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期間,只用一招讓17萬日軍躺著等死,至今找不到屍首

眾所周知,在二戰期間日本在東亞及東南亞地區肆意妄為,總體而言都是佔據上風優勢,這也反過來助長了日軍的囂張氣焰,野心膨脹,將戰場擴大到整個太平洋地區,偷襲珍珠港就是第一步。在此戰役中,就連裝備精良的美軍都被打得措手不及,損失慘重。然而,日軍在之後也有難以忘記的代價。

二戰期間,只用一招讓17萬日軍躺著等死,至今找不到屍首

1942年2月19日,日本空軍出動188架各類戰機加海軍潛水艇,突襲毫無防備的達爾文港,準備故技重施。果然,達爾文港在半日之內陷入癱瘓,造成澳軍和英美等國盟軍約1500人傷亡,戰機軍艦等軍事裝備化為廢墟,而日軍僅僅損失4架飛機。更殘忍的事,日軍轟炸機連帶有紅十字標誌的醫療救援船隻都不放過,這也是日後澳大利亞在軍事法庭上對日本法西斯步步緊逼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戰期間,只用一招讓17萬日軍躺著等死,至今找不到屍首

日軍之所以選擇偷襲達爾文港,是因為這是盟軍的重要軍事基地,也是東南亞戰場提供補給的重要中轉站。由於該港距亞洲戰場遙遠,所以澳大利亞沒想到日本會不遠千里前來偷襲。另一方面,這個港口距離日本最近的澳洲海港,自然擁有特殊的戰略意義,一旦攻陷成功,就可以阻斷東南亞戰場的後勤補給,也極大緩和日軍的所面臨的軍事壓力。

二戰期間,只用一招讓17萬日軍躺著等死,至今找不到屍首

達爾文港的偷襲引燃了澳大利亞強烈的復仇之火,在一個月後,澳軍與日軍在新幾內亞展開復仇之戰。這場戰役中,澳大利亞人充分展現了他們睚眥必報的本性,令日軍始料未及。一開始澳軍採取的“以牙還牙的蛙跳戰術”,效仿日軍切斷敵方後援補給,不過做得比日本人還絕,直接聯合麥克阿瑟領導的盟軍深入日軍弧線戰線,讓日軍的後勤幾乎化為零,戰鬥陷入被動局面。

二戰期間,只用一招讓17萬日軍躺著等死,至今找不到屍首

隨後澳大利亞軍隊採取的“甕中捉鱉”的戰術。他們先是用強大火力推平所有的無人區域,看見日軍就直接轟炸,起初日軍損失並不大,但隨著日軍活動範圍的縮小,最後只能躲在防空洞裡。澳軍並沒有俘虜他們,只用耐心的等待日軍自生自滅就好了。

其實原因很簡單,新幾內亞屬於熱帶雨林氣候,終年高溫多雨,十分悶熱,日軍躲在暗無天日的地下,空氣流通不順暢且積水嚴重,很快就滋生了大量病菌、瘧疾、瘟疫和潮溼帶來的皮膚病,先後大面積爆發,日軍無路可退。曾有日軍想嘗試投降,可是全被澳軍就地處決。

二戰期間,只用一招讓17萬日軍躺著等死,至今找不到屍首

這場戰役,日軍投入了20萬兵力,可死亡人數達到百分之九十五,傷亡比例之高是世界戰爭史上極為罕見的。戰後,日本政府曾組織專業工作組進行搜查遺體,但也只找到2萬餘具,剩下的屍骨無存,讓人唏噓不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