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来了?深圳手机产业还在春天里

我们曾经感叹国产手机冬天来临,上世纪90年代风云一时的手机品牌,而今大多已经销声匿迹。从功能机到智能机,方向和速度一旦掉链子,连诺基亚、爱立信、摩托罗拉这样的国际巨头也会被无情淘汰。

国外品牌里,诺基亚,卖了;爱立信,没了;摩托罗拉,卖了;索爱,卖了;

国内品牌里,那些有牌照的手机企业,现在还在销售自有品牌的,估计也只余下TCL、康佳、酷派和联想了。

后来,人们一度认为手机行业是苹果、三星在两大系统领域独霸天下。其他品牌,只能在中低端和边缘市场找食吃。

但是,手机市场也存在蝴蝶效应,一块小小的电池、一个不成功的公关、一个市场的降温,可以将一个不可一世的霸主三星拉下神坛,而国产手机则趁势而起。

到年终盘点,我们发现,原来国产手机还不错哦,或者说在这个领域的人们过得也不错哦,只是大家换了一种活法而已,被淘汰的只是那些不适应新常态的守旧分子而已。

根据权威调查机构统计显示,在中国手机市场上,华为、小米、苹果、OPPO和Vivo这5家公司占了90%左右的份额,在全球市场份额上,中国这4家公司加起来已经超过三星,这在安卓系统诞生后那几年里是不可能想象的事情。那时国产手机品牌的市场份额已经开始雪崩一般。

这4家争气的手机企业,居然有3家总部在深圳!!

华为当年利用和运营商之间的关系,推出自有品牌的手机,通过运营商渠道进行销售。同城的竞争对手中兴通讯也是一样,不过当时运营商渠道里吃香的是酷派、三星等老客户,华为、中兴这些后来才进入集采渠道的企业不怎么受待见,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当时华为的手机确实也不咋的。

华为的真正崛起是推出荣耀系列产品之后,荣耀可以说是华为手机发展的一个分水岭,以前可以说是试水,让任正非为首的华为高层知道了手机作为消费品,市场打法完全不一样。所以任正非授权可以花钱去投放广告,投巨资进行芯片和产品研发。2012年华为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已经超过9亿元人民币,研发人员超过8000人,在全球的营销费用超过2亿美元。

现在荣耀手机已经在互联网手机销量第一,据网传的一份任正非签发的文件显示,今年荣耀手机的年终奖发放方案,上不封顶,13级都可以拿到23级的奖金,相当于华为一个高管的年终奖了,保守估计会超过100万元人民币。

这个再怎么羡慕嫉妒恨也没办法,谁让荣耀手机卖得好呢,在今年双11当天,荣耀手机在京东和天猫就销售了40亿元,特别是在京东,当天销售额超过了苹果。关键是,在平台的评价体系中,好评率是100%。

如果说荣耀手机让华为打了一个翻身仗,那么Mate系列手机则让华为进入中高端品牌行列,摆脱了中国手机中低端的形象,华为手机的利润率也得到了提高。在福布斯杂志12月份刚评选出的全球最佳手机排行中,华为的Mate10 pro超过苹果iphone X夺得第一,而之前的9、8、7系列都能够卖一个好价格和好销量,是华为手机系列产品中最能赚钱的机器。

不过不要以为华为的业绩仅仅是靠一颗雄心就可以做出来的,要这样的话,那些倒下的公司可太冤了。笔者以为,华为手机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首先是有一个强大的公司和一个强大的老板作为后盾,其次是在技术和产品方面舍得投入,而且也善于投入,华为手机的芯片以自己研发的海思麒麟芯片为主,仅麒麟920这款芯片的研发经费就达到2亿美元。

另外华为在全球建立了 16 个研发中心,包括在巴黎的美学研究中心、在伦敦的设计研究所、在俄罗斯的算法研究中心、在日本的小型化设计和质量控制研究中心,另外在美国的研究所以射频、操作系统、芯片、软件、大数据等为主要研究方向、并且在硅谷专门建立了创新中心,欧洲研究所则主要以 5G 为主要研究方向。其三是有一个强强组合的团队,从产品芯片、外观设计、UI设计、市场营销等各方面,都汇聚了国际顶级精英。

跟华为手机走技术控的路线不同,Vivo和OPPO手机可以说是以渠道和营销取胜。

Vivo和OPPO对于渠道和营销的把控能力,可以说是手机行业中最牛的了。这个能力要上溯到步步高VCD和电话机时代,那时的步步高在段永平带领下,VCD和电话机在行业内都是市场份额前三,渠道一直做到了乡镇,其代理商运作经验以及体系的能量有20多年的积累,因此,即使段永平退居幕后,手机业务分拆为两块,但是渠道依然有着过人的消化能力,把两个品牌的市场份额做上去。

在中国市场20多年的摸爬滚打,Vivo和OPPO两家公司对于中国消费者的心理可以说研究得相当透彻了,一个智能手机,拍照和音乐简单两个概念,就占据了市场先机。从此Vivo和OPPO分头在这两个领域深耕细作至今,不由得让人怀疑这是段永平的杰作。而且这两家公司在市场营销上也是基本同样的操盘手法,每年都要花大把银子,赞助到国内知名的电视台收视和话题最多的娱乐节目,请当年最当红的明星做代言,营销策划都能做到极致。

其实说实话,这两家公司的产品配置并没有什么门槛而言,国内其他厂家基本都能做到,前后2000万的拍照像素,并不是哪一家公司的研发专利,但为什么其他公司就没有想到呢?不得不佩服老一辈营销人的策划能力和消费者心理把控能力。

除了这3家公司,在深圳还有几家公司也还能在市场份额排行榜上占一席之地,有中兴通讯、金立、传音和天珑,这几家公司或者在运营商渠道有优势,或者在营销上具备一定能力偶尔出爆款,或者在海外市场有渠道基础,也算是没给国产手机丢面子。

其实,相对于这些品牌手机厂商,在深圳有一群手机链上的公司过得可能更滋润一些,特别是苹果产业链上的公司,富士康就不用说了,像专门做手机电声器件的瑞声科技,从2009年至今,股价已经超过27倍,这家公司在2008年时净利润就已经达到6亿元,去年则超过了40亿元,日子比那些终端厂商好过多了。

在深圳有很多跟瑞声科技一样闷声赚钱的公司,而且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也相当不错,瑞声电子和比亚迪电子都是在香港上市的,比亚迪股价今年都已经超过两倍了,瑞声电子也超过了一倍。而在国内A股市场上市的,信维通信(做手机天线的)、欧菲光(做手机触摸屏的)、长盈精密(做手机外壳的)、汇顶科技(做IC设计的)、大族激光(做晶圆切割的),今年的股价也差不多都涨了一倍左右。

据了解,后年5G可以替代4G进入商用,明年资本市场5G概念将成为宠儿,这些手机产业链上的深圳公司,你看好哪几家的股票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