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關條約》簽訂地春帆樓:日本用意歹毒,圖6讓李鴻章受盡屈辱


1895年2月23日,北洋大臣李鴻章奉派抵達日本馬關,與日本首相伊藤博文進行和談,並最終在春帆樓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可以說,春帆樓是李鴻章的恥辱地。這是一組反映春帆樓的照片,如今春帆樓已經成為《馬關條約》簽訂的紀念館。圖:春帆樓入口處,照片右側的一棟房子就是春帆樓。

馬關也稱下關,位於日本本州島的最南端,附近的海面日本由東海岸西出日本海和黃海的重要水上通道。甲午戰爭期間,日本軍艦是通過這裡駛向侵略朝鮮和中國。而春帆樓一座位於小山丘上的木質小樓,面朝大海,最開始是一個醫生的私人診所,後來改為家庭賓館。圖:春帆樓

伊藤博文之所以把談判地選擇在這裡,用意非常險惡歹毒,一方面推開春帆樓窗戶就可以看到海邊來往的日本軍艦,藉此炫耀武力;另一方面這裡有伊藤博文經常光顧的河豚料理店,要知道河豚本身有劇毒,烹飪方式不正確可能導致中毒。伊藤博文把談判地選在這裡,寓意很明顯,“拼了命也要吃下大清這條‘大河豚’。”圖:伊藤博文和李鴻章的塑像。


圖:簽訂《馬關條約》的房間及談判桌,當年李鴻章就在這裡與伊藤博文唇槍舌劍。

圖:春帆樓入口處,指示牌上是關於《馬關條約》簽訂的一些介紹。

圖:談判桌旁李鴻章的座椅。當年李鴻章就是坐著這把椅子,最終代表大清與日本簽訂了《馬關條約》,這也是讓李鴻章受盡屈辱的一個座位。從此,李鴻章被國人扣上了“賣國賊”的帽子。

1895年3月24日,李鴻章談判結束後,在離開春帆樓時被刺客小山豐太郎開槍射中左面,血染官服,當場昏死過去。此後,李鴻章從下塌地引接寺到春帆樓開始走一條小道,此道後來被稱為李鴻章道。圖:李鴻章道指示牌。

圖:春帆樓正面照。1895年4月17日,歷時29天的談判後,李鴻章代表大清在春帆樓與日本簽訂了《馬關條約》。條約簽訂後,李鴻章發誓“終身不履日地”。

圖:春帆樓外盛開的櫻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