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股東的驚天計劃 「中國天使投資人學院」人去樓空

“阿里”股东的惊天计划 “中国天使投资人学院”人去楼空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呂方銳 陳鋒 北京報道

中國天使投資人學院(下稱“學院”)在宣傳手冊上,自稱以“20年培養6萬名合格天使投資人”為目標,並通過銷售高價課程和吸引學員參股學院而盈利。不幸的是,可能還沒有一個人完整地上完課程,這一學院就已經名存實亡了。

多名投資者近日向《華夏時報》記者反映,他們參股學院投入的鉅額資金,已經轉為學院實際控制人安曉宇名下的阿里創投公司股權。阿里創投是安曉宇名下7家帶“阿里”兩字的公司之一,這些公司的共同點是,它們和馬雲的阿里巴巴沒有任何聯繫。

安曉宇通過中字頭的學院,花費重金舉辦高規格的會議,請來知名人士作為會議嘉賓,並將嘉賓包裝成學院的名譽主席、校董和高級顧問,力求將成立僅一年的學院打造成高端品牌。學員們也就心甘情願地掏了腰包。

事實上,已經有學員發現,不論是學院的股權還是“阿里”的股權,都是毫無價值的空頭支票。他由此向法院提起合同詐騙訴訟,但問題在於,法院會將這種操作手法認定為學院的投資失敗,還是學院的合同詐騙?也許正是出於這種考慮,如今多數學員都吃了啞巴虧——既沒有報案,也沒有提起訴訟。

女CEO的“傳奇”經歷

“85後”女士譚欣,從一名化妝品銷售人員變為學院的首席執行官(CEO),並身兼多家投資公司高管,只花了不到10年時間。直到2014年,她還僅僅是安曉宇名下公司的基層員工,稅前工資2000元。

按照其前夫王某的說法,譚欣是初中學歷,後來的本科學歷是“花錢買的”;安曉宇的學歷也沒有比譚欣高多少。“譚欣就是個賣化妝品的,根本不懂什麼投資和金融。”王某表示。

《華夏時報》記者獲得的一份譚欣的簡歷顯示,2013年她曾在一家小貸公司做過銷售,並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這是譚欣唯一能和投資、金融搭界的工作經歷。所以王某很費解,2014年進入公司的譚欣,如何在兩三年時間內成為了學院CEO和一連串公司的高管?

譚欣進入的這家中融國金(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聽起來很像中字頭、國字頭企業,事實上僅是安曉宇的獨資公司,用於經營名為“中融國金真格貸”的業務。公司現在已經註銷。

王某的說法結合天眼查信息可以發現,該業務失敗後,安曉宇轉做產品“甩單寶”。“甩單寶”曾一度獲得了中科招商、夥伴創投、知初資本、中國風險投資、泰豪晟大投資和薛蠻子等方面的投資。

之後,安曉宇註冊北京天使財商諮詢服務有限公司(下稱“天使財商”),“中國天使投資人學院”的項目構思也完成了,“甩單寶”逐漸被邊緣化。上述投資方轉而成為天使財商的股東,仍然可以在對外宣傳時派上用場。

2017年3月和7月,天使財商以學院的名義,花費重金分別舉辦了“中國天使投資人年會”和“世界天使投資人大會”。兩個會議結束後,會議內容被分別整理、加工後製作成了精美的宣傳冊。宣傳冊內容顯示,上述投資方被邀請參加了兩個會議,並在會上進行了發言。

會議手冊藉此將上述投資方和發言人包裝成了學院的名譽主席、校董和高級顧問等。宣傳手冊上還整頁整頁地刊登了安曉宇與各路名人的合照,讓這些稱號看起來更加可信。

10月26日,《華夏時報》記者登陸民政部全國社會組織查詢系統,並未查詢到“中國天使投資人學院”。按照有關規定,冠以“中國”“全國”“中華”等字樣的社會組織需要在民政部進行登記,否則就涉嫌為非法社會組織。

除此之外,手冊上不乏讓人哭笑不得的信息,讓學院的精心包裝露出一些馬腳。學院的介紹手冊封面上,在學院和天使財商的名字下面,印有“1957”字樣,暗示學院和公司的悠久歷史,而公司和學院的實際成立日期是2016年;在2017年世界天使投資人大會宣傳冊上,自稱會議是“全球天使投資行業的頂級盛會”,並倡議發起設立7月7日為“世界天使日”。很難想象一家成立不到兩年的學院怎麼會如此自信。

這些手冊被用以向學員宣傳、售課。資料顯示,學院課程分為兩種:一種學制6個月,每月集中授課2天,共計12天學習,學費7.7萬元;另一種學制2年,每兩個月集中授課2天,共計24天課程,學費26.8萬元。“學院是國內首家專注於培養合格天使投資人的教育機構。”手冊中如是介紹。

這些昂貴的課程並不是學院主要的資金來源。根據資料和多名學員反映,學院在中國天使投資人年會上發佈了全國合夥人計劃,號召學員向學院投錢參股,並承諾將在全國多地建立分校。

學員變成“阿里”股東

10月12日,秋天的北京天氣晴朗,位於大興區星光影視園內的12號樓,外牆上仍然掛著“中國天使投資人學院”的牌子,一樓大廳內已經擺上了“北京益人利他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的歡迎牌。

學院如今已經搬離。按照安曉宇的話說,“這個項目已經完結了”。有知情人士稱,學院的主要人員大多去了海南。據王某瞭解,學院實際開課的時間僅有2017年5月到10月間,不足6個月,因此還沒有人完整地上完一個學制的課程。

記者從學院學員、投資者李建(化名)和其他投資者處得到了相似的答覆:投入學院的資金已經轉為了其他公司的股權。

天眼查信息顯示,李建成了阿里創業投資(深圳)有限公司的股東之一,出資比例0.33%。這家公司除了名字中有“阿里”兩字外,和馬雲的阿里巴巴沒有任何關聯。這只是安曉宇名下掛“阿里”兩字的7家公司中的一家。

除此之外,安曉宇名下另有6家掛“真格”兩字的公司,和知名的真格基金沒有任何關聯。

“阿里”股东的惊天计划 “中国天使投资人学院”人去楼空

李建告訴《華夏時報》記者,雖然很難說學院項目是個騙局,但他已經隱隱感到了其中的“不對勁”。李建曾被拉入一個有30多名學員的維權群,按照他的說法,因群內有人向安曉宇通風報信,不久後該群即解散,維權一事不了了之。

另有學員張偉(化名)告訴記者,他投資學院參股的錢,也被轉為了阿里創投的股份。只是在他看來,不論是入股學院還是入股阿里創投,都是同樣的騙局。張偉已經以合同詐騙為名向法院提起訴訟。

譚欣前夫王某曾幾次看到過譚欣的賬戶信息,他根據流水數字估算,學院獲得的資金數額總計應超過2億元。僅張偉掌握的七八名學員的投資總額就達3000多萬。

但除了張偉之外,大部分投資者還對自己的投資抱有希望。李建表示,安曉宇方面還偶爾向他發送投資項目情況,儘管都無從核實。另有投資者稱,他們與安曉宇方面簽訂的投資合同期限為5年,該投資者要等到5年後根據投資情況再決定是否採取法律措施。而其他投資者維權態度大多消極。

這也許就是學院項目失敗後,安曉宇等高管能夠全身而退的原因。

10月25日,《華夏時報》記者撥通了安曉宇和譚欣的電話。安曉宇聽明記者來意後表示,學院項目已經完結,沒什麼好說的,現在正忙於香港的項目,並匆匆掛斷了電話。之後他的手機號碼再也無法打通。譚欣先表示要核實記者身份,之後又來電稱自己已經離職,學院的事和她沒有關係,沒有回答記者的提問。另有兩名公司員工也向記者表示自己已經離職,沒有回答記者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