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伦敦,和Marshall约会的那些事儿

英国.伦敦.泰晤士河畔,当地时间5月1号下午20:18。

终于到了酒店的我,赶紧把行李扔进房间,随后飞速下楼向前台要了一盒火柴,在酒店门口点起一根烟,略略好奇的打量起周围的一切。

非常荣幸,作为中国地区唯一的自媒体,受到Marshall的邀请来到伦敦——这也是生平第一次踏足欧洲,毕竟从小到大,从书籍到影视,关于这里的描述实在不胜枚举,然而那些印象和真正置身其中毕竟不同,相互印证之下,更显意趣横生。

在伦敦,和Marshall约会的那些事儿

第一印象是“窄”和“古”——作为世界上最早开启城市化进程的所在,伦敦的道路都蛮窄的,且不说长安街16车道那种逆天存在,其宽阔程度似乎连国内的中等城市都不如,道路两旁普遍被上百年历史的建筑物占据,无论内里的装潢如何现代化,外表也都保存着历史赋予的古旧样貌;若我是二十年前来到这里,揣着一台胶片相机的话,恐怕拍很多卷才能停下来,似乎这里的每一条街巷都算得上是“古迹”,而更现代化的高楼大厦点缀其间亦不觉得突兀。

在伦敦,和Marshall约会的那些事儿

因为道路狭窄,所以伦敦的巴士全为双层,这也成为当地一景和城市象征。路口和红绿灯都极多,打车和骑自行车比起来恐怕后者还要更快一些,貌似当地人普遍会靠近工作地点就近居住,出行也尽量用地铁。主办方安排的酒店位于北伦敦泰晤士河畔,大致相当于北京二环内?总之距离很多景点都不远,走路半小时就可以履及很多有名的地方。

在伦敦,和Marshall约会的那些事儿

头一天的晚饭由Marshall接待,同桌的还有两个中国过去的媒体老师,本来我的烂英文是真心应付不来点菜这些事的,尤其是菜单还没有任何图样,只好一路上都是麻烦主办方帮忙点了——港真,英国的吃食还是不错的,价格自然偏高不少,好在味道有独到之处。

在伦敦,和Marshall约会的那些事儿

第二天先是早起溜达了下(很搞笑的是,由于我平时总是晚起晚睡,所以到了这个时差7小时的地方,却根本不需要倒任何时差,直接转化成了朝九晚五的健康生物钟),去酋长球场逛了下阿森纳俱乐部,本来是走路来着,后来嫌远就改打车了,英国的出租车本来就长的颇有特点,里面四个座位是相对设置的(方便车上打牌?),而且据我观察普遍是自动挡,当然了,打车很贵,六公里的距离打出来20英镑是家常便饭了~

在伦敦,和Marshall约会的那些事儿

此行的目的,是参加在伦敦的Marshall Major III的发布会,下午的时候第一个流程并非发布,而是媒体专访环节,Marshall公司的Joel Singer

我的提问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点:1、Marshall这个品牌的耳机,对于摇滚以及摇滚以外的调音,是怎样的一个取舍观? 2、摇滚这个名字在中国就像纹身一样,因为文化土壤不同,所以它对于公众来说其字面含义以及所传达的东西,可能被认为没那么正向,存在被戴有色眼镜的可能,怎样处理这样的问题?3、有没有在中国市场推出量身定做产品或配色的计划?

Joel Singer对这些问题,大致是这样回答的:

首先他觉得Marshall在耳机方面的音色不分摇滚或者POP抑或是其余曲风,都是表现足够真实的,所以不会因为曲风的转换而造成适应A不适应B这种情况(个人觉得,毕竟他本人也是玩乐器的乐手,同样的一把吉他在应付不同风格音乐的时候采取不同的效果处理这是很正常的情况,所以这个回答有些偏官方了一些,可以理解为对中国市场的一种谨慎回应)

然后,摇滚这个名词所面临的问题,这的确是值得重视的,先前他们或许没有想到在中国一个孩子说我要玩摇滚,那么这件事在父母眼中是一件不那么“积极向上”的行为,毕竟在他们看来摇滚一词大致和“年轻不死”的立意更为接近,故而在所倡导的口号、话术等方面,可能需要斟酌一番了~

在伦敦,和Marshall约会的那些事儿

最后是型号及配色方面,实际上之前我微博发过的Marshall acton bluetooth蓝牙音箱,棕色版的那个就是中国地区限量版,总数量499台,人家早就想过做过了,我自己没仔细查证而已,简直丢车——这也说明了他们对中国市场的格外重视,作为前几年销量逐年跃升的一个品牌,他们表示想要再度突破自我,中国这块潜力巨大的市场就必须被提到最前面来对待,相信这也是我国的消费者,以及Marshall品牌拥趸所乐于看到的吧?

在伦敦,和Marshall约会的那些事儿

专访结束之后,主办方带我们逛了逛附近的SOHO以及唐人街,作为伦敦著名的商圈地带,这里最吸引我的其实是路边演奏的那些歌者,感觉上,他们普遍是为了玩,又也许为了磨练自己以期有天被一个路过的制作人发掘?总之绝不是为了糊口而已,在颇为自娱的弹唱中,仿佛整个人沉浸在旁若无人的世界,有多少人围观喝彩或者给小费,貌似并不大放在心上;实际上他们唱的普遍挺不错,包括随身用的设备也都比国内酒吧街之类的普遍好的多,也就是说,在这里的街头游荡你能听到还算可以的“现场”,这真心是件让人觉得惬意的事情~

在伦敦,和Marshall约会的那些事儿

在伦敦,和Marshall约会的那些事儿

晚饭之后,发布会的时间也就到了,地点是选在一个Club里,刚进去就看出主办方的别出心裁来:在签到台每个人都领取到了一款即将发布的Major III,并且是插在ipod touch上的。然后每个人都要按照顺序走过去,每走几步就有一个小舞台在播放着一段视频,或者是一个展台在陈列物件,于此同时touch里传来配合这段视频的解说,整个过程仿佛一个在迷宫房子里的游览。而这每个环节的布置也极其的走心,起码两个展台是由几台十分古旧的CRT电视摆在一起,播放着历史影像,感觉真的棒极了……可惜的是现场不许拍照,这一点也让我觉得很值得回味:之前可真的没见过发布会上明确禁止拍照的呢,不过既然人家这么规定,咱就萧规曹随吧~

更有趣的是,在这整个游览的过程中的主题,不仅对即将发布的Major III一字未提,且主题也不是Marshall品牌本身,而是女权——在场的各位普遍觉得中国的女性相对而言已算境况不差了,西方国家虽然更早进入现代社会,但在很多地区和领域女性地位并不值得乐观,同样的工作女性拿更少的钱,且无论如何都进入不了管理层这种情况屡见不鲜。整个主题不光是关心女权现象,更是将许多为女权呐喊的摇滚乐队一一列举介绍。鉴于我个人对这个问题研究不深,就不多置喙了,只是人家这发布会还真的是从“意”出发,以实际姿态来展现Marshall对摇滚以及世界的深度关心,绝非原始粗暴的“我的东西就是好”的玩法,实在是令我耳目一新吖~

在伦敦,和Marshall约会的那些事儿

接下来的环节就是关于产品本身了——各位媒体被领进一个休息室,在这里大家拿到了Major III的样机,并且由Joel Singer在现场对这款耳机的特点、以及相对于前作的诸多升级进行了细致的讲解,更对在场媒体的提问作了进一步的答疑。关于这款耳机的具体情况,本人会在稍后几天专文放送,敬请持续关注~

在伦敦,和Marshall约会的那些事儿

至此,一场别开生面的发布会就算告一段落,不过这么说也不严谨,毕竟是在Club内做的发布嘛,接下来的演出也是Marshall安排的,两个乐队均为女子乐队,非常契合主旨~

在伦敦,和Marshall约会的那些事儿

在伦敦,和Marshall约会的那些事儿

现场的音箱不用说了,清一水儿的Marshall舞台返听箱,相信不少人闲暇之余也会泡吧,但是港真,国内的酒吧用得上Marshall箱墙的的确不多,取而代之的是更为“平价”甚至堪称杂牌的存在,这中间的音质差异是巨大的,甚至感受差异都是巨大的——在这么一个封闭空间用Marshall排成的箱墙,别的不说,就光贝斯给人的震撼就够要命了的,80——250Hz的低频透过空气和地面直接轰到你的身体上,整个人的身躯都跟着共振起来,这种感受,许多酒吧、包括音乐节那种露天而宽敞的地方都不会有,何况这种体验,恐怕没什么耳机做得到了……

在伦敦,和Marshall约会的那些事儿

第三天是返回日,由于是下午的飞机,所以我又早起逛了下斯坦福桥的切尔西俱乐部,以及战争博物馆、贝尔热法斯特号巡洋舰——伦敦是世界上博物馆最密的城市,一百多个博物馆均为免费状态,实际上如果你来这里旅行,只逛博物馆估计就要驻留个把月才行呢……

在伦敦,和Marshall约会的那些事儿

在伦敦,和Marshall约会的那些事儿

文末,放几张随拍的风景,面对泰晤士河畔的安逸闲适,仅仅是iphone6s原图无修恐怕就已足够,感谢在这次活动中对我提供帮助的Marshall所有朋友,祝愿Marshall的未来更壮丽美好,只要心还年轻,你就永远在摇滚。

在伦敦,和Marshall约会的那些事儿

在伦敦,和Marshall约会的那些事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