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統戰故事 話改革開放」海內存知己 天涯若比鄰

改革開放40年來,廣大統戰成員以其獨特的視角、別樣的情懷,共同親歷了改革帶來的鉅變、見證了開放收穫的精彩。

現將這些親聞親見、親歷親為的生動故事陸續分享給大家。記得在文末點贊和轉發呦,您的態度將決定這些文章的高下。

「讲统战故事 话改革开放」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海內存知己 天涯若比鄰

位新鵬

今年是國家改革開放40週年。這40年,國家在黨的領導和全體人民的努力下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這些變化已經深深融入了我們的生活。

回首過去百感交集,萬千往事恍如昨日,但感觸最深的還是通訊行業的飛速發展。如今信息時代,網絡給人們帶來了很多便捷,遠在天涯的人彷彿近在咫尺。想想我們小時候,通信設施極其落後,那時沒有公用電話、住宅電話,人們手裡更沒有手機、電腦,有事情只能靠寫信聯絡。但有著急事情的話,寫信就會誤事,特別有些異地信件經過好幾天才能到達,所以,當有些家庭碰上要緊的事,就不得不花錢去拍電報。

「讲统战故事 话改革开放」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1985年,我的老家門口就是郵政局,叔叔便近水樓臺謀了個送信送電報的差事,賺點外快。有時忙不過來,就讓爺爺幫著去送,爺爺便騎著他的除了鈴鐺不響其他地方都響的寶貝自行車,拿上他的小戲匣子,馱著他那可愛帥氣的大孫子(也就是我),雄赳赳氣昂昂的出發了。我是他路上的伴,能給他解解悶,帶著大孫子,他也覺得場面。而我也樂意跟著他“走南闖北”長長見識。不僅僅是長見識,更能吃到好多好東西。

「讲统战故事 话改革开放」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那個時候交通通訊都差,家裡收到親人的信件電報總是激動的不得了,而我和爺爺就是傳遞信息的使者,往往被視為貴賓。沖茶上水不說,家裡好吃的好玩的也都一股腦給我堆了上來,我這性格從來不拿自己當外人,自然是吃個肚圓玩個開心。好多不識字的老人,還總是讓爺爺幫著念念,有時她們聽著聽著就流眼淚了,但眼淚裡含著開心快樂,能聽到親人的平安信息是期盼已久的了。我們走的時候,好多還依依不捨,一直送我們到衚衕口,目送我們離去,似乎在說,下次有信件先給俺送來。

「讲统战故事 话改革开放」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1995年,高一,我叔叔的小賣部裡安裝了一部公用電話,我也能給同學打電話了,但有電話的同學也沒幾個。同學給我來電話,我叔就跑去我家叫我,給同學說好,幾分鐘以後再打過來。

1998年,我家裡也裝了一部電話,我可開心了,有電話再也不用讓叔叔來回跑了。

1999年,我上大學,宿舍裡有公用電話,但是得買那種200、300卡才能打。

2001年,大三,我給女朋友(就是俺現在的老婆)商量,我買個漢顯的BP機吧,她說再等等,咱們直接買手機吧!我表示不信,感覺很遙遠。

2002年,大四,很遙遠的事情一轉眼就實現了。我倆花了兩千塊,每人買了一部手機,當然男女還是不平等的,她的1500元,我的500元。一分錢一分貨嘛,她的果然好,還能玩俄羅斯方塊。

「讲统战故事 话改革开放」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2003年,上班,一直到今天,不知道換了幾部手機了,剛開始還愛惜著,壞了就修修,現在幾乎是一年一換,喜新厭舊了。好多事也不用打電話了,QQ、微信等通訊方式用的更多,更方便。好多朋友雖然遠在他鄉多年不見,但時常瀏覽著朋友圈,看著他們的動態,也沒有陌生感距離感了,果然是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今年,兒子要讀初一了,是籃球特長生,這一個暑假,跟著教練去了日照、濰坊、青島、章丘,過幾天還要去威海。兒子在外面的時候,我和他每天晚上都會通電話,教練管理很嚴格,怕他們玩遊戲看新聞耽誤休息,每天晚上九點都會把手機、平板收起來,但我總能給兒子多聊一會,因為我給他買了個小天才電話手錶。

「讲统战故事 话改革开放」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一路走來,誰又能想到,改革開放40年,各行各業都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人們過上了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這一切都離不開黨和政府的正確領導,離不開全體人民的共同奮鬥。讓我們在新時代,在黨的正確領導下,繼續努力拼搏,創造更大更多的輝煌!

作者:位新鵬,民盟盟員,《校園國學》雜誌社社長、主編。

END

聯繫我們

山東統一戰線,有你更精彩!歡迎各位小夥伴們踴躍投稿,亮點工作、學習感悟、人物新風、典故史話,詩詞漫畫……文字圖片、視頻音頻……我們統統需要!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確認過眼神,你就是對的人!

「讲统战故事 话改革开放」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