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治理「中國式過馬路」或成剛需

AI治理“中國式過馬路”或成剛需

每一年的國慶假期,除了公路上的車擁堵現象之外,景區及商業區的人流擁堵情況亦是讓城市管理者們頭痛的一個問題。每逢假期日,人頭湧動的商業街區路口的行人湊一堆就走的“中國式過馬路”便時有發生,嚴重阻礙了節假日的交通安全。

近期,一條關於上海南京路“武警人牆紅燈”的視頻走紅網絡。視頻中,武警官兵們用身體組成一道活動閘門,紅燈亮時,並排站立、排成人牆阻隔人流;綠燈亮時,則讓開斑馬線護送人群過街。這種“拉鍊式過馬路”的做法在行人如流水般的南京路步行街上運行有力有序,收到了人們的大量點贊。

AI治理“中國式過馬路”或成剛需



“中國式過馬路”為何屢見不鮮

武警“拉鍊式過馬路”好評如潮,也在某一程度上反映了當下人們過馬路中的無奈。一直以來,我國都在倡導文明出行,對於行人過馬路更是有著明確的法律規定,但行人過馬路闖紅燈現象仍屢見不鮮,究其原因,除了行人的不自覺之外,還在於缺乏有效的科技手段對傳紅燈亂象進行遏制。

而隨著以人臉識別為主的人工智能技術在視頻監控及道路交通應用中的日益廣泛,“安防黑科技”在治理行人過馬路亂象等問題上也將發揮著無可比擬的作用。“AI交警”將極大緩解城市管理和道路執法的重點和難點,從而創造更優的城區道路交通環境。

AI治理“中國式過馬路”或成剛需

“黑科技”助力治理闖紅燈亂象

現階段,面對城市發展過程中所帶來的交通管理難題,合理運用高新技術對馬路亂象進行智能化管理已是大勢所趨。此前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更是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機動車不禮讓行斑馬線治理工作的指導意見》,強調要深化科技應用,推廣不文明行為的抓怕系統。

1、行人闖紅燈人臉識別系統

在政策的推動下,近段時間,以多部大角度抓拍攝像頭、語音提示系統、個人信息對接公安系統常住人口庫、LED顯示大屏等組成的行人闖紅燈人臉識別系統屢見報端,人們對這樣能夠治理“中國式過馬路”的黑科技也表現出極大的期待。據悉,目前行人闖紅燈系統已在北京、天津、深圳、濟南、海口等城市開啟應用,對行人和非機動車闖紅燈現象進行抓拍,已經取得不錯的效果。

2、智能行人過街系統

與行人闖紅燈人臉識別系統不同的是,智能行人過街系統更多的是從直接阻擋行人闖紅燈方面進行管理。據悉,系統在紅燈亮時,將會關閉閘門,阻止行人繼續前行,而綠燈時則會打開閘門,允許行人同行。智能行人過街系統主要包括了視頻採集存儲分析上傳系統、控制器及顯示屏、閘機、語音播報等細分構成,擁有檢測、控制、自動抓拍報警等諸多功能。

AI治理“中國式過馬路”或成剛需

3、智能過街地面顯示系統

對於綠燈過馬路而言,儘管一直有提倡著不當低頭族的標語,但在現實生活中,手機族、低頭族也在一定程度上給行人過馬路帶來了混亂。為此,此前有地區落地應用了智能過街地面顯示系統。系統會根據道路狀況在馬路上實時動態地用交通中常用的標識和顏色用地面LED顯示屏指導行人過馬路,避免了低頭族危害的進一步加深。

“AI交警”多種類系統的應用藉助科技力量在有效提升了行人對違法闖紅燈行為的管控力度的同時,也以監督的方式,逐步讓行人形成文明出行的習慣,從而進一步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優化城區道路環境。

結束語

當下,各地智慧城市的建設如火如荼,這其中,離不開對道路交通的有效整理,交通擁堵及行人非機動車闖紅燈現象一直是城市進一步發展的阻力。通過運用智能化安防科技糾正道路違法行為現階段已成行業共識。未來,隨著這些系統應用的進一步加深,武警“拉鍊式過馬路”所耗費的人力將會極大減少,武警官兵們作為一個監管者的角色,能夠在假期交通治理的其他環節發揮著更加重要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