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暴跌,房產稅前奏,貿易戰重燃,放水一起死or咬牙挺明天?

1 股市不能塌

關注我的人,哪怕跟著我看了大半年文章的人,一定知道我“政治-經濟-實業”的思考模型(這是本人小號)。股市,做為二級市場最重要的部分,是銜接了政治訴求和實業發展的。而它的穩定,背後所涉及到的也根本就不是錢而已,而是更上層的穩定。

我們不希望股市坍塌,是真的為了散戶著想嗎?這種思維,又是完全從自己角度思考問題。說句題外話,在這個時代,思考任何問題,你都需要用我的這套模型思考,而不是從自己角度思考,你是十四億分之一,你沒那麼重要,我也沒有。

一個公司上市之後,其股票在市場上流通交易而隨著各種綜合性的因素(注意是綜合性因素,不僅僅是公司發展)而上漲或者下跌,但這不意味著實業、經濟和政治完全脫節。政治側,會通過證監會、部分銀行和部分機構滲透到實業中去,而經濟,則是這樣一個途徑。

還是糊里糊塗?還是沒想通政治-經濟-實業的線路?我舉個例子。

大部分公司呢,在上市之後,會把股權進行質押。我們的大A股裡,3000多支股票背後都有質押,基本接近90%的股票都這樣。其中甚至部分股票質押率超過50%。

通俗意義上說,質押就是把上市的股票拿出來,抵押給銀行或者某某某機構和某某某,和某某某換成錢或其他東西。

當股票跌到了一定程度,你的抵押物不值這麼多錢了,你就會被強制平倉這條鏈條就會斷掉,政治的手就沒法再通過經濟的平臺觸碰到你的後脖頸子。

而股權質押,也只不過是政治通過經濟控制實業這個鏈條裡,其中一塊罷了。一旦你上市了,你借用了經濟的平臺加了槓桿,你就必然會受到政治的控制,無法逃離,並且會越來越嵌入進去。

反之,政治通過經濟的平臺操控實業,用來達到更高等級的目的,那就是可以通過手來平衡經濟,實現穩定和增長(其他目的我們就不說了,說了也發不出來)

(前段時間的資管文章我說,中間經濟這一層亂七八糟,已經到了不得不管的時候了,不然政治的手就觸碰不到一線的實業本來想給到實體產業脫虛向實的錢,最後都通過經濟的層層影子又到了虛裡,所以我們再想,資管的新規從來都不是為了什麼實業好不好考慮,也不是為了經濟到底賺不賺錢考慮,你永遠要往上思考,才能徹底想清楚)

重磅資管新規落地!金融行業或許已不是未來十年最好的選擇。

所以,股市暴跌,是絕對會影響到實業本身自己的發展,再影響到經濟這個平臺的拉扯作用的不穩定,最後往上,影響到整體的穩定,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總說要“救市救市”,總說“穩定穩定”,其實,救的根本就不是市啊,救的是什麼,思考一下。

所以你看,昨天暴跌之後,易行長馬上出面,前幾句話安慰投資者“投資者要保持冷靜”,從人本主義角度代入,讓大家這種“以自我思考為中心”的情緒得到釋放,然後馬上開始說到我們的基本面和內需,最後說到,我們的下一步改革開放全面部署一定會堅定不移。

如果真的理解了這個邏輯,你再去翻新聞看易行長這段話,相信我,在你眼裡就不是簡簡單單發言稿。

理解一件事情,永遠別只從自己角度出發,要從點到面吃透邏輯,但去陳述一件事情,一定要從別人角度先出法,讓別人覺得他們的自我角度得到了照顧,我們還是要學習一個。

2 稅也不能少

其實上一個模塊足夠寫一篇文章了,但最近實在發生太多事情了。

前幾天減稅浪潮也刷爆了朋友圈,於是按照人本主義的角度,我打開計算器算了算我能減多少稅,想了想我能抵扣什麼東西。猛然間覺得一切毫無樂趣。

稅收,我課程裡也講過很久,它本質上就是政治觸碰實業的最主要的手段之一。如果說前文的通過經濟平臺去觸碰是一種摸後脖子,那麼稅收的拉扯,就是拽你的心臟。

減稅,當然是為了內需。5月份的國內消費數據差的一逼,已經是最近的低點。錢都去哪裡了啊?大家心裡都有數,我就不說房地產了。為什麼明明知道內需不行,還著急拉內需呢?當然是因為另一架馬車車壞了啊,而且另一架馬車開始鬧事了啊。

這個問題我們後面再聊,主要聊聊稅收。

個人所得稅的微微降低,包括房貸利息養育等等的抵扣,其實操作起來會非常的複雜。短期內是見不到效果的,至於那些說利好房市的,現在是個政策就能被解讀為利好房市。

當然房貸利息能被抵扣,確實是利好房市,鼓勵大家買房嘛,你買房還貸,就可以少交一點個人所得稅嘛。

那大家想過沒有,房貸利息如果可以被抵扣,那麼是不是房產稅也可以被收呢?而且是通過同一套搭建好的系統。沒有這個系統,怎麼房貸利息抵扣呀?

不動產登記管理平臺就在前段時間已經實現了全國聯網。能實現利息抵扣,就能實現房產稅的徵收。直接稅終究有一天要到來,而是要越來越快的到來。

關於稅法改革,近些年也發生了許多事情,從營改增到如今已經很多年,房產稅聊了很多年,說了很多年,在如今的這個“既可以展望未來又可以向上提供彈藥,又可以和個稅進行直接稅之間的平衡”的節骨眼,我找不到一個不出房產稅的理由。

當然,大家也不要指望房產稅之後房價會暴跌,未來我們的一定會走一條“一手搭建水庫,一手放水開心”的路徑。這個話題太長了,我們以後再說。

3 戰線的拉長。

你加價,我也加價。你再加價,我繼續。

貿易戰走到今天,已經不是短時間內可以看到解決方式的了。而貿易戰的背後,也絕不是單純的貿易順逆差不對等帶來的問題了。這幾天朝鮮又到訪,美國背後的政治派系也在拉扯和糾結,這個世界最終還是又回到了政治引領經濟控制實業的道路上。

貿易戰裡面的某某行業的某某稅率等等等等,沒有人在乎背後有多少企業有問題,也沒有人能具體到我們每一個個人能不能吃飽飯喝到肥宅水,這一切都是通過經濟成為了政治的籌碼而已。

你看,這世界從來就沒變過。

新冷戰時代:打擊敘利亞、制裁中興,這世界從來都是一個個循環。

貿易戰所帶來的昨日的股市暴跌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今年發生了太多事情,打破了本來應該擁有的慢牛節奏,也打破了我們自我本身的很多很多節奏,在供給側改革脫虛向實去槓桿防系統性風險和平穩落地的這個節骨眼上,本來消費的馬車就是累的不行,結果另一條馬還被雙方拉扯撕裂著。而第三隻馬,你還記得09年的四萬億嗎?

當然,我們有足夠的底氣去戰,我也堅信我們必然將為了自我的利益戰鬥到底,因為不管如何我們都是被動的利益共同體啊!我們的貿易依存度沒有之前那麼大,我們的內需雖然不給力,但是至少不會雪崩,我們還是有足夠多的緩衝去應對一切風險的。(

啊我怎麼多打了一個括號不好意思。

4 房子,還是房子。

知道為啥這麼多還沒上市的巨頭都準備在今年上市嗎?小米著急,美團著急,滴滴著急,都著急。

因為今年下半年開始到明年,經濟狀況都會非常的糟糕,如果保持現有的貨幣政策,2018年下半年M2破8%板上釘釘。

好,再用我的“政治-經濟-實業”的思路思考。M2破8也就是錢沒有以前那麼多,政治側不給錢,那麼傳導下來,第二步經濟側會如何?當然是一級市場的募資變難,再傳導,創業公司的估值變少並且更難融到錢,二級市場IPO的效果也不會好。再傳導,傳導到實業就是裁員、失業、降薪(現在已經開始了)

我這一篇文章,給大家串了三次這個邏輯,分別還都是這個社會里的一些非常底層和深層的邏輯,我是真心希望看我公眾號的諸位老鐵能夠徹底理解,只有這樣才會形成自己長遠的能夠自己釣魚的思維,而不是等著吃別人的魚。包括我的課程也一樣,都是教大家長久釣魚的能力,而不是我給你魚來吃,那以後遇到了其他問題,有誰會給魚吃呢?

又不能放水,又想脫虛向實,又想供給側改革,還要準備充足的彈藥抵禦貿易戰和後續帶來的資本經濟層面的問題,那怎麼辦?

一定有人猜得對,那就是,對你想扶持的那些行業定向放水不就行了嗎?沒錯,這幾次央行的定向的降準,都是這個思路。包括一部分MLF,甚至之前的資管,都是為了特定的,定向的,不是像某年那樣直接撒錢的。

這樣OK嗎?顯然還不夠,因為定向的刺激不到內需,而我們現在的內需壓力太大太大,內憂外患之下,內需又必須站起來。

現在的內需,非常像是一個35歲的男子,要養四個老人,養家庭孩子,又要養自己,在工作中還要舔領導和管下屬。

但是房地產抽走了太多太多東西了,我們前些年片面的追求GDP的增速,把問題一直拖到了現在。

牙齒壞了一點,磨掉齲齒部分補上易壞但是外表好看的材料。

你外表看上去依然清新如故。

但是裡面的部分在繼續壞,於是你要繼續挖開再補上材料。

終究有一天你在夜裡開始翻來覆去的疼,偏偏這個時候內憂外患,你公司讓你這幾天面試(要你貢獻GDP),而你和你之前的戀人(美帝)又鬧翻了讓你搬出去,你一個人挺著疼痛的牙齒走在凜冬裡,會怎麼辦。

是忍受一段時間,徹底的做了根管手術,把神經殺掉,徹底解決這顆齲齒。

還是繼續吃止痛藥,然後繼續補材料,先挺過這幾天的面試?

我國有一個特色,越是基礎的東西越不care,我們的農業,廣大農民收益率最低。我們的製造業,大量流失,從根部開始瓦解,甚至我們的醫療教育,也開始兩級分化。只有房地產一騎絕塵,席捲著這些年超發的貨幣和近幾年利益財富的再次狩獵劃分。

繼續的定向小規模放水而堅持不大放水,你不必在乎;

如果繼續鎖住房產市場並且堅決不再放水,甚至跟著美帝加息,你更不必在乎;

但如果一但貨幣又進行了全面的放水,那我相信,傻子也要知道該去做什麼了。

時代究竟會放水繼續把問題拖後,還是會咬牙看明天?

也許2019年底前,我們就會知道答案。

但不管今年下半年和明年,經濟一定會非常非常的艱難。

文章太長了,關於未來房地產的預測和判定,關於什麼是“一手搭建水庫,一手放水開心”,我們以後再說吧

關注我,實時關注我的文章,幫您亂世中最正確的選擇歡迎轉發本文到您的朋友圈,

你的轉發對我很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