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體中的黑社會,靠敲詐勒索收入千萬……

這兩天,公眾號“新民週刊”的一篇關於地產自媒體敲詐勒索的文章引發不少議論

(《獨家調查 | 地產自媒體敲詐勒索觸目驚心:有公號年入千萬》)

文章中爆出許多自媒體打著“維權”的旗號發黑稿,敲詐勒索地產公司付費投放,以收取“保護費”。而這些自媒體已經形成“聯盟”,具有極為成熟的一套敲詐變現模式。

自媒體是一個魚龍混雜的行業,敲詐勒索的現象很早就出現。很早就有大量“維權”的“正義人士”倚靠線上的影響力,發佈企業負面信息,以收取企業刪帖的費用。某些影響力大的“時政大V”甚至有能力挾持地方政府……


自媒體中的黑社會,靠敲詐勒索收入千萬……



去年12月,網紅零食品牌三隻松鼠上市IPO審核突然中止,三隻松鼠自稱被自媒體團隊敲詐勒索500萬,對方稱若不出資500萬元進行“合作”,就公開三隻松鼠的“負面消息”。(也有人認為敲詐一事是三隻松鼠自導自演的苦肉計)

若這些“正義”的自媒體們都是披露真實信息到也還好,但這些敲詐型自媒體所發佈的內容大多都在散佈謠言,而且通常選中最容易煽動情緒的行業,比如人人關心的健康、食品安全等領域,比如同樣混亂不堪的P2P、地產等領域。

這些自媒體的寫作套路一般有以下特點:

1、以偏概全,看上去證據確鑿,實際上往往只向單方面取證,通常虛構成分居多,而且經不起推敲;2、傾向於使用情緒強烈、偏激的詞語,擊中人們的恐懼心理引發分享,傳播數據通常還不錯;
3、擁有自媒體矩陣或聯盟,各大號抱團取暖,一篇黑稿會多個賬號推送轉發,已成為一個較為成熟的灰色產業鏈;4、通常有行業內部人士、媒體人士的直接或間接參與,以便獲取一些行業內部信息,普通群眾會感覺“有乾貨”。

有些是直接做流量賺取平臺廣告費,有些就直接敲詐勒索企業,讓企業付“保護費”。P2P爆雷期間,造謠中傷、誇大事實的自媒體數不勝數。做的成熟的,自媒體可以通過這類敲詐手法一年斂財數千萬元。

個體傳播成就自媒體黑公關

自媒體黑公關之所以能威脅到各大企業,是因為移動互聯網時代傳播模式的變化。信息傳播的主要節點已經從中心化媒體渠道,轉變為公眾號、網紅、KOL。


自媒體中的黑社會,靠敲詐勒索收入千萬……



不僅僅是人格化的魅力所致,而是因為個人分享的每則信息,都擁有傳播者的個人信用背書。這其實也是社交電商能迅速崛起的一大原因,試想一下,你的好友給你轉發一個商品拼團鏈接,不管是基於情義面子還是基於對好友的信任,總是會拼團下單。

以公眾號為代表的自媒體自然是釋放了個人傳播的能量,公眾號的slogan“再小的個體都有自己的品牌”已經足以表明新媒體的傳播內涵。近年來,公眾號推文已經成為主要影響社會輿論的方式,沒有夢想的騰訊、劣跡斑斑的鴻茅藥酒、疫苗之王等眾多社會議題,無不出自公眾號文章。

沒被黑公關騷擾過,不叫大公司

公眾號造謠成本過低、難以進行內容監管十分困難,光是從內容投訴到審核的過程就至少需要2-3天,而微信文章傳播的黃金時間其實就是24小時內,有經驗的人在文章發出的兩三小時內就能判斷出文章有沒有“爆款潛力”,況且許多包裝成專業文章的內容普通人確實難以分辨。

因此微信監管有大量的空子可鑽,誘導分享屢禁不止的原因就在於,等微信刪除相關文章鏈接後,誘導分享的內容早已實現了吸粉與轉化,只要合理規避的話,違規成本並不高。

自媒體中的黑社會,靠敲詐勒索收入千萬……


目前來看,這個問題其實並沒有特別好的解決方案,尤其在今年打開率嚴重下滑的環境下,一些心術不正的自媒體開始鋌而走險,幹起了黑公關的活兒。

黑公關已經成為一個不能忽視的現象,我相信稍微有些名氣的企業都受過黑公關的困擾,在商業上,黑公關已經成為一種“不好公開”的競爭手段。近兩年來,騰訊、字節跳動(今日頭條)、百度、阿里、美團、鬥魚等一系列大公司,都聲稱自己遭遇“黑公關”。


自媒體中的黑社會,靠敲詐勒索收入千萬……



黑公關的手法隱蔽性強、取證難、維權難、傳播快,而負面信息對於處於關鍵節點(如融資、IPO等)的企業影響重大,許多民營企業都願意給錢了事,這才有了自媒體靠敲詐年入千萬的故事。

移動互聯網發展至今,光鮮亮麗的外表之下其實亂象叢生,自媒體黑公關,只是其中的冰山一角。

最後,歡迎大家關注公眾號:傳播體操(ID:chuanboticao),查看更多營銷知識猛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