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播:广播媒体传播的文化养分已经逼近于零

记得小时候,大概四五岁的样子,生活在偏远地区,外公的老宅子里有一台挂起来的广播,还是带一根线的,那个时候家里没有电视也没有网络,每天就靠这一台唯一的广播外公听新闻,外婆听戏曲、有时候还有相声、小品,以及歌曲,那个年代流行歌曲没有那么盛行,一眨眼的时间,广播仿佛彻底在我的生活里消失了一样,小学有了电视,初中高中开始有了网络,直到近几年开车以后,重新接触了广播,才发现广播完全变了,它不再承载文化传播的能力,甚至于它连同消遣的能力都不能算。

目前主流的广播节目我们数落一下:

第一类:互动类,这一类也是最多的,我每天在路上听到的最多的就是莫名其妙有人打电话进去唱歌歌,猜个成语之类的,或者做作一点的跟老婆表白一下,诉说一下自己的奋斗史有多么的不容易,最讨厌的一类就是把广播当迪厅,浙江有一家媒体就一档节目,就是放迪厅音乐然后主持人跟着假嗨,这种完全就是亵渎广播这个文化传播问题,为什么每家省级媒体都是广播电视集团,就代表它有一定的严谨性。

文化传播:广播媒体传播的文化养分已经逼近于零

FM107 "互动者联盟”

第二类:投诉类,买车修车、买房修房等等类的投诉节目特别多,几乎每家媒体都有一个,今天买车漏油了,明天买房漏水了,然后三方或者四方跟着一扯就是好几十分钟,当然我不是说这些投诉不对,或者这个节目有什么问题,主持人已经可怜到要靠伸张正义才有听众了么?

第三类:软广类,这种也是本人最讨厌的,一般都是晚间或者很早的时候,早上一般都是卖老年人的保健品,晚上一般卖的都是提高男女精气神的保健品,中午或者下午上班迷茫的时候,它们就开始推销你进股票群了。

文化传播:广播媒体传播的文化养分已经逼近于零

最后的才是广播应该有的主流类,音乐节目已经越来越少、新闻都是掐着点急着播,偶尔会有一些社会动态的论述和分析,其实我觉得这些才应该是广播应该有的东西,我们国民的素质就在这些浮躁的节目里被带坏了。

当然我也知道广播的竞争压力大,大家也需要生存,但是一味的去追求效益就会丢掉了自我,只能让自己的节目越来越没有档次,听众越来越差啊,最后变成了一个薄利多销的状况,这其实很悲惨。既然是媒体,而且广播一般都是省级或者市级媒体,我们不能没有一点点的社会责任,可能有很多人很忙,每天只有那么几个小时来接触新闻和媒体传播,我们应该给他们一些更加有养分的知识和新闻。

文化传播:广播媒体传播的文化养分已经逼近于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