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企业大裁员,楼市寒冬很漫长

房产企业大裁员,楼市寒冬很漫长

房产企业大裁员,楼市寒冬很漫长

面对当前经济形势,一些乐观的人会说,冬天已经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但是对于房地产行业来说,对于房地产开发商来说,不是春天远不远的问题,而是这个冬天可能很漫长。有些房地产企业,很可能等不到春天,因为他们可能熬不过冬天。

最近有太多的事例不断在说明,房地产行业已经衰落了,而且还在加快衰落。

今天刚刚公布的2018福布斯中国富豪榜,恒大地产的许家印先生从榜首跌落到第三,马云重回第一。

更关键的是,虽然富豪榜很多人的财富都缩水了,但地产行业的富豪缩水最多。许家印的财富净值为308亿美元,下降幅度达28%,财富净值减少117亿美元,也是今年财富值降低最多的富豪。

福布斯的这个榜单,跟前不久公布的《2018胡润房地产企业家榜》相互印证。胡润榜单显示,和去年地产界富豪身家普遍暴涨不同,“财富缩水”是本届地产企业家的普遍状况,

排名前十的地产企业家中,有6位的地产财富总量出现缩水,1位持平。

其他大幅缩水的房地产企业家还包括融创的孙宏斌和华夏幸福的王文学。孙宏斌过去一年的财富为410亿元,较上年下降37%。王文学紧随其后,财富缩水26%,不过依然有360亿元的身家。

20%-30%的财富缩水,这可以称得上是房地产行业的滑铁卢事件了。

跟财富缩水事件媲美的事件是一些大型房地产企业开始裁员并收缩业务。近期,包括碧桂园、万科等在内的千亿级房企裁减雇员、收缩业务,准备“过冬”

媒体报道,近期,碧桂园、万科、富力、新城控股等千亿规模房企均传出裁减雇员,准备抵御楼市寒冬来临的消息。

兰德咨询总裁宋延庆表示,“今年8月份到明年,市场小低谷的行情已成定局。千亿元量级销售规模的房企一线营销人员率先感受到了这一波变化,今年6月份有些企业就启动了人员调整计划。”

在目前市场形势下,用工紧缩已经是房企普遍采取的过冬策略,其背后的逻辑是,精简人员,缩减开支,收缩业务,先活下来,再求发展。

在深度调整的大环境背景下,又遭遇融资成本和土地成本居高不下,前几年那些为了规模不断扩充营销和土地拓展,高价拿地的房地产企业,这一次,一旦处理不当,很可能会倒下!

而且,很多房地产企业面临着还债的高峰期。

2015年和2016年,面对房价不断拉升,很多房地产企业不惜重金拿地,创造了各种地王。这个时间段也是房企借债的高峰期,2015年和2016年,发债规模高达1.6万亿元,今年陆续到了还债时间,偿债压力会非常大。

从年偿还量看,今年房企需偿还3963.48亿元债务,接近2017年的3倍,2019~2021年逐年提高,年偿还规模高达4172.66亿元、4621.51亿元和6713.39亿元。

最近A股大跌,房地产企业首当其冲,跌幅最深。一些房地产企业为了股票抵押能获得好的价格,不惜开启 “护盘”模式,有闲钱的房企,在自己本就紧张的现金储备中,努力抠出数亿元回购股份。包括恒大、碧桂园、世茂、龙湖、金茂等超过10家上市房企接连大额度回购公司股票,意图力阻股价下跌。

没有能力的房企,甚至号召员工持股,拿刚发到手的工资去买自家的股票。

但是,倾巢之下焉有完卵,这一次股灾,让很多房企的护盘行为遭遇失败。

看来,万科喊出“活下去”,或许是对生存和发展的恶劣环境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寒冬已至,而且寒冬还很漫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