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看河北氣象防災減災惠澤民生!

40年,看河北气象防灾减灾惠泽民生!

導讀

從華北平原到燕山山地,由渤海之濱到壩上高原,7400萬人口、18.77萬平方公里、487公里大陸海岸線,河北省是全國唯一兼有山地、高原、丘陵、平原、盆地、海洋、湖泊窪澱的省份。多樣的地理環境和複雜的氣象條件,是河北氣象災害多發重發的主要原因。

40年來,河北氣象監測預報預警能力顯著提升,氣象防災減災能力不斷增強,為經濟社會發展築起一道安全屏障。河北全省氣象災害直接經濟損失佔GDP比例平均值由上世紀的3%下降到當前的1%以下。

40年,看河北气象防灾减灾惠泽民生!

當“智囊”

直通服務 支撐科學決策四十載

河北各級氣象部門始終把地方政府的防災減災需求放在突位置,特別是在重大氣象災害來臨前,主動及時為領導提出科學建議及決策依據

1993年11月15日,省氣象局為時任河北省副省長顧二熊開通氣象服務微機終端。到1995年,全省11個地級市市長、專員及省長辦公室的氣象微機終端總數達到21部。

1996年8月3日凌晨,省氣象臺提前15小時預報出暴雨天氣,及時向省政府領導彙報。為洩洪調度提供科學依據,為滯洪區人民安全轉移贏得寶貴時間。

時隔16年,氣象部門準確的預報,再一次為政府決策提供科學依據。2012年8月2日,面對颱風“達維”,氣象部門給出及時準確的預報。盧龍縣提高洩洪流量,同時,在2日凌晨開始緊急轉移庫區下游河流沿岸群眾。最終,沿岸30多個村的1.7萬多人及時安全轉移。

2018年汛期,河北歷經10次大範圍強降雨過程、3次颱風過程,複雜、嚴峻之形勢堪稱前所未有。168期雨情信息決策服務材料,及時準確把握所有過程的降雨量級、雨強時段,共獲批示56次!

40年,看河北气象防灾减灾惠泽民生!

工作人員開展野外垂直觀測試驗 攝影/趙娜

目前,河北已建成區域氣象站2980個,自動氣象站鄉鎮覆蓋率達到99%,新一代天氣雷達探測覆蓋率達

85%,集天氣監視、綜合分析、格點製作、預報製作、服務製作、產品共享、統計查詢和預報檢驗八大應用功能於一體的省市縣集約化綜合氣象業務平臺投入使用,氣象預報服務統一數據源的“一張網”智能網格預報業務正式運行。

織密網

暢通經絡 預警信息全覆蓋

上世紀80年代,信息傳遞主要靠信函郵寄、有線電話;上世紀90年代,有了傳真、微機終端、氣象警報接收機、甚高頻電話;進入21世紀,氣象信息傳播的載體,新增了手機短信、互聯網、氣象預警電子顯示屏等,而電視天氣預報節目則實現多頻道、多時次播出。

2005年,河北開始發佈氣象災害預警信號。十年之後,國家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佈中心應運而生。應時而動,河北省制定省級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佈管理辦法

2018年汛期,河北省“兩辦”3次發文規範氣象信息、氣象災害防禦、預報預警等工作,要求堅持“以人為本、預警先導,防禦優先、優化機制”,明確31家成員單位和各市指揮部的職責,確保預警信號發得出、收得到、用得好。

不僅在省級層面,河北各地市、縣級政府層面進一步重視預警信號的發佈。

今年3月,邯鄲市政府修訂印發《邯鄲市災害性天氣預警信號發佈與傳播辦法》,明確邯鄲市氣象局為災害性天氣預警信號發佈主體。

在秦皇島市,氣象部門自2017年開始,對氣象預報預警信息的傳播行為進行規範,促使預報預警信息發佈規範化,進一步樹立預報預警信息發佈的權威性。

40年,看河北气象防灾减灾惠泽民生!

邯鄲市氣象局工作人員冒雨搶修觀測設備 攝影/閆曉慶

目前,河北省突發公共事件預警信息發佈系統完成“一整合、兩對接”,省市縣三級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佈系統與15部門對接。全省建立覆蓋所有移動運行商、省內電視臺和95%廣播電臺的預警發佈綠色通道;共建共用預警大喇叭31760個,實現預警信息村屯全覆蓋

全鏈條

責任閉環 組織體系作用凸顯

2018年8月11日,一份汛情專報發送到石家莊市黨委、政府及各相關部門。這份由石家莊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氣象災害防禦指揮部辦公室和城區防汛指揮部辦公室首次聯合發佈的信息專報,內容整合了雨情、水情、汛情、災情信息

,為決策部門提供了全面參考。這一改以往三個指揮部多頭部署、指令重複的情況,提高了氣象災害防禦工作效率。

2017年,石家莊市政府印發通知建立汛期“三辦”聯合運行機制,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負責全市防汛抗旱工作;市氣象災害防禦指揮部負責組織全市氣象災害防範和應對工作;市城區防汛指揮部負責石家莊市城區內的防汛抗旱工作。“三辦”統一信息、統一平臺、統一決策、統一部署,形成汛期氣象災害防禦的合力。

今年9月23日,颱風“安比”裹挾雨水一路北上並影響承德地區。面對即將來臨的暴雨,23日12時,承德市氣象災害防禦指揮部和承德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迅速安排部署應對防禦工作。當天18時,承德市水務局和市氣象局聯合發佈山洪災害氣象預警。19時,承德市國土資源局與承德市氣象局聯合發佈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合作協同確保了預警信息在第一時間發送至具體鄉鎮、企業、個人,相關氣象災害隱患點得以及時組織避險轉移。

40年,看河北气象防灾减灾惠泽民生!

今年汛期,在臺風“安比”過境後,秦皇島市氣象部門維修人員維護碼頭自動站 攝影/吳麗俠

目前,河北省、市、縣三級全部成立氣象災害防禦指揮部,成立氣象災害防禦中心132個,省政府連續7年實施氣象防災減災專項績效管理。

減風險

端口前移 有效落實“三個轉變”

40年,看河北气象防灾减灾惠泽民生!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堅持以防為主、防抗救相結合,堅持常態減災和非常態救災相統一,努力實現從注重災後救助向注重災前預防轉變,從應對單一災種向綜合減災轉變,從減少災害損失向減輕災害風險轉變。

40年,看河北气象防灾减灾惠泽民生!

面對新時代防災減災工作的新要求,河北氣象部門探索建立氣象災害風險分擔和轉移機制,把工作做到災害源頭。

2016年“7·19”暴雨天氣過後,省氣象局踐行“災後重建,區劃先行”的理念,組織編制

《西部山區18個重災縣暴雨洪澇風險區劃評估報告》,並將該報告印發給受災嚴重的石家莊、邢臺、邯鄲三市政府,將風險端口前移。

2017年10月,河北省政府施行《河北省氣象災害普查辦法》。目前,河北已建成由5個子庫、58大類、114種數據組成的氣象災害防禦基礎數據庫;累計完成147個縣的暴雨洪澇和大風災害的風險普查;編制全省主要氣象災害風險區劃圖

40年,看河北气象防灾减灾惠泽民生!

“7·19”特大暴雨期間,平山縣氣象災害防禦指揮部組織多部門進行聯合會商 攝影/劉建平

把被動應對自然災害變為主動防災減災,更要重視發揮科技的力量。河北省氣象災害防禦中心與北京超圖軟件股份有限公司聯合開發的河北省氣象災害防禦指揮系統,通過打造“一庫一網一張圖”,即河北省綜合氣象災害防禦支撐基礎信息庫、全方位的災害監測網和多災種綜合風險隱患圖,為河北氣象災害預警服務和指揮聯動提供技術支持和保障。

來源——中國氣象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