需要解決的其實還是國企混改的推進,增強企業活力,“一汽承諾事件”這些年已經鬧得沸沸,但一直沒有下文,可見企業辦事效率太低了。

源自風生焱起的個人分析,歡迎關注本賬號以便獲取更多財經知識


風生焱起


也許能砸出一時的火紅。但終究不是長久之力,靠市場去優化資源配置,不能停留在表面!


為你安靜485


分開幾個層次看。只有一汽轎車的數據,這是一汽的一部分數據。

一、錢不是可以解決所有問題,對於一家公司來說,不是有錢就可以做好,馬雲說的,演講裡明確講的,錢能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所以,對一汽一萬億的授信並不能解決問題。好比一隻要死的貓,你給它承諾每天給它吃一噸魚也無濟於事,它吃不下啊。

二、銀行是可以給一汽貸款,可是,具體貸款的條款,應該還是要細化,具體落實下來,貸款的金額與資金的用途是直接關聯的,並非一汽說一個項目,需要2塊錢,一個電話,工行立即送兩塊錢去給一汽,銀行風控要求瞭解兩塊錢用去做什麼。風控嚴格,放款金額與項目進度掛鉤。一汽有什麼項目?花錢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要借一萬億並花掉,這工程可大了。

三、一汽曾計劃整體上市,但是一直沒有執行到位,王亞偉也是賭一汽會整體上市,2015年重倉,最後沒賭成功。已經退出了。突然發現一汽轎車這個名字,已經變得非常陌生。從2010年一汽轎車營業收入到了頂峰之後,八年沒有進步。最高的營業收入也達到了300多億元,可惜沒管理好。

一汽與上汽比,已經被上汽甩得老遠,只能看到上汽的模糊的背影了。


西格瑪的化學


給萬億幹什麼?指望他給銀行掙錢嗎?這是納稅人的錢,請把錢花到真能見到效益的地方!真給他還不如直接給茅臺,喝死個球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