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民间故事集丛第二季——石龙的传说

泸州民间故事集丛第二季——石龙的传说

石龙的传说

大家都知道前天讲的《二十四个望娘滩》中的儿子聂娃因吞下野鸭蛋(龙珠)而变成了巨龙。巨龙发了洪水,淹死了他的仇人土财主周员外,直向东海而去。这条龙后来被人们称为“聂龙”。之前讲的是龙溪河的聂龙,这次讲的是濑溪河,也是有这个传说,同样在泸州境内,之前两个内容差不多,这里濑溪河后来聂龙的故事,在这里面聂龙的母亲并没有死去,而变成龙的儿子又做了什么呢?

首先要说这聂龙到了东海怎么样了呢?

东海龙王那天看见从江里来了一条龙,便大动肝火,向聂龙吼道:“胆大的聂龙,自古天无二日,国无二主,海无二王,现东海龙王在此,这里岂有你的座位?聂龙听了,只得把自己如何来到东海之事说了一遍,哀求东海龙王怜悯他,给他一席栖身之地。东海龙王听了,也觉得这聂龙值得同情,叫他在这东海边的浅滩上住下。那些虾兵蟹将,见聂龙困住在浅滩之上,难于施展其翻江倒海之威力,便常来欺侮他。你看那虾兵,头顶大刀,在聂龙身上用力戳了一下,待聂龙回转身时,这虾兵早已逃遁得无影无踪了:那蟹将更是横行霸道,用大脚钳住聂龙的胡须,打起秋千来。还有那海蚌姑娘和海龟老人等,都没把聂龙看在眼里,要咬就咬,要骑就骑。聂龙把它们无可奈何。

过了七七四十九天,聂龙尝够了“龙卧浅水遭虾戏”的苦头,再加上思念自己慈祥的老母亲,便想回家乡去造海为王。一来过些安身日子,二来又可以与自己母亲团聚。聂龙想起了家乡南面那巍峨耸立、苍松翠柏、庙宇辉煌的川南胜地玉蟾山,山下濑溪河穿山而去,只要把这山的缺口填了,堵住濑溪河水,整个玉蟾山不就成了汪洋大海,我就可以在这海里住下,再把八旬老母接来住在玉蟾山上,母子不就团聚了吗!想到这里,他去找东海龙王相助,东海龙王可怜他,便把海中巨石借给他去堵濑溪河。聂龙变成一个牧童,巨石变成了一群白羊。他赶着羊群,走了九天九夜,来到玉蟾山,一处名叫关岩的地方。

这时,他赶的羊群被玉蟾山上的观音著萨看见了。观音见他要堵河造海,想这一来玉蟾山必将变成一片汪洋,无数百姓将遭大难,急忙去关岩拦截,她见了牧童,问道:“小牧童,你赶的什么?“牧童答道:“这不是羊群吗?”观音说:“不对,这是一群石头。”说罢,这群羊立即现了原形,都变成了石头走不动了。如今,这些石头还存留在那里哩。虽然破了聂龙的法术,但是观音菩萨有恻隐之心,也很同情聂龙的遭遇。于是,她便对聂龙说:“可怜的聂龙,你到那没有人烟的地方去造海为王吧!“聂龙答应了,但当观音菩萨走后,聂龙变了卦,因为他舍不得离开自己的家乡。他躲在山下一个洞中①,心想躲到半夜时分,趁八方诸神都在睡瞌睡的时候,自己去撮土堵河。

到了半夜时候,聂龙出了洞,他用一只鸳篼去撮玉蟾山南的泥石。他提着这一鸳篼泥石,艰难地向玉蟾山的缺口一步步走来,不料被夜游神发现了。夜游神忙去禀报观音,观音一看,要下山去阻挡已经来不及了,便立即装雄鸡唱鸣只听得“喔喔哦……”一声长叫,刹时,这鸡鸣声此起彼伏山应山,林应林,叫得满天响。聂龙一听,误认为天要亮了,只要天一亮,提着鸳篼就再也走不动了。

于是,他吓得忙把那泥石,朝河中反扑一倒,那泥石立即成了一座北高南低,形如鸳篼的小山,屹立河中,这就是现在的鸳篼山。因为观音蓉萨学鸡叫,聂龙把泥石慌忙倒在那里,距山缺口尚差一箭之地,便没把濑溪河水堵住。这时观音菩萨走到聂龙面前,聂龙一见观音菩萨来了,忙跪在地上:“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你怜悯怜我吧,我实在不忍离开我的故土和母亲啊!”观音菩萨见他对家乡如些深情,他母亲又年老无靠,便对聂龙说:“你既然舍不得故土母亲,那你就变成一条石龙在这里住下吧。”聂龙听了观音的话,想来是理,便摇身一变,化为石龙,永卧在玉蟾山南面的冱水河畔,观音又将他的母亲接来和他住在一起。后来,人们又在那里修了一个场镇,取名就叫“石龙场②据说,这石龙保护着他的母亲和场上的几百户人家,世世代代在那里安居乐业,和睦共处哩!

注:①据传那龙住过的那个润,人们叫他”“龙洞”,在龙洞的上面山咀上,后来修起了一个场镇,人们叫它“龙洞场”

②石场龙;解放后改名为光明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