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入关后孔子的后人率先投降,那蒙古人入主中原后,又是怎样?

满清入关后孔子的后人率先投降,那蒙古人入主中原后,又是怎样?

经久不衰、世代腾黄、地位显赫的特殊公爵

上一次讲到1644年清军在多尔衮拿下了北京城后,孔府当代的衍圣公孔衍植就奉上了《初进表文》,极具谄媚的称颂满清君主,并且诚惶诚恐地表露忠诚,就如同一只摇尾乞怜的哈巴狗一样让人吃惊。

衍圣公,为孔子嫡长子孙的世袭封号,始于1055年[宋至和二年],历经宋、金、元、明、清、民国,直至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国民政府改封衍圣公孔德成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为止。

册封孔子后裔始于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十二年],封孔子的第8世孙孔腾为奉祀君,自此孔子嫡系长孙便有世袭的爵位,之后的千年时间里,封号屡经变化,直至1055年[宋至和二年]改封为衍圣公,曾一度改为奉圣公,后又改回衍圣公,后世从此一直沿袭封号。

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民国政府取消衍圣公称号,改封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孔子第77代孙,袭封31代衍圣公孔德成,成为末代衍圣公,首任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

衍圣公是中国封建社会享有特权的大贵族,宋代时相当于八品官,元代提升为三品,明初是一品文官,后又“班列文官之首”,清代还特许在紫禁城骑马,在御道上行走。其居住的衍圣公府(今孔府),是全国仅次于明清皇宫的最大府第。曲阜孔氏家族受历代帝王追封赐礼,谱系井然,世受封爵。

衍圣公因得益于先祖孔子荣耀,成为中国历史上经久不衰、世代腾黄、地位显赫的特殊公爵,与朝廷互相依偎,成就孔府的天下第一家,在中国乃至世界上也是叹为观止。

孔子后人继承衍圣公这头衔是从西汉开始一直持续到南宋

但是在北宋被灭亡之后,南宋皇帝就命大量世族举族南迁,其中就有山东的孔氏。孔氏迁往江浙一带。

满清入关后孔子的后人率先投降,那蒙古人入主中原后,又是怎样?

真实的孔府衍圣公——满门皆汉奸!

靖康之变中第四十八代衍圣公弃宗庙南逃.

北宋徽宗时期,孔子第四十八代嫡孙孔端友袭封“衍圣公”。但后来有金国大举侵宋,当时的康王赵构南逃,孔端友以应诏书“拜谒圣天子”为名,仓皇逃离曲阜,背负孔子的弟子子贡雕刻的孔子及夫人亓官氏的楷木雕像随驾南渡,后世居衢州。于是孔端友成为孔氏南宗始祖,这一宗历经六代衍圣公,约两百年。

南宋时期,宋高宗的偏安大军渡江南迁之后,金兵入主中原,建立了伪齐政权,刘豫于阜昌二年(1131年)封孔端友之弟孔端操之子孔(王番)为衍圣公,主持曲阜孔子林庙的祭事。这样,尽管孔子的嫡裔孔端友奉先祖及亓官夫人像南去,祭祀先圣的香火依然在曲阜四时缭绕不息。其后伪齐政权垮台,金熙宗于天眷二年 (1139年),仍封孔蹯为衍圣公。至此,孔氏北宗也正式形成。在南宋时期,北宗袭封的先后有孔拯、孔元措、孔浈等人。

三宗并立:宋金元三朝各有一个衍圣公。

后因蒙古族起兵南下,孔元措随金政权迁往汴京,曲阜孔庙则由其族兄孔元用主持祀事。蒙古族占领曲阜,先后以孔元用、孔之全父子为衍圣公。

这样,宋金元三朝并起,各有一个衍圣公。蒙古骑兵攻下金汴都后,金封衍圣公孔元措被元政权所得,仍封孔元措为衍圣公,而改封孔之全止充曲阜令。北宗孔元措无子,由其弟孔元綋的孙子孔浈为嗣。孔浈袭封衍圣公。

后来,元政权先前所封衍圣公曲阜令孔之全之子孔治率孔氏族人上书皇帝,言孔浈不修祖祀,且非孔氏之宗,而系孔元綋的儿子孔之固侧室所生,且生母早已改嫁驱口李氏,孔浈曾随李氏姓李,不可为孔氏宗。

皇帝下诏免去孔浈衍圣公封号。其后相当一个时期没有任命新的衍圣公。

南宋灭亡后,宋所封衍圣公五十二世孙孔洙归元。

蒙古统治时期,第五十一代衍圣公“认贼作父”

元朝统一,蒙古贵族统治中原时期。在民族危亡的时刻,孔子的后人们并没有带领人们“精忠报国”,而是争着向他们的新主子忽必烈谄媚。据说当时孔元措的子侄们为了能争夺到“衍圣公”的头衔,都跑到忽必烈面前争宠,而看到孔子后人们的这番丑态,忽必烈哈哈大笑回应道:“尔等皆回,务要竭力苦读,若果有才华,朕方能封官”。

满清入关时,第六十四代衍圣公上表称颂

清军入关后孔子后人衍圣公献上的《初进表文》和《上剃头奏稿》。

满清入关后孔子的后人率先投降,那蒙古人入主中原后,又是怎样?

每当外族侵略者大规模入侵时,几乎就没有一个“圣门后裔”能够站起来组织百姓起“义兵”抵抗外族入侵,恰恰相反,他们总是立即迅速地向外族侵略者投降屈服,屁颠屁颠地请求这些外族侵略者去册封延续他们的“衍圣公”的封号。这实在是令人汗颜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