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了四次連門衛都「熟」了 臨沂三十九中爲何「退款難」?

大眾網評論員 林鵬

臨沂市民李女士最近心很“累”:孩子報考臨沂第三十九中學,最終因個別原因沒去上學。如今,她想要退取1920元學雜費,可跑腿4次等了仨月,卻連吃閉門羹。她心中頗為鬱悶,想“一次辦好”為啥這麼難?

按照李女士的說法,7月份時,學校就說開了學退。後來,學校說中秋節後退費。再後來,學校說國慶後退費。如今,已到10月底,李女士再去,得到的答覆是“具體負責人因私事外出,未在校上班,錢已入財政庫。”跑完這四趟,李女士稱非常無奈、心累:“因為每次要填寫出入單,退學雜費進出校門的家長並不多,我連學校門衛都混的臉熟了……”

誠然,學校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媒體記者採訪時表示,“退費需要一定的程序,家長需要先寫出申請,寫明退費的原因,年級提交學校,然後學校研究決定之後,才能安排財務退費。只要理由正當,大約在10月前後,學校統一退費”。然而,三個月時間,卻遲遲沒有辦成,問題究竟卡在哪?李女士的遭遇,也讓人產生疑問——“交錢只給開了收據,並非正規發票,為何錢會入財政庫?”

細捋李女士的遭遇,筆者感慨:學校做事固然要有章法,才不至於雜亂無章。然而,李女士退學雜費這事一拖再拖,更讓人心生疑惑。學校需要研究後退費,到底研究到了什麼程度,是否可以給學生家長一個明確的答覆。

筆者認為,當前山東全省上下都在大力推行落實一次辦好,學校工作人員以“具體負責人私事外出,沒有在校上班”這樣的理由,難以讓家長信服。解決問題的關鍵,在於思想上重視,行動上落實。不然,跑了四次都沒辦好的事,怎能讓老百姓對“一次辦好”有更多的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