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人有一秘密武器,三百能破八千重甲骑兵,却被沐英打得屁股尿流

朱元璋在起兵初期,很喜欢收养他姓的小孩为养子,教他们读书认字,攻城打仗。每次攻下城池的时候,总是派他们前去驻守。据说朱元璋收养的样子多达二十余人,惟独沐英成就最大。

沐英,深稳刚毅,寡言少笑,从不妄杀无辜,对部下恩惠有加,军事才能十分突出。一说起这个沐英,我们不得不提云南战役。

蛮人有一秘密武器,三百能破八千重甲骑兵,却被沐英打得屁股尿流

洪武十四年(1381年)农历九月,朱元璋命令傅友德为征南将军,率军三十万征讨云南一带的元朝残部。沐英和蓝玉以副将的身份跟随傅友德出征云南。我们知道朱元璋的军事指挥才能十分突出,每次出征,都会亲自做好战略部署,这次也不例外。他早已部署好了进军路线,让傅友德和沐英一起率领主力先进逼曲靖。

傅友德和沐英按照朱元璋的部署,率领主力,冒着大雾前进,迅速到达指定地点曲靖。不过当时元朝梁王早已得到了消息,平章(官职)达里麻和十万军队早就做足了准备,严阵以待了。雾气慢慢散开了,两军隔江相望,达里麻大惊失色。

当时,主帅傅友德想要马上渡江作战,可是沐英坚决不同意。他说敌人已经在对岸严阵以待,扼制住了江面,我们现在渡江,不是正中对方下怀吗?

孙子兵法里面说打仗要半渡而击之。就是要等对方部队一部分上岸,还一部分正在渡江的时候是发起攻击。因为一旦发起攻击,敌人必将首尾不能相顾,行列混乱。如此看来,沐英的劝阻当然是正确的。

蛮人有一秘密武器,三百能破八千重甲骑兵,却被沐英打得屁股尿流

沐英说的是有几分道理,可是如果不渡江作战,又怎么能拿下对方呢?傅友德有些不知所措,傻傻地看着沐英。

沐英思维敏捷,马上有了作战方案,说到我们率领主力在江边严阵以待,装出一副想要渡江作战的样子麻痹对方。同时我们暗中要派出一支奇兵从下游悄悄地渡江,在敌军的后方的山谷中张开旗帜,吹响号角,迷惑敌人。如此一来,元军不明真相,必将阵脚大乱,我们率领部队乘机渡江,一鼓作气拿下对方。

傅友德一听有理,立即采纳了他的作战方案。沐英挑选了几十个勇猛且善于水性的干死队员,从下游暗暗潜水过去,然后在地方后方张扬旗帜,吹号呐喊,令元军阵脚大乱。沐英见机不可失,立即率领主力乘机渡江猛攻,双方激战许久,终于大败元军,还生擒达里麻。

明军得胜后,长驱直入,梁王逃亡途中去世,残余部队逃到大理,凭借点苍山和洱海两处天险负隅抵抗。王弼奉命直攻上关,沐英率领部队横渡河流,进攻下关,两路人马形成掎角之势。胡海率领一路人马由石门抄小路渡河,从点苍山背后攀附而上,作为策应。在这场战役中,沐英身先士卒,策马渡河,将士在他的鼓舞下,潮水般地涌向敌人阵地。敌人哪里见过这等阵势,无心恋战,吓得四下逃窜。

蛮人有一秘密武器,三百能破八千重甲骑兵,却被沐英打得屁股尿流

沐英在平定云南战役中战功赫赫,朱元璋让蓝玉班师回朝,命令沐英留滇镇守。

早些天我们说过沐英发明了三段击,那么实在效果到底如何呢?

洪武二十二年(1388年),思伦反叛,率领三十万大军,侵犯定边。懂历史的朋友可能知道云南的蛮军有一个秘密武器,十分厉害,就是象兵。指挥者全身铠甲,坐在象背之上,那大象双肩绑着竹筒,竹筒里装着标枪。双军对战之时,一旦驱赶大象冲锋,那么势必横冲直撞,锐不可当。历史上曾有古印度三百只象兵大破八千重甲骑兵的辉煌成绩。

象兵虽然厉害,不过他们运气不好,碰到了克星。当沐英兵分三路:冯诚率领前军正面迎敌宁正率领左军攻打敌人左翼,汤昭率领右军痛打敌人右翼。沐英拔剑喊道:“今日之战,有进无退。”

蛮人有一秘密武器,三百能破八千重甲骑兵,却被沐英打得屁股尿流

这时,蛮兵驱赶大象冲锋,说来也巧,这时刮起了大风,沐英连忙命令火枪兵和弓箭兵利用三段击向象兵发起了猛烈的攻击。千枪齐发,声音震耳欲聋,吓得大象掉头就跑。蛮寇当中有一人叫做昔剌亦,十分骁勇善战。他见大象退却,连忙身先士卒地发了冲锋,想要扭转颓势。当时明军左路见蛮兵勇猛,有些退却。沐英当即抽出佩刀,喊道:“谁敢退却,拿头来见。”左路军统帅见沐英如阎王一般立在身后,咬了咬牙,又奋力疾呼,转而冲入敌人阵中。

此战结束后,沐英斩首四万余人,锐不可当的象兵全军覆没。除了三十七头大象被生擒外,其余的大象全被射杀。

沐英军事才能十分突出,创造出三段击大破蛮人象兵,对后世影响很大,也对后世对战象兵起了一定的借鉴作用,令人不得不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