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1909年10月26日,伊藤博文遇刺身亡


1841年10月16日,伊藤博文出生於江戶幕府周防國熊毛郡。幼年伊藤寄宿於寺院,後又在藩士福原等家作侍童,平時做雜役,閒時學習文化。1857年入松下村塾,受教於改革派下級武士的領導人吉田松陰門下,深受吉田器重。

1863年,伊藤同井上馨等5人,受長州藩派遣,前往英國,進入倫敦大學學院學習。在英國期間,伊藤博文親眼目睹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物質文明,思想發生變化,認識到盲目攘夷排外並非上策,而傾向於開國,向西方學習,才能成就倒幕大業。圖為岩倉使節團合影,右二為伊藤博文。

明治維新成功後,伊藤博文歷任外國事務局交涉員、判事,兵庫縣知事,會計官權判事,大藏少輔兼民部少輔,工部大輔等職。1885年12月根據他的建議廢除太政官制,實行內閣制,出任首屆內閣總理大臣兼宮內大臣,並開始起草憲法的任務。被譽為“明治憲法之父”。


1894年,伊藤博文參與策劃了日本對朝鮮王朝的戰爭和中日甲午戰爭。1905年,日本在日俄戰爭中的日本海海戰獲勝後,伊藤博文被任命為第一任韓國統監,並於1907年迫使大韓帝國簽訂第三次日韓協約,將大韓帝國變為日本的保護國。圖為伊藤博文與韓國太子李垠。

伊藤博文本人反對立刻合併韓國,這與當時大部分日本政治家的想法並不相同。1909年,日本政府利用日俄戰爭中獲勝的有利形勢,派伊藤博文到哈爾濱與俄國財政大臣科科夫佐夫商談有關朝鮮半島,以及劃分日俄在中國東北的勢力範圍等事宜。

1909年10月26日上午9時整,伊藤博文乘坐的專列抵達哈爾濱火車站,科科夫佐夫上車迎接。約20分鐘後,伊藤博文在科科夫佐夫陪同下,開始檢閱歡迎隊伍。9點30分左右,埋伏在歡迎人群中的朝鮮愛國主義者安重根衝出人群,向伊藤博文連發三槍,命中伊藤博文的胸部、腹部,伊藤博文撲倒在地。隨行醫生迅速把伊藤博文抬到車上搶救,20分鐘後,伊藤博文宣告不治而亡。圖為安重根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