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加里宁格勒是俄罗斯对峙北约的威慑王牌,为什么?

齐林居


加里宁格勒:俄罗斯对峙北约的西部飞地


如果说柏林是冷战时期,苏联与北约紧张军事对峙的最前沿,那么加里宁格勒,这块曾经属于德意志的旧土、当今俄罗斯最西部的一块小小飞地,现在却成了俄国和北约进行力量、决心较量的最新前哨。
加里宁格勒:俄罗斯最西边的海外飞地

加里宁格勒是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州府,为濒临波罗的海的海港城市,市区面积215.7平方公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原名哥尼斯堡(德语:Königsberg,意指“国王之山”),是历史上普鲁士王国省份之一的东普鲁士首府。

此地最早为古普鲁士人的定居点,1255年条顿骑士团于普列戈利亚河河口建造了一个城堡,为纪念同骑士团一起参加十字军东征的波西米亚国王奥托卡二世,将该地命名为哥尼斯堡。此后,哥尼斯堡一直是条顿骑士团国、普鲁士王国和德国东普鲁士的一部分。

1945年二战结束不久,根据《波茨坦协定》,东普鲁士约1/3 近1.5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划给苏联,其余部分归了波兰。1946年7月4日,苏联把划属给它的东普鲁士领土,取名为加里宁格勒州,以纪念刚逝世的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米哈伊尔.加里宁,哥尼斯堡也因此同步更名,并成为该州首府至今。


作为苏联最西部的领土,加里宁格勒地区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冷战正酣的1950年代,苏联把波罗的海舰队总部设在该市,而且曾长期禁止外国游客访问加里宁格勒。

1990年代苏联解体,原本的加盟共和国立陶宛、拉脱维亚与白俄罗斯先后独立,使得加里宁格勒连同整个加里宁格勒州,和俄罗斯本土失去了实体的领土相连,不得不变成今日遭波兰、立陶宛两国之间的波罗的海沿岸相隔分离的海外飞地状态。

1993年3月,北约东扩吸纳捷克、匈牙利和波兰三国;2004年3月,北约再次东扩,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斯洛文尼亚、及波罗的海沿岸国家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等七国,正式成为北约成员国;2004年5月,波兰、立陶宛加入欧盟。


自此,该地区完全被北约、欧盟包围。 尽管距离俄国本土达500公里,但在苏联解体后,加里宁格勒独特的地理优势并未稍减。它西临波罗的海,与圣彼得堡是俄罗斯在波罗的海仅有的两个不冻港;加里宁格勒的北、东面和立陶宛相邻,南距波兰首都华沙才400公里,离柏林、哥本哈根、斯德哥尔摩等西北欧名城的路程都在600公里左右。

从地缘角度看,对俄国而言,加里宁格勒相当于手中对付北约东扩、反制美国在东欧部署反导系统和加强驻军的威慑王牌,是一块攻防兼备的兵家要地。

“俄罗斯领导人认为,他们在加里宁格勒及其周边的任何军事活动都将引起欧洲最强大国家(德国、波兰、法国和英国)的严重不安。”

“武装到牙齿”的加里宁格勒

2018年5月,美国《国家利益》杂志刊登的一篇文章称,俄罗斯“武装到牙齿”的加里宁格勒州是北约“最糟糕的噩梦”。“与加里宁格勒州接壤的所有北约国家中,没有一个国家能够与俄军抗衡。” 俄国在加里宁格勒驻扎了三支装备齐全的精锐部队。包括第7近卫摩托化步兵旅、第336近卫海军步兵旅等,它们与俄军部署在西部和西南边境的第1近卫坦克集团军(下辖第2近卫摩托化步兵师、第4近卫坦克师、第27独立摩托化步兵旅、第6独立坦克旅、第96独立侦察旅),第10近卫坦克师、第90近卫坦克师、第144近卫摩托化步兵师、第150摩托化步兵师及第2近卫集团军的若干个旅,彼此遥相拱卫。

此外,俄空天军可动用Kh-55和Kh-101空射巡航导弹威胁北约目标。俄国还能借助驻屯在加里宁格勒州的“伊斯坎德尔-M”近程战术弹道导弹、S-400防空系统和军舰来压缩美国及其欧洲盟邦军队在该地区的活动区。
俄海军波罗的海舰队一支舰队的实力就超过了全部波兰海军,该舰队在苏联时期叫双红旗波罗的海舰队,曾两次荣膺红旗勋章。波罗的海舰队司令部设在加里宁格勒,舰队两大基地为加里宁格勒和位于芬兰湾的喀琅施塔得。

波罗的海舰队由彼得大帝在1703年建立,这位雄才大略的俄罗斯一代帝王除将首都从莫斯科迁至靠大海的圣彼得堡外,为对抗瑞典大举兴办海军,并通过大北方战争击败瑞典,开始了俄国谋求海权的第一步。

在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中,俄国驻旅顺的太平洋舰队因遭日军袭击损失大半,沙皇尼古拉二世下令波罗的海舰队改组成第二太平洋舰队驰援。俄舰队从圣彼得堡出发,绕过非洲大陆和印度洋,并穿越台湾海峡、对马海峡,但航行路线被日本联合舰队发现,惨被迎头痛击;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波罗的海舰队停靠在圣彼得堡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朝冬宫发射空炮弹,打响了革命的第一枪;在二战期间的列宁格勒战役中,波罗的海舰队采取舰炮火力和水兵参加地面战斗的形式,沉重打击了纳粹德国军队。二战后期,波罗的海舰队参加了波罗的海沿岸的各个主要进攻战役。

现今波罗的海舰队由于受到北约海军围堵,主要假想敌为波兰、德国、法国、英国、波罗的海沿岸三国等北约成员国的海军,以及芬兰、瑞典等国。波罗的海舰队旗舰是“现代”级驱逐舰“坚持”号(舷号610),配备8联装3R-14通用垂直发射系统(用于发射“口径”导弹)的21630型“暴徒”级小型护卫舰,构成了重要的海上打击力量。

不过北约认为,俄罗斯最大的危险来自“伊斯坎德尔-M”导弹系统。该型导弹是一种近程弹道导弹,射程短但是极力突出突破反导拦截系统的攻击力,俄军方声称世界上没有能拦截“伊斯坎德尔-M”的方法存在。

“伊斯坎德尔-M”采用隐身、可变轨、全程制导设计,射程500公里,可携带多种类型的常规弹头及战术核弹头。其弹头外形似锥体,起飞后迅速抛掉表面突出部分,弹体更加光滑,降低了雷达波反射面积。

“伊斯坎德尔-M” 在野战条件下,导弹车3年不需保养,电磁干扰等环境下仍可工作,战斗中只需3人就可在4分钟完成发射。它其实是一种导弹系统组合,同一导弹车亦能发射巡航导弹,当同时发射弹道、巡航两种特性相异的导弹时可大大提高突防机率,造成敌方反导系统无法兼顾。

2013年,俄军在加里宁格勒州附近部署了近10套“伊斯坎德尔-M”战术导弹发射装置;2018年初的情资表明,已经有120个“伊斯坎德尔-M”营配置在进攻北约方向。对布防美制“爱国者”反导系统的波兰、捷克、罗马尼亚等北约“前线国家”来说,加里宁格勒无异于一把需时刻警惕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今年2月,立陶宛指责俄国在加里宁格勒飞地永久部署可以携带核弹头的“伊斯坎德尔-M”弹道导弹;莫斯科则对波兰、罗马尼亚可能部署“爱国者”导弹系统表示不满。认为此举违反了1987年签署的《美苏中程导弹条约》,或许专门用于向俄罗斯发射导弹;而为进一步巩固与华盛顿的牢固防务关系,2018年3月,华沙签署了高达47.5亿美元的军火合同,购买美制“爱国者”反导系统,这也是波兰有史以来数额最大的武器交易。

据此,有西方军事专家分析,俄国在加里宁格勒驻防“伊斯坎德尔-M”导弹在内的强大军事存在,堪称“加里宁格勒策略”。克里姆林宫的最终目的是逼迫北约制定欧洲安全新条约,使时光倒流回至2004年以前。

当时,北约东扩,一下子就收了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及其他4个东欧国家。“无论欧美外交官当初和现在认为这些要求多么不切实际,他们的政府都必须考虑俄罗斯将如何利用加里宁格勒来加大对他们的压力,让他们甘心在欧洲安全新秩序的问题上向莫斯科妥协。”


齐林居


加里宁格勒是俄罗斯的一块“飞地”,也就是说,这个地方不与俄罗斯本土接壤,而是位于波兰还立陶宛之间的一块两百多平方公里,四十多万人口的一个州。

早在1996年,加里宁格勒就成了俄罗斯的为经济特区,总部设在俄罗斯本土的制造商们在这里生产的产品享受着各种税收的优惠,然后运到俄罗斯其它城市。

换句话说,加里宁格勒成了俄罗斯的一个制造业中心。俄罗斯三分之一的电视机是在这里生产;凯迪拉克、悍马和宝马等品牌在这里也有生产线。

2006年,莫斯科宣布将把该地区变成俄罗斯的香港;加里宁格勒的年均GDP增长率超过了10%,增长速度超过了俄罗斯其他任何地区;

2004年,德国在加里宁格勒开设了总领事馆。允许加里宁格勒居民不用去莫斯科就能获得申根签证。简单讲,这里就是俄罗斯对欧洲的一个窗口。

当然,加里宁格勒对于俄罗斯人来说,最重要的还是那里的军事基地,那里有俄罗斯波罗的海海军司令部,里有切尔尼亚霍夫斯克(空军基地)、东斯科耶(空军基地)。

针对北约的东扩以及乌克兰东部危机,普京总统三番五次扬言要在加里宁格勒部署可以携带战术核弹头的伊斯坎德尔导弹。这款导弹被西方认为是俄罗斯的杀手锏。

因此,由于地理位置,说加里宁格勒或者说伊斯坎德尔导弹整个欧洲来说就是俄罗斯威慑的王牌,此话一点儿都不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