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28滑雪大咖“汗滴伞下土”与你分享十余年的国外滑雪经验

大家好!我网名叫“汗滴伞下土”。在10个微信群做直播还是第一次,以前在电视台、电台作客过访谈节目,我的主业是“中国民用航空网”CEO,是做民航业内的网络媒体,有12年了。我们这个网站有一个面向旅客的频道,去年我们把它变成了一个网站,叫“航旅网”,我本人对户外运动很感兴趣,这十几年来,一直冬天滑雪,夏天航海。

20171228滑雪大咖“汗滴伞下土”与你分享十余年的国外滑雪经验

我原来是个理工男,白天办公室忙死,晚上宅在家中的宅男。在10多年前,由于工作的繁忙,晕倒在办公室的走廊外,后来就开始了户外的运动,我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出国滑雪。

滑雪,从国内走向国外

十几年前我在中国北京的南山滑雪场开始滑雪运动。这是北京周边非常好的滑雪场,但是滑了不到一个雪季,我就觉得雪场还是太小了,想去大的滑雪场,后来就去了中国最大的滑雪场——河北崇礼万龙滑雪场(崇礼是2022年冬奥会举办的滑雪场地)

滑了一段时间之后就想走出国门看看国外的滑雪场。从韩国、日本开始走向欧美。累积了十几年的国外滑雪经验,今天我想给大家分享一下出国滑雪的5W1H。

Why 我们为什么要出国滑雪?

首先我们为什么要出国滑雪?到了国外的雪场后,发现中国滑雪场的雪质不够好,滑雪场小、雪山不够多样性。我们想滑遍全球,用我们的雪板去丈量这个世界,丈量雪山,丈量树林,丈量雪道——我们每一个人就会逐渐从城市周边的滑雪场到目的地滑雪场,再到国外的滑雪场。

所谓目的地滑雪场,就是要过夜,要在那里住上几天。国外的滑雪场基本上都是目的地滑雪场,我们到那可以看各种风景,滑各种的雪,吃各种的美食,住各种的酒店,泡各种的温泉。

Where大家去哪滑雪呢?

一般情况下,中国的雪友会从日、韩出发,时差小、文化及饮食差不多,雪比中国好。

但是跟欧美比起来,日、韩还是一个小国,整个国土纵横的长度没有欧洲的阿尔卑斯山脉和美国的落基山脉长,地域的狭小,是很难具备滑雪的多样性,雪道雪场的多样性。所以最终中国的雪友和全球的雪友一样到欧洲和北美去滑雪。

What 选择滑雪场的选择指标?

1安全性的指标(必须的)2落差

海拔多高其实并不是最重要,落差大才最重要。我出国滑雪基本上选择在1300米落差的滑雪场,国内的雪场基本上在300米-500米的落差,日本有500米-900米的落差。

3雪场雪况的多样性

有在太平洋东岸西岸的这种湿的粉雪,有在内陆地区干的粉雪,这里雪况和雪质是大大不同的。

4雪道的多样性

北美和欧洲的多样性一般会得到认可。我们滑雪都知道雪线——海拔高出雪线的部分,雪是会常年地保存在那。再高就有冰川。还有树线——树线以上的部分就是没有树。像个馒头山一样,你可以尽情的滑,想怎么滑就怎么滑,树线以下部分的雪是在树林里,也很有趣,他们的雪是比较柔软的,所以可以做各种动作,可以各种撒欢儿的玩,可以跳可以蹦,摔倒了也不疼。

5雪山的大小

比如惠斯勒黑梳山,它在北美地区是单体最大的滑雪场。

出国滑雪不像在国内滑雪,早先在国内每时每分都要去计算时间,很多雪友包括我本人在初期的头一两年里都会觉得时间不能耽误,连上个厕所都觉得很耽误工夫。到了国外你就知道住宿、饮食、温泉是很好的,在国外要滑一个星期的雪,我们基本上就会睡到自然醒,就会在山上喝咖啡、看一些各种的自娱自乐的表演。

6沿着冬奥会的举办地来选择滑雪场

为什么呢?因为即便冬奥会和奥组委在选择时候举办地的时候考虑会有一些黑金政治,但是最起码,大的原则不会错。一个国家能够推荐某个雪场作为举办地,最终能获得冬奥会组委会的认可,说明它的硬件、软件及交通各方面都是不错的;第二个,经过冬奥会的洗礼,基本上它的设施和雪道都会有很大的提升,所以我们选择冬奥会举办过的地方去滑雪是不会错的。

我在这十几年滑了几十个大的滑雪区。在国外,一个大的滑雪区的定义是一张雪票能够滑很多的雪场。在中国,还属于一张雪票滑一个雪场。几十年过后,比如说崇礼七、八个滑雪场,将来一定也会用一张雪票通滑这些雪场。我们就把一张雪票能通滑好多雪场的地方叫做滑雪渡假区。

When 我们什么时候去滑雪?

目前看,春节这个阶段是国外最好的雪季。因为各个国家的各个滑雪场的海拔不同,内陆和海洋不同,决定了每个雪场都有它自己滑雪的旺季。除去元旦和圣诞,基本上在它价格比较高的时间段就是滑雪最好的时间段。

Who 我们跟谁一起去滑雪呢?

1跟滑雪大咖去滑雪。

尤其是去已经去过的滑雪场滑雪。他对雪道、树林、野雪都很熟,这样滑雪的效率就很高;因为这些大咖在第一次去滑雪的时候,也要花几天时间去摸索、去探索哪块区域最好滑。他会带你直奔主题,直接去最好的区域去滑。

另外大咖基本上能够知道每个人大致的水平,安全性就有了保障,他的指引,他的建议都会比较贴切,不会麻木去一些危险地带,也不会停留在很多人都去的那些雪道。

2跟着好的机构去滑雪

虽然滑雪在中国还属于初创阶段,但还是有些机构能够为雪友着想,设置一些性价比比较高的行程。目前组织出国滑雪机构良莠不齐,有些机构为了挣钱可能价格做的很低。有些机构去的所谓很好的雪场——但也许他们自己并没有去过,给人的建议和方案都不是很好的等等,所以选择机构要选择专业的。

3跟自己的玩伴去玩

有的朋友三五人经常在一起滑并且水平差不多。可以一起出去滑雪,在当地找一个教练或者导滑,大家一起来AA教练的钱应该问题不大,这也是一个比较好出国滑雪的办法。

What 那么出国滑雪要注意什么呢?

1安全性

出国滑雪是开心的事,并不是挑战极限,所以安全性显得很重要。每一个雪场基本上都是三分之一的高级道,三分之一的中级道和三分之一的初级道。有些海拔高比较著名的雪场还有双黑道、专家道,以及非常危险画着骷髅的雪道,这时雪场的直升机救援,就基本上会派上一些用场了。

20171228滑雪大咖“汗滴伞下土”与你分享十余年的国外滑雪经验

但如果在雪场边界之外(border),出现了安全事故,救援是要付费的。曾经在欧洲,我们一个雪友出现安全事故,雪场直升机在天上用高音喇叭喊“请把你的信用卡号码有效期报上来”报完信用卡刷通后,人家才开始救援。但是在雪场的周界里头,救援基本是免费的。

2适应性

每一个雪场都有三分之一的高道、中道、低道。不是说所有人都必须把滑雪的水平提高才能去国外滑雪,这是一个伪命题。

我遇到很多朋友,他们都是在著名的滑雪场开始学滑雪的,所以说滑雪并不是一定要具备多高水平才能出去,你只要掌握好适应性,你的水平是初级的,你到国外也去滑初级的雪。国外的雪比中国的雪要软的多,摔了也不怎么疼,非常安全的。所以出国滑雪没有必要等到最后。

某种意义上说,每一次出国滑雪,你的水平都会得到很大的提升,我的好多朋友都是在我的忽悠之下到国外去滑雪的。去之前,我们一般是要求能够下万龙的大背头,不管你什么方式下只要能很安全的下来就可以。当他们一个星期回来后他们的感觉是原来万龙的大背头是这么的平缓,而走之前是觉得无比的陡。

出国滑雪会把人的滑雪水平急剧的提升,所以我们只要找到合适的雪道,不盲目的去危险地带,都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3滑雪的舒适性

有一些人走进误区认为出国滑雪就是要挑战极限,其实不是。出国滑雪,最主要的是你在一个很舒适的方式下滑雪。

我们在国外很多人会觉得到国外要开始练习滑雪,而我却觉得恰恰相反。比如说我的主场是万龙滑雪场,我会在里面练技术,但是到了国外滑雪场我就不练技术了,我以舒适为主,怎么舒服怎么滑,可以走刃、可以大回转、可以小回转,可以蹦可以跳、可以倒滑,舒服是最好的。

在欧美巨大的雪场和日本比较大的雪场,是可以放速冲坡的,我个人称为是美式大坡,一趟缆车上去,滑20公里不休息你能滑多快就滑多快。

人家滑雪场、滑雪高山也没有护网(有关护网,我在我的朋友圈里,在我们航旅网的公共账号里写过一篇文章引起很大的共鸣,中国政府在滑雪场竖起了护网,其实护网对滑雪者的安全是有副作用的,本来没有护网你是可以不受伤的,因为雪道边上是有缓冲的地方,没有护网,你是可以滑比较的慢然后慢慢停下的)

20171228滑雪大咖“汗滴伞下土”与你分享十余年的国外滑雪经验

20171228滑雪大咖“汗滴伞下土”与你分享十余年的国外滑雪经验

雪道上人很少,雪非常的软,滑到中午十一点钟还有我们中国人渴望的面条雪,要知道在中国一趟缆车下来,压雪机压过的面条雪就都没了,在加拿大都滑到十一点了还是有面条雪。

20171228滑雪大咖“汗滴伞下土”与你分享十余年的国外滑雪经验

20171228滑雪大咖“汗滴伞下土”与你分享十余年的国外滑雪经验

How 我们出国滑雪应该怎么滑?

1一个好的时机很重要

以今年来讲,今年的春节比较靠后,选择好的时机可能是春节前或者春节结束。因为这段时间孩子们放假,所以一家人出去,大概是一个比较好的时机.

2选择好的线路

如果你的时间比较短,就只有一个星期或者五天时间,那么可以选择去日本滑三五天就可以回来,如果时间长的话,有个十天或者九天,可以选择欧美这些雪场去滑雪。

3出国滑雪,是一次去一个地方,还是去好几个地方?

原则上我觉得在一个地方滑雪,不要少于五天,如果是五天以内的行程,或者7天以内行程,你就在一个地方滑,如果去了半个月就建议你去两个地方滑,中间可以逛逛街购购物,休整休整,都是非常好的一个想法。

酒店的选择

有些人会觉得住滑雪处会很舒服方便,而有一些人会觉得住性价比高的地方会比较好。我这十几年各种酒店都住过,比如说我们去三峡谷,巨大的三条谷之间有缆车连在一起,那么同样的住宿的标准,每上升200米到300米价格就会上升一个台阶,雪场酒店名字就叫XXX1850,XXX2150,XXX 2350,后面的数字就是海拔高度。同样标准的酒店海拔越高价格越贵。

20171228滑雪大咖“汗滴伞下土”与你分享十余年的国外滑雪经验

像三峡谷这里,你要从左边谷倒几次缆车到右边的山谷可能需要两个小时,也就是说你上午九点出发到十一点多就该吃饭了,下午两点多就该滑回来了,所以当时在三峡谷我们就选择雪场正上面的酒店,同样60欧元的好酒店(在2000多米的海拔,就要卖到180欧元大概三倍的价格)一样的风景美,酒店好,餐厅棒,并且我们每天开车去一条山谷20分钟就能到另一个山谷。将时间、精神、金钱节省了,能吃的餐馆的种类也更多了。

但是对于去日本、加拿大、美国等来讲,我们觉得滑进滑出式酒店更好。我们在美国阿斯本住的酒店落地窗一拉开,穿上雪板就可以滑出去了,滑完最后一趟直接就可以从缆车下来滑到我们半山腰住的酒店,所以滑进滑出是标准化的滑雪酒店都是可以参考的。

20171228滑雪大咖“汗滴伞下土”与你分享十余年的国外滑雪经验

20171228滑雪大咖“汗滴伞下土”与你分享十余年的国外滑雪经验

个性化和标准化的标准我是这样想的,当你一个人或者人数比较少的时候,选择标准化。第一简单,第二没有选择障碍,好赖都是它。就能把时间精力花在滑雪上。如果是三家人两家人就去选择个性化——选择滑进滑出酒店,不必因为人数多、作息习惯不同而省去等人的麻烦,各自都可以很舒服的安排自己的时间。

20171228滑雪大咖“汗滴伞下土”与你分享十余年的国外滑雪经验

20171228滑雪大咖“汗滴伞下土”与你分享十余年的国外滑雪经验

在国外中国人最多的就是加拿大温哥华。在温哥华过春节我个人认为是很有意思的!今年的雪还是不错的。今年气温特别好,不那么冷,你们看缆车工都是穿的短袖在工作。今年的雪也特别好,除了山顶最高峰没有开以外。国外的雪场它够滑雪标准才会开,通常开的时候已经有50%以上的雪道是可以滑了。

我们今年组团去以旅游的方式去滑雪,就是两个滑雪场各滑三天,惠斯勒很著名的滑雪场大家一定要去,如果不去的话大家发九宫格照片朋友圈的时候就会觉得有不少遗憾。但是慕名惠斯勒而来人特别多,所以我们后三天去的内陆的大白滑雪场。比惠斯勒滑雪场小很多,但是雪非常好,人也非常少。

下面我讲下美国的阿斯本滑雪场,阿斯本滑雪场要追溯到上个世纪淘银的时代,那个时候有很多银矿,很多土豪去阿斯本淘银发了大财,后来美国改成了以黄金为本位计价,白银就不值钱了。这个时候土豪就开始在上面建滑雪场。所以阿斯本会有各种奢侈品店,是一个土豪级的滑雪场。

像特朗普当总统的时候去艾斯本滑雪包了一条雪道,电影明星施瓦辛格等各界明星都是包一条雪道在滑。因为他们有129条雪道,四座滑雪场是连在一起的,拥有雪堆山(Snowmass)、阿斯本山(Aspen Mountain)、阿斯本高地(Aspen Highlands)和奶油山(Buttermilk)四大雪山。雪堆山的酒店基本是滑进滑出的,阿斯本山是在阿斯本小镇,是带有免费公交车并带有免费WIFI。另外两座山,阿斯本高地和奶油山是不能住宿的。

个性化定制

那么阿斯本这样的滑雪场,就适合个性化定制。每一个组团不管一个人、两个人还是以家庭为单位去,我们都会当一个团队进行个性化的定制,我们会考虑到团队里有多少人滑雪水平高,有多少人有逛街的想法,有多少人有泡温泉的想法,有多少人只是晒太阳发呆度过一个星期的滑雪时间。根据家庭的滑雪人口结构和家庭的总结构,通过与雪友沟通进行个性化定制。

20171228滑雪大咖“汗滴伞下土”与你分享十余年的国外滑雪经验

20171228滑雪大咖“汗滴伞下土”与你分享十余年的国外滑雪经验

如果我们大家挑到好的时机就有机会看到世界级的滑雪比赛,基本上好的滑雪场每一年的某个时间就会举办赛事。到国外滑雪可以很悠闲,可以自己放开速度,随心所欲的去享受滑雪。并且亲朋好友一起吃饭喝酒泡温泉可以去购物可以去看各种当地的风土人情,正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20171228滑雪大咖“汗滴伞下土”与你分享十余年的国外滑雪经验

20171228滑雪大咖“汗滴伞下土”与你分享十余年的国外滑雪经验

20171228滑雪大咖“汗滴伞下土”与你分享十余年的国外滑雪经验

问答环节

问题一:陈老师,我是一个单板滑雪的小白,单板滑雪比较容易上手的是单板滑雪还是双板滑雪呢?

这个问题既简单又复杂,通常人们认为双板容易上手,因为更符合人类的习惯-走着滑。单板是横行霸道——横着滑,不太符合我们平时行走的习惯。但是我个人觉得单板是更容易的,我跟大家的感觉不太一样,因为我双板滑了七次之后才敢从中级道的中间撩开护腕开始滑,但是我单板滑了四天之后就能从中级道的顶上开始往下滑了。双板的历史很长,也更符合人类习惯,滑雪的人群也多,单板滑雪发展的时间较短,历史较短,滑雪人数较少,但是他是新兴的滑雪活动,更活跃一些,所以世界上有单板日,单板日就表示单板是一个少数人群,是个“弱势”族群,从个人感觉来讲认为单板容易,但是大多数人认为双板容易,因人而异 。

问题二:老师我是一个滑雪初级的水平,国外雪道都很高级,适合我们这种小白去滑雪吗?毕竟滑雪是件很危险的运动

我前面讲过了,任何一个滑雪场,都是有三分之一是初级道,国内的滑雪场初级道,虽然很便宜,但是性价比其实没有国外高,国外除了back country和cross country这种野雪道之外,滑雪场都有非常好的设施,另外滑雪是一个很安全的运动,大家一定要有这个概念,只要你守规则、守规矩,滑雪是很安全的。

问题三: 新手小白如何快速学会基本的滑雪技巧?通常需要多久?还有新手如何选择滑雪装备呢?

我以我自己亲身经历给大家讲,前面已经介绍过了我是理工男,只因为一次办公室走廊上晕倒之后才开始学滑雪的,我以前是信奉生命在于静止,像小乌龟一样,越少运动活得越久。从那以后我就改变了想法开始运动,我觉得运动对每个人来讲都是非常适合的,在初期接触一定要请教练,我第一次去滑雪的时候坚持不请教练,出去没走几步就开始踉跄。

请完教练之后,很容易就能按照正确的姿势动作来做,初级小白不用去请高级教练,高级教练通常很贵,请优秀的初级教练或中级教练就足够了,也不需要很长时间,一次请两个小时是最好的,剩下自己练习,我其实不太主张请一天的教练。现在国际上比较好的理念是上小班课,五六个人请一个教练,这样费用会比较低一些,一个教练面对五六个人来讲解,他会讲得更认真。一对一,很多教练就会陪你玩,也基本上学不到什么东西。

我刚开始学的时候,是比较玩命的学习,下午去请2个小时的教练,周六日自己练习滑行。我自己在第一个雪季就把中国最难的滑雪场的滑雪道滑了下来,那个时候因为我们看的视频很少,教练水平其实有限,都是专业队退下来的运动员,不太会业余的滑雪教学。

所以平时我们可以关注滑雪的公共账号,有很多滑雪的讲座,也可以在网络上找些滑雪教程视频。在中国可以找一些入门滑雪场,比如南山滑雪场,请教练把最基本的学会之后,剩下的就可以自己练习了,请三到四次各两个小时应该是足够了。

关于选滑雪板,这个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事儿,节后如果大家有兴趣我可以单独来讲这个滑雪板的事儿。现在就简单来讲,对于初学者买一套初级套装板就非常合适,或者先不买,选择租用,北京周边的滑雪场,南山滑雪场,不管是否自带滑雪板都是一样价格,现在雪场的雪板设备都很新,但装备都是入门级的,对于新手小白是够用的,太专业滑雪板可能也驾驭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