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档立卡 一起拯救小眼镜

大连市三院最近在微信里发布的一条消息,引起不少网友关注。对于近年来儿童近视呈现的低龄化趋势,市三院副院长、眼科系主任张立军多次表达他的担忧:“以往门诊的患儿大多为十岁左右的孩子,现在六七岁的孩子也很常见。根据临床诊断,过度近距离用眼是诱发近视的主要成因。”

近日,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共同推出《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要求尽早为孩子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在已开展儿童近视防控档案管理的市三院眼科,专家说,预防近视方法要科学、趁早,而建立“儿童眼科健康档案”便突出了一个“早”字,家长和医生能第一时间掌握孩子眼睛的屈光发育情况,让那些有高度近视家族史或高危因素的孩子得到及时有效的干预。建议3周岁以上的幼儿就开始建档立卡。

■相关链接

“档案”的信息量很大

1.记录裸眼视力、日常生活视力和矫正视力。

2.每隔6~12个月进行1次睫状肌麻痹验光。

3.记录屈光度数。

4.同时测量角膜屈光度和曲率半径、眼轴长度、前房深度、眼压等生理指数。

“档案”的作用很多

1.及时发现儿童“近视的苗头”。

2.详细了解近视的构成和发生原因。

3.发现一些隐匿的眼病。

建立“档案”的方法

市三院安排专业屈光医生为孩子们建立屈光档案,到市三院屈光中心,或到位于天津街古玩城对面的市三院眼科医院均可建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