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央行再降准,对人民币汇率有何影响?

10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决定从2018年10月15日起,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当日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不再续做。这是今年以来的第四次降准。中国央行表示,降准所释放的部分资金用于偿还10月15日到期的约45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除去此部分,降准还可再释放增量资金约7500亿元。

中国央行再降准,对人民币汇率有何影响?


中国人民银行方面表示,将继续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不搞大水漫灌,注重定向调控,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值得一提的是,受美元持续走强影响和美债收益率大涨影响,在过去的一周里,多国金融市场再度上演股债汇三杀,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上演过山车行情,多次跌破6.90重要关口。

在美债再创七年来新高,大家对人民币汇率抱有较大担忧的现在,中国央行仍动用降准这一宽松信号较强的总量手段表明:在内外均衡出现冲突时,内部稳定与增长的目标是无可置疑的首要目标。这不是说外部汇率不重要,而是现在外部的风险尚可控,需要稳定内部来做更长远的打算。

中国央行再降准,对人民币汇率有何影响?


然而,市场上最关心的仍是此次降准对人民币汇率有何影响?

在本次降准的同时,中国央行也强调,降准不会使得人民币汇率面临显著贬值压力。

在中美贸易战不断升级的背景下,人民币汇率近期持续承压。中国央行负责人强调,本次降准弥补了银行体系流动性缺口,优化了流动性结构,银根并没有放松,市场利率是稳定的,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长率与名义GDP增长率基本匹配,是合理适度的,不会形成贬值压力。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张明表示,事实上,在美联储继续加息的背景下,中国货币政策的放松将会继续压缩中美利差,使得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基本面上面临贬值压力。中国央行的表态,一方面说明中国央行认为国内目标要优先于对外目标,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央行有意愿与能力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维持在特定水平上。

“逆周期因子的重新引入加强了央行影响中间价的能力、资本外流的各种管制措施仍在继续加强,此外中国央行还保留着外汇储备干预与离岸市场干预的能力。有鉴于此,我们认为,今年年底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破7的概率极小。”他称。

中国央行再降准,对人民币汇率有何影响?


西南证券宏观分析师杨业伟亦称,中美利差收窄以及美元升值加大汇率贬值压力,这在国庆节期间的离岸市场有所体现。而中国央行再次降准意味着中美利差将继续收窄,汇率贬值压力可能有所增加。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汇率贬值将失控,由于外汇市场的发展和管控加强,我们看到4月份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持续贬值的同时,资本并未出现明显流出,无论是外贸企业结售汇意愿还是商业银行对外净资产,均基本维持稳定。因而,中国央行在控制汇率贬值速度上具有较强可控力,汇率贬值将是有序可控的。 ”他说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